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30 15:27:00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缓解来自日本的经济压力。1985年9月22日,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云集在纽约的广场旅馆,达成“广场协议”。美国和欧洲认为日本在国际贸易中因其价格优势获得了太多好处,因此强迫日本同意一项抛售美元的协商机制,在以后两年多时间里,这一协议导致美元贬值30%,日元则相对升值。这就是著名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广场协议”,它成功地削弱了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85年1月的1美元兑换262日元升值到了1987年早期的1美元兑换158日元,日元升值导致日货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升。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恰当的经济政策应该是采取改革措施扩大内需,将它的经济重点转向依靠国内需求而不是出口,形成互惠的而不是仅仅对日本有利的贸易关系。开发国内需求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池田勇人首相的“收入倍增计划”,在一个人口规模是美国一半的社会兴起的池田消费革命是日本开始经济起飞进入高速增长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同样有很多机会扩大内需,如住房、医疗、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很有开发潜力,但日本没有采取这条路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转形。相反,日本却更加强化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更紧地将自己和美国绑在一起。在大藏省的命令下,日本银行大幅降息以刺激投资。据东京的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估算,1986—1991年,日本共向新企业、设备和研究投入了约3.6兆美元,目的是将生产成本减少40-50%。结果,由于没有考虑国际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这导致了日本至今仍没有克服的银行危机和经济滞胀。
由于利率太低,日本银行也向高风险和投机的借款人贷款,尤其是房地产部门。日本的土地使用模式过度地向农业用地倾斜,这构成了对农场主有利的政治体制,而农场主本身又是自民党一党统治的支柱之一。在这种结构下,日本的城市土地奇贵。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投资繁荣时,城市土地价格投机性上涨,成为投机性泡沫的基础。土地成了银行贷出巨额资金的抵押,这些资金又被用来购买土地或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同时,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或股票又被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获得更多的资金。日本政府认识到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便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来阻止银行向投机者贷款,1989年11月25日,将贴现率提高到4.25%,1990年8月再次提高到6%。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软着陆产生了不良贷款危机和对整个银行体系无法清偿的威胁,这一威胁持续了10年,2001年早期仍没有迹象表明有所改善。
三、中国旧经济模式的缺陷和向新经济模式的转变
中国近代工业经济始于鸦片战争,西方殖民工业在东南沿海登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扩大了近代工业的发生范围,同时也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殖民工业的市场。这一时期的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也相继产生了经营农产品加工的官办工业和“外资”企业,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4%,开始形成了全国第一批较大的工业点。但甲午海战的失败,意味着中国自然经济的北方防线崩溃,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以日本帝国主义利益为中心的重心北移。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俄等国无暇顾及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日本资本开始在中国增强。1927年,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侵略中国的计划,开始推行全面占领中国工业市场的战略。首先,日本在东北大力投资扶持重工业,建立了煤铁中心和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化学、机械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的工业;开发了东北的水力资源,以水电为主,建设了电网,为进一步推行侵略中国的战略提供了廉价动力。这样,东北的重工业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目标很快就在全国上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其次,日本在华北的重点是击垮中国的民族资本,掠夺华北资源,发展轻工业。抗战前夕,青岛已有50万纺绽,天津已有33万纺绽,与上海并列。这样,青岛、天津、上海成为全国三大殖民工业中心。最后,日本力图摧毁中国南方工业。
上述事实表明,由鸦片战争至抗战结束期间的殖民侵略及其相应的资本输入,确实把中国带入了近代工业,但这种工业从来就不是为中华民族利益服务的生产力。这种殖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发生于东南沿海的殖民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殖民工业破坏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民族性和自然性,继而导致至今尚未消除的中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现实。其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力与其所需的自然资源在空间上严重脱离。拥有工业资源的内地和西部地区都不占有与其资源相吻合的工业生产力;而工业产值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却不具有像内地和西部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如此,中国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好的东南、华北沿海地区又是中国工业产值最高,而工业动力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工业与农业在同一自然空间发展导致在一个自然空间内的竞争:少量的可耕地被大量工业用地挤占,工业污染又导致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破坏。从长远看,这都将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基础性的破坏。
一个大国经济的形成大致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这种生产力应尽可能地与本国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二是这种生产力应与本国的市场相结合,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向型市场需求上。
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即中国工业经济向西部内陆腹地的开发始于1949年。这个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政府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改变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留下的畸型的生产力布局。从“一五”到“六五”期间,中国政府一直注重对中国内地和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和开发。40年来,内地工业产值增加40多倍,相当于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倍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0.6%上升到1983年的40.5%。在西南、西北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生产力与其相应的自然资源严重脱离的经济格局,并减轻了工业对农业所产生的空间压力。但没有摆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束缚,这次西部开发,尽管作了大量投资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益。对于刚刚走上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来说,在大规模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形成国内市场机制,国家的最终实力只能根植于国内市场,而中国最有深厚潜力和资源却有待于大规模开发的市场并不在沿海地区而在广大的西部内陆。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就是东接(东部沿海、财门)西引(西部内陆、发展空间)的大循环发展格局。中国西部正是中国生产力的走向所在,它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加入WTO将会加快两大变化趋势:一是,中国经济将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诸如上海、香港、深圳以及北京这些金融中心从国外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对西部内陆产业进行结构改造和重构,这种颠倒的经济模式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很可能会加速发展。二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出口暴跌,日本经济再次陷于低迷,亚洲的整体经济结构正处于重组之中。亚洲所有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都需要重新配置,以尽可能充分利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潜力。简言之,亚洲必须围绕来自中国的新生产能力和资本积累对自身进行重构。此外,中国入世的意义还在于国内市场国际化,由于中国在实物经济产业制造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人工成本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市场将是国际市场中最具有竞争性的组成部分。从产业制造的规模和能力看,有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制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制造”之后,新世纪有可能出现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
四、中国经济新发展模式的关键和难题
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发展趋势与美日经验的比较,中国经济与亚洲经济的未来走势变得清晰起来。首先,中国在整体上必须保持贸易赤字,对此无需担心,正如无需担心美国凭借贸易赤字建设铁路一样。然而,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发展模式的关键。“中国必须使外国投资者确信,投资中国将有利可图。换言之,中国必须说服发达工业国、尤其是日本向中国输出资本品和先进技术,而中国则只需报之以写有所有权的承诺,即股权凭证。”
事实上,这种变化正在开始。还在去年夏天,《日本经济新闻》对日本大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50%的被调查公司表示计划扩大海外生产。随着中国产品同日本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的缩小,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日本厂商相信,中国是最重要的成长市场,发展潜力无法估量。今年,东芝已关闭了日本国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接着,美能达也宣布,公司正逐步停止国内的相机生产,转而从上海进口。同其它日本公司一样,松下电器的生产重心也正向中国转移。11月,索尼宣布,将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最新型的Vaio系列电脑,目前这种电脑只有日本和美国的厂家才生产得出来。另外,富士通和日立公司也有类似的投资计划出台。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10月份开始,数家日本制造商纷纷公布了从其在中国设立的工厂进口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移动电话的计划。
日本经济学家相信,成长中的中国经济也将对21世纪的亚洲经济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经济学家早就得出的结论,如果高工资水平国家同低工资水平国家发生贸易关系,高工资一方不可能占到便宜。数据显示,中国从日本吸引走的投资导致日本国内制造业就业率下降了20%,日本开始出现了“制造业空洞”。
另外,在中国广大的内陆西部地区,外国投资者难以判断投资的价值。这意味着中国的不同地区将专门从事投资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沿海地区将专门生产其它国家需要但自身无法供应的产品和服务,向中国内陆投资就是这样的服务;内陆地区则专门为沿海地区生产产品。中、美、日三国贸易模式的演进中也存在着这种地区分工的复杂情况。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高于对日本的赤字。目前,日中贸易第一次出现了赤字。从贸易关系上看,现在的中国之于日本正如40年前日本之于美国,中国正在成为日本关键的供应者,日本则正在成为中国关键的市场。另外,亚洲其它位于中国周边的国家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原材料,而这些资本品最终将用于中国内陆。这些周边国家将依赖“中国发动机”带动经济增长。这些国家不仅包括东南亚,还将包括资源丰富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亚地区。
对于外国向中国提供的资本、高技术和产品,中国将以实物产品和股权进行支付。但这一新发展模式在操作中的困难在于,国际投资者将如何决定二者的构成比例,因而在这一模式中决定最优汇率成了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贬值的人民币将会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但却会减少流入的外国资本。尽管中国控制国内投资的自主权将因此加大,但外国投资的附加利益将减少。而且,贬值的人民币未必会带来就业上的净收益,因为资本流入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出口行业,从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相反,人民币坚挺会降低中国的出口额,从而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但这将为外国投资的部门释放出劳动力,外国投资带来的附加性利益将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应根据就业需求来确定。因为目前的中日经济关系不允许实现充分的资本自由流动,所以,人民币必须保持低汇率,从而鼓励日本资金通过双边贸易流入中国,也就是以便宜的进口品压低日本的储蓄率。但这是旧模式。随着时间推移,两国间的资本和贸易流动很可能会实现进一步的自由化。自由化将使得人民币坚挺,资本正常流动,国内需求因此将更加强劲,中国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满足。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正在下降,日本在未来将不存在太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增加来自中国的进口只会对日本的劳动力产生较小的替代作用。可见,中日双边经济关系的改善将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而日本人则可以保持其生活标准。所以,很自然可以把汇率作为一个手段来实现这些互利的目标。
另外,汇率难题还包括中国贸易伙伴的货币之间的汇率,它将如何影响中国向外国人出售商品和出售所有权凭证之间的平衡。第一个提出人民币升值说法的国家正是日本,出现了日本与中国关于两国汇率的争论。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与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相比,人民币却过于贬值,完全没有反映中国旭日东升般的经济,一直被固定在94年汇率的标准上,这等于是中国不但兼具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的长处,甚至还具有“廉价的货币”这样的长处,因此中国政府必须提高人民币的币值。日本把调整汇率看作是力克“日益发展的中国”最强有力的手段。正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牵制日本经济采取“日元升值”措施,日本在十几年后照搬照抄地用于中国,以牵制中国经济。预计围绕人民币币值的策略战还将持续下去。中国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中国最诱人、也最有利可图之处很可能在于资源重新配置会带动生产率增长,而非试图猜测如何确定最优汇率。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模式的魅力在于,国际投资者应致力于生产率增长前景最为光明的投资,而中国将是理想的投资地点。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美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表现为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外,资本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国内,而现在,资本的增长更加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台湾资本,而需求增长则依赖于本地资源。印证这种变化趋势的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气势似乎盖过了珠江三角洲,上海与香港的金融中心之争也是咄咄逼人,如果说香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经济体系,那么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体系在地缘和传统上则较多是以内向(国内市场)为主要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更多的选择上海的原因。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最终要超过国外市场,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颠倒过来。
翻开世界经济历史地图就会发现,经济大国的近代工业均发轫于沿海,但成功的大国经济很快就转向内地工业资源密集区,至少美国的经济历程是如此。美国经济沿着这条道路发展起来的,而法国、西班牙、荷兰、汉萨同盟则在相反道路上衰弱了。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生产力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但美国人并没有长期沉浸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政策,而是调头西进,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19世纪早期,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新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美国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纽约和波士顿的金融中心从英国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建立了炼钢和采煤等新兴工业。这些产品运往内陆,供应芝加哥等新兴城市和西海岸的城市。这些新城市则在美国的腹地开发出新的农业产地以供应世界市场。而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各国等周边国家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某些特定的制成品以满足美国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从企业债券到股票融资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标志着19世纪末华尔街资本证券市场的成熟,这为20世纪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提供了金融平台,那些20世纪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就是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结果,半个世纪以后,整个西部地区就为美利坚的民族生产力所充溢,为美国迅速跨入世界强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初,当美国的民族生产力已足以称霸世界时,才打出“世界主义”和“门户开放”的旗帜。
这个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如“西部开发”和“启动内需”仍有借鉴意义。只是,这个经验对一个世纪之后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挑战意味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在成长中具有时序关系的阶段和过程将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来完成。
二、作为反例的日本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奇迹被归结为这样一种基本发展模式:在日本式经济中,政府为了达到它的(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目标,在市场中同时嵌入了激励和抑制因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日本实行的国家指导而私人所有的经济体制是日本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高效的经济体的主要因素。南韩和台湾学习了它的主要原则和机构,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即美国对日本的持续贸易逆差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时,对日本经济成功的主流解释是它享有特别优惠的汇率,这一汇率是美国在战后占领期间为了帮助日本经济复苏而确立的,名义上1美元可兑换360日元。1971年,尼克松总统结束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货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优势。15年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规模有两个德国那么大,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机器人、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和其他工业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人更是惊呼日本的“威胁”。像尼克松一样,里根政府又寻求利用汇率缓解来自日本的经济压力。1985年9月22日,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云集在纽约的广场旅馆,达成“广场协议”。美国和欧洲认为日本在国际贸易中因其价格优势获得了太多好处,因此强迫日本同意一项抛售美元的协商机制,在以后两年多时间里,这一协议导致美元贬值30%,日元则相对升值。这就是著名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广场协议”,它成功地削弱了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85年1月的1美元兑换262日元升值到了1987年早期的1美元兑换158日元,日元升值导致日货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升。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恰当的经济政策应该是采取改革措施扩大内需,将它的经济重点转向依靠国内需求而不是出口,形成互惠的而不是仅仅对日本有利的贸易关系。开发国内需求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池田勇人首相的“收入倍增计划”,在一个人口规模是美国一半的社会兴起的池田消费革命是日本开始经济起飞进入高速增长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同样有很多机会扩大内需,如住房、医疗、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很有开发潜力,但日本没有采取这条路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转形。相反,日本却更加强化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更紧地将自己和美国绑在一起。在大藏省的命令下,日本银行大幅降息以刺激投资。据东京的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估算,1986—1991年,日本共向新企业、设备和研究投入了约3.6兆美元,目的是将生产成本减少40-50%。结果,由于没有考虑国际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这导致了日本至今仍没有克服的银行危机和经济滞胀。
由于利率太低,日本银行也向高风险和投机的借款人贷款,尤其是房地产部门。日本的土地使用模式过度地向农业用地倾斜,这构成了对农场主有利的政治体制,而农场主本身又是自民党一党统治的支柱之一。在这种结构下,日本的城市土地奇贵。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投资繁荣时,城市土地价格投机性上涨,成为投机性泡沫的基础。土地成了银行贷出巨额资金的抵押,这些资金又被用来购买土地或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同时,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或股票又被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获得更多的资金。日本政府认识到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便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来阻止银行向投机者贷款,1989年11月25日,将贴现率提高到4.25%,1990年8月再次提高到6%。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软着陆产生了不良贷款危机和对整个银行体系无法清偿的威胁,这一威胁持续了10年,2001年早期仍没有迹象表明有所改善。
三、中国旧经济模式的缺陷和向新经济模式的转变
中国近代工业经济始于鸦片战争,西方殖民工业在东南沿海登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扩大了近代工业的发生范围,同时也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殖民工业的市场。这一时期的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也相继产生了经营农产品加工的官办工业和“外资”企业,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4%,开始形成了全国第一批较大的工业点。但甲午海战的失败,意味着中国自然经济的北方防线崩溃,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以日本帝国主义利益为中心的重心北移。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俄等国无暇顾及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日本资本开始在中国增强。1927年,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侵略中国的计划,开始推行全面占领中国工业市场的战略。首先,日本在东北大力投资扶持重工业,建立了煤铁中心和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化学、机械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的工业;开发了东北的水力资源,以水电为主,建设了电网,为进一步推行侵略中国的战略提供了廉价动力。这样,东北的重工业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目标很快就在全国上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其次,日本在华北的重点是击垮中国的民族资本,掠夺华北资源,发展轻工业。抗战前夕,青岛已有50万纺绽,天津已有33万纺绽,与上海并列。这样,青岛、天津、上海成为全国三大殖民工业中心。最后,日本力图摧毁中国南方工业。
上述事实表明,由鸦片战争至抗战结束期间的殖民侵略及其相应的资本输入,确实把中国带入了近代工业,但这种工业从来就不是为中华民族利益服务的生产力。这种殖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发生于东南沿海的殖民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殖民工业破坏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民族性和自然性,继而导致至今尚未消除的中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现实。其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力与其所需的自然资源在空间上严重脱离。拥有工业资源的内地和西部地区都不占有与其资源相吻合的工业生产力;而工业产值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却不具有像内地和西部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如此,中国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好的东南、华北沿海地区又是中国工业产值最高,而工业动力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工业与农业在同一自然空间发展导致在一个自然空间内的竞争:少量的可耕地被大量工业用地挤占,工业污染又导致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破坏。从长远看,这都将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基础性的破坏。
一个大国经济的形成大致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这种生产力应尽可能地与本国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二是这种生产力应与本国的市场相结合,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向型市场需求上。
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进程,即中国工业经济向西部内陆腹地的开发始于1949年。这个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政府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改变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留下的畸型的生产力布局。从“一五”到“六五”期间,中国政府一直注重对中国内地和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和开发。40年来,内地工业产值增加40多倍,相当于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倍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0.6%上升到1983年的40.5%。在西南、西北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生产力与其相应的自然资源严重脱离的经济格局,并减轻了工业对农业所产生的空间压力。但没有摆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束缚,这次西部开发,尽管作了大量投资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益。对于刚刚走上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来说,在大规模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形成国内市场机制,国家的最终实力只能根植于国内市场,而中国最有深厚潜力和资源却有待于大规模开发的市场并不在沿海地区而在广大的西部内陆。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就是东接(东部沿海、财门)西引(西部内陆、发展空间)的大循环发展格局。中国西部正是中国生产力的走向所在,它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加入WTO将会加快两大变化趋势:一是,中国经济将通过其东部沿海的城市诸如上海、香港、深圳以及北京这些金融中心从国外输入资本,运用这些资本对西部内陆产业进行结构改造和重构,这种颠倒的经济模式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很可能会加速发展。二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出口暴跌,日本经济再次陷于低迷,亚洲的整体经济结构正处于重组之中。亚洲所有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都需要重新配置,以尽可能充分利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潜力。简言之,亚洲必须围绕来自中国的新生产能力和资本积累对自身进行重构。此外,中国入世的意义还在于国内市场国际化,由于中国在实物经济产业制造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人工成本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市场将是国际市场中最具有竞争性的组成部分。从产业制造的规模和能力看,有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制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制造”之后,新世纪有可能出现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
四、中国经济新发展模式的关键和难题
通过对中国经济新发展趋势与美日经验的比较,中国经济与亚洲经济的未来走势变得清晰起来。首先,中国在整体上必须保持贸易赤字,对此无需担心,正如无需担心美国凭借贸易赤字建设铁路一样。然而,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发展模式的关键。“中国必须使外国投资者确信,投资中国将有利可图。换言之,中国必须说服发达工业国、尤其是日本向中国输出资本品和先进技术,而中国则只需报之以写有所有权的承诺,即股权凭证。”
事实上,这种变化正在开始。还在去年夏天,《日本经济新闻》对日本大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50%的被调查公司表示计划扩大海外生产。随着中国产品同日本产品之间的质量差距的缩小,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日本厂商相信,中国是最重要的成长市场,发展潜力无法估量。今年,东芝已关闭了日本国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接着,美能达也宣布,公司正逐步停止国内的相机生产,转而从上海进口。同其它日本公司一样,松下电器的生产重心也正向中国转移。11月,索尼宣布,将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最新型的Vaio系列电脑,目前这种电脑只有日本和美国的厂家才生产得出来。另外,富士通和日立公司也有类似的投资计划出台。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10月份开始,数家日本制造商纷纷公布了从其在中国设立的工厂进口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移动电话的计划。
日本经济学家相信,成长中的中国经济也将对21世纪的亚洲经济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经济学家早就得出的结论,如果高工资水平国家同低工资水平国家发生贸易关系,高工资一方不可能占到便宜。数据显示,中国从日本吸引走的投资导致日本国内制造业就业率下降了20%,日本开始出现了“制造业空洞”。
另外,在中国广大的内陆西部地区,外国投资者难以判断投资的价值。这意味着中国的不同地区将专门从事投资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沿海地区将专门生产其它国家需要但自身无法供应的产品和服务,向中国内陆投资就是这样的服务;内陆地区则专门为沿海地区生产产品。中、美、日三国贸易模式的演进中也存在着这种地区分工的复杂情况。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高于对日本的赤字。目前,日中贸易第一次出现了赤字。从贸易关系上看,现在的中国之于日本正如40年前日本之于美国,中国正在成为日本关键的供应者,日本则正在成为中国关键的市场。另外,亚洲其它位于中国周边的国家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原材料,而这些资本品最终将用于中国内陆。这些周边国家将依赖“中国发动机”带动经济增长。这些国家不仅包括东南亚,还将包括资源丰富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亚地区。
对于外国向中国提供的资本、高技术和产品,中国将以实物产品和股权进行支付。但这一新发展模式在操作中的困难在于,国际投资者将如何决定二者的构成比例,因而在这一模式中决定最优汇率成了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贬值的人民币将会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但却会减少流入的外国资本。尽管中国控制国内投资的自主权将因此加大,但外国投资的附加利益将减少。而且,贬值的人民币未必会带来就业上的净收益,因为资本流入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出口行业,从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相反,人民币坚挺会降低中国的出口额,从而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但这将为外国投资的部门释放出劳动力,外国投资带来的附加性利益将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应根据就业需求来确定。因为目前的中日经济关系不允许实现充分的资本自由流动,所以,人民币必须保持低汇率,从而鼓励日本资金通过双边贸易流入中国,也就是以便宜的进口品压低日本的储蓄率。但这是旧模式。随着时间推移,两国间的资本和贸易流动很可能会实现进一步的自由化。自由化将使得人民币坚挺,资本正常流动,国内需求因此将更加强劲,中国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满足。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正在下降,日本在未来将不存在太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增加来自中国的进口只会对日本的劳动力产生较小的替代作用。可见,中日双边经济关系的改善将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而日本人则可以保持其生活标准。所以,很自然可以把汇率作为一个手段来实现这些互利的目标。
另外,汇率难题还包括中国贸易伙伴的货币之间的汇率,它将如何影响中国向外国人出售商品和出售所有权凭证之间的平衡。第一个提出人民币升值说法的国家正是日本,出现了日本与中国关于两国汇率的争论。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与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相比,人民币却过于贬值,完全没有反映中国旭日东升般的经济,一直被固定在94年汇率的标准上,这等于是中国不但兼具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的长处,甚至还具有“廉价的货币”这样的长处,因此中国政府必须提高人民币的币值。日本把调整汇率看作是力克“日益发展的中国”最强有力的手段。正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牵制日本经济采取“日元升值”措施,日本在十几年后照搬照抄地用于中国,以牵制中国经济。预计围绕人民币币值的策略战还将持续下去。中国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中国最诱人、也最有利可图之处很可能在于资源重新配置会带动生产率增长,而非试图猜测如何确定最优汇率。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模式的魅力在于,国际投资者应致力于生产率增长前景最为光明的投资,而中国将是理想的投资地点。
- 上一篇: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
- 下一篇:格兰仕给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