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学科教育 > 正文

    宋人词集序跋之传播刍议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21:00

       词的地位在宋代呈逐步提高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人们不仅在歌舞酒宴上听歌赏曲,还将作品编纂成册,以供歌者演唱及读者阅读的需要。在刊行过程中,绝大多数词集都会附上序跋,有的还有多篇,这就使宋代词集序跋的数量急遽增加,流传至今的至少还有百余篇。在宋词的传播过程中,除了歌妓演唱之外,序跋的介绍与评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载体。它以简洁的方式记叙作品的本事、品评词人的优劣、议论词体的功能及文本的得失,进而影响词体文学的流播。本文即以宋代的词集序跋作为观照对象,探讨其在宋词传播中所发挥的功效。
      一、宋代词集序跋的作者
      置于作品之前的称“序”,置于作品之后的称“跋”,居前殿后,序跋占据了一部书最好的位置。从阅读习惯看,一册在手,读者总是会先翻看书的序跋,而他率先关注的一定是序跋作者的名字。如果作者是社会名流或者是自己尊崇的对象,读者自然会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这篇序跋,如果序跋作者只是一个寂寂无名之辈或者是声望不怎么好的人物,则会影响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因此人们在为一部书酝酿序跋时,一定会慎重选择作者,以便对作品的宣传推广起积极正面的作用。杜牧《答庄充书》即云:“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① 主张撰写序跋的人在学术上应该有很深的造诣,最好是为后世所宗仰的人物。杨时《杨希旦文集序》则说:“士以一言轻重,足以信今传后,惟有德者能之。”② 强调写序跋者的道德品质。贺铸没有让社会名流或达官显宦给自己的集子作序,而是请“奇穷,抗脏可憎”的程俱写,理由是“子好直,美恶无溢言”③,看重的是作序者不虚美、不隐恶的直言品质。
      在刊行词集的过程中,宋人也非常重视序跋作者的选择,他们或者请名人捉刀,或者让亲朋代笔,或者干脆自己上阵,极尽所能地推介词集里的名篇佳句,从而勾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吸引他们进一步消费词作本身。
      (一)自序。自序指作者创作完毕之后,对创作经过进行回顾与总结而写成的文字。宋代词集自撰序跋有的采用叙事形式,客观地叙述创作过程与相关本事,如苏轼《书黄泥坂词后》就只记叙与作品有关的本事,李之仪《书乐府长短句后》也只叙述创作经过,徐俯《渔父词自跋》则只交待创作背景。西方传播学家认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④ 叙述型序跋就颇具故事性,如《书黄泥坂词后》记叙了苏轼在黄州时大醉中作此词,酒醒后遍寻不着,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翻箱倒柜复得之的过程,跋文还记载了张耒过录一本留给苏轼,自己则持原稿而去。第二天,王晋卿向苏轼索讨墨宝,苏轼又书写此词送给他⑤。故事人物众多,情节生动曲折,富有吸引力,读者读了这篇小跋文,自然会对受到这么多人喜爱的作品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更直接的传播策略则是在序跋中作价值上的自我评判。一般而言,创作的甘苦与作品的好坏,作者自己更有发言权,旁人则难免隔靴搔痒,乃至客气恭维。因此读者有时更愿意通过作者观照其作品,最能指引读者的人还是作者自己。宋代词集中就有不少含有自我评判的序跋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贯奉行以谦逊为美德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使人们在作自我评价时,一般都不会轻置夸饰之辞。但我们发现在宋代的词集自序文本中,也许是要为先天不足、备受鄙视的词争得一席之地,很多词人在自序中表达了对词这一文体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并没有像笔记小说中所记载的一些故事那样卑视词体,如陈师道《书旧词后》说:“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⑥ 在陈师道看来,秦观、黄庭坚是当世最出色的填词高手,他在《后山诗话》中就曾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⑦ 现在他在序文中先自谦其他文类不及别人,再自信地说词则不减秦观、黄庭坚,这一叙述策略带给读者强烈的信息反馈:这是最优秀作家的作品,我一定得欣赏。
      无独有偶,柴望在自序中也采用了这种叙述策略:先设置一个典范,再将自己与这一典范进行比较。他在《凉州鼓吹自序》中设置的典范是姜夔:“大抵词以隽永委婉为尚,组织涂泽次之,呼嗥叫啸抑末也。惟白石词登高眺远,慨然感今悼往之趣,悠然托物寄兴之思,殆与古西河《桂枝香》同风致,视青楼歌红窗曲万万矣。故余不敢望靖康家数,白石衣钵,或仿佛焉,故以‘鼓吹’名,亦以自况云尔。”⑧ 宋末词坛流行婉约含蓄之风而非慷慨激昂之音,柴望认为姜夔正是这种词风的代表,他的词托物言志,寄兴深微,非一般言情之作可比,而自己则堪称姜夔的传人。柴望的自我定位准确与否姑且不论,他能抓住时代的审美需求推销自己的作品还是很高明的。
      如果说以上自序还只是在词体范围内的自我推销,将自己的作品上附《诗经》则是一种经学上的自我彰显。词学上所谓尊体观念的初始意图实际上是始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北宋初黄裳《演山居士新词序》就说:“然则古之歌词固有本哉!六序以风为首,终于雅颂,而赋比兴存乎其中,亦有义乎!以其志趣之所向,情理之所感,有诸中以为德,见于外以为风。然后赋比兴本乎此,以成其体,以给其用。六者,圣人特统以义而为之名,苟非义之所在,圣人之所删焉。故予之词,清淡而正,悦人之听者鲜,乃序以为说。”⑨ 黄裳将词比附《诗经》,是为了强调他的词与众不同。南宋林正大在《风雅遗音序》中也说自己的词“婉而成章,乐而不淫,视世俗之乐固有间矣”⑩,同样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词与世俗之作不同罢了。他们在主观上都是为了提高自己作品的价值,客观上则起到了推尊词体的作用。
      当然,也有词人在自序中表示一种忏悔之情,如赵以夫在《虚斋乐府自序》中说:“文章小技耳,况长短句哉?”(11) 陆游在《长短句序》中说:“予少时汨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今绝笔已数年,念旧作终不可掩,因书其首,以识吾过。”(12) 他们秉持立德、立功、立言的观念,以文章为末道小技,词则更是等而下之。自我忏悔型序跋不但无损于传播效果,还有利于文本的传播。从阅读心理来看,读者对有负面评价的文本会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汨于世俗”而填写的词更能勾起人们的阅读期待。
      (二)他序。相对于自序而言,宋代词集序跋更多的是由他人撰写。在同时代人中,他序作者与文本作家有的是父子关系,有的则有师生之谊,也有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儿子为父亲的词集写序,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一般都不作价值上的评判,如周莱为父亲周紫芝词集写的《竹坡词跋》、黄沃给父亲黄公度词集写的《知稼翁词后记》,就都没有主观评价,而只是客观叙述词集的刊行过程。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他们往往会另请人作序一篇,对父亲的作品作价值上的判断,如黄沃在刊行父亲黄公度的词集时,就请曾丰写了一篇长序《知稼翁词序》。儿子为父亲写序,著作优劣不好直说,由他人撰写就没有了这种顾虑,曾丰在这篇序中就给予了黄公度词以很高的评价:“凡感发而输写,大抵清而不激,和而不流。要其情性,则适揆之礼义而安,非欲为词也;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不能不为词也。天与其年苟夺之晚,俾更涵养,充而大之,窃意可与文忠相后先。”(13) 他不但从风格上为黄公度词定性,还将其词与礼义道德联系在一起,说明其词思想境界很高。曾丰不但在序中作抽象的说明,还通过与典范词人苏轼的比较为黄公度的词坛地位定位。
      师生关系中,老师给学生写序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多的是门生为老师的作品写序作跋。师生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情感上却绝不逊于父子,而他们在学术上的传承关系甚至是父子关系所不具备的,这种关系使得门生成为给老师著作撰写序跋最合适的人选。程端中《伊川先生文集后序》所云“先生既没,昔之门人高弟皆已先亡,无有能形容其德美者”(14),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基于尊崇与了解,门生为老师写的词集序跋往往成为经典之论,如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价苏轼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15) 寥寥数语即勾勒出苏轼其人其词的最大特征。又如范开评价辛弃疾词:“世言稼轩居士辛公之词似东坡……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之所独也。”(16) 认为辛词既有类似于苏轼词清旷豪雄的特点,也有苏轼词所不具备的清丽妩媚的特征,这一体认堪称精准。此外如黄汝嘉《松坡居士词跋》说老师京镗的词“抑扬顿挫,吻合音律”(17),亦为不刊之论。这些序跋虽出自门人之手,却少有虚夸浮美之辞,而是在把握词坛状貌的基础上,对老师的词学成就作出的准确评价。
      当然,门生在为老师词作序时,碍于师生关系,也有些是在作不切实际的廉价吹捧,如詹傅《笑笑词序》在评价老师郭应祥的词时说:“近世词人如康伯可非不足取,然其失也诙谐;如辛稼轩非不可喜,然其失也粗豪。惟先生之词典雅纯正,清新俊逸,集前辈之大全而自成一家之机轴。”(18) 把郭应祥说成是与辛弃疾等而上之的词坛才俊,如此评价与词人本身的实际水平并不相符,与后世的接受差距也实在太大,在整个接受流程中并不起决定作用。
      钱诩编辑父亲钱世雄遗集时请杨时作序,杨时在《冰华先生文集序》中说:“公之平生交游执友凋丧略尽,晚学后进无能知公者,故余不辞而为之,因以著其出处之大略云。”(19) 他的感慨说明了请朋友写序的好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批评起来也没有什么顾虑,往往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作品的长处和不足。因此古人多愿意让朋友给自己的著作写序,如范成大生前曾叮嘱儿子范莘说:“吾集不可无序篇……今四海文字之友,惟江西杨诚斋与吾好,且我知,微斯人畴可以嘱兹事,小子识之。”(20) 一定要让朋友杨万里给自己的集子写序。有人准备刊行徐大用的词集时,徐大用说:“必放翁以为可传,则几矣。不然,姑止。”(21) 也是希望能得到朋友陆游的一纸序言。
      朋友写的序跋颇有一些不同于他人所写序跋的特点,如张耒在给朋友贺铸词集写的序中说:“予友贺方回,博学业文,而乐府之词高绝一世,携一编示予,大抵倚声而为之词,皆可歌也……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盖有不可胜言者矣。”(22) 他首先肯定了贺铸词的可歌性,继而高度评价了贺词风格的多样性。这种评价见不到什么溢美的成分,而是基于对作品仔细解读的客观评判。因为没有顾虑,他们在高度评价朋友的创作成就时,也会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如刘克庄《翁应星乐府序》云:“其说亭鄣堡戍间事,如荆卿之歌、渐离之筑也;及为闺情春怨之语,如鲁女之啸、文姬之弹也。至于酒酣耳热、忧时愤世之作,又如阮籍唐衢之哭也。近世惟辛、陆二公有此气魄……余谓君当参取柳、晏诸人以和其声,不但词进,而君亦自此宦达矣。”(23) 他既肯定了翁应星词激昂慷慨的一面,也指出了其词缺少温厚和平之音的缺点。这虽然是站在政教立场上的偏颇观点,但能在序言中直言朋友创作上的不足也属难得。刘克庄在《跋刘叔安感秋八词》中也是如此:“叔安刘君落笔妙天下,间为乐府,丽不至亵,新不犯陈,借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周、柳、辛、陆之能事,庶乎其兼之矣。然词家有长腔,有短阕。坡公《戚氏》等作,以长而工也;唐人《忆秦娥》之词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清平乐》之词曰‘夜夜常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以短而工也。余见叔安之似坡公者矣,未见其似唐人者。叔安当为余尽发秘藏,毋若李卫公兵法,妙处不以教人也。”(24) 其比兴寄托之说在词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也隐约地批评了刘叔安词短调不足的缺憾。刘克庄与翁应星、刘叔安乃忘年之交,作为年长的一方,刘克庄在为他们的词写序作跋时少了一些客套话,多了一分责任与期待。
      有的序跋是由词作者或与作者有密切关系的“当代人”撰写,有的序跋则由后代的人研究或梓行时所撰著。许多著作新版问世时,刊刻者多会照例作序或跋一篇,对前辈的作品进行评价推介。如周邦彦曾官溧水,政简民丰,颇受百姓爱戴。八十余年后,强焕亦官此地,有感于当地百姓仍然爱其美政、赏其旧曲,于是编纂刊行周邦彦的词集,并作序对他的美政大加赞誉,称其词“摹写物态,曲尽其妙”(25)。孙兢刊行周紫芝的词集时,也作《竹坡词序》,对周词大加赞赏,称其词胜过柳永,与苏轼、秦观的词并驾齐驱(26)。
      从以上所引词集序跋我们发现,除了少数人写的序跋有溢美之辞外,绝大多数的序跋文章乃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敷衍塞责,不文过饰非,因此他们的评价也成为后世的评。这与序跋作者多为当时词坛名流有关,他们了解词坛风貌,深谙个中甘苦,所以写序时能不为空言。   二、序跋的传播效果
      相对于作品本身而言,序跋是一种副文本。法国当代批评家弗兰克·埃夫拉尔在《杂文与文学》一书中指出:“副文本指围绕在作品文本周围的元素:标题、副标题、序、跋、题词、插图、图画、封面。这一部均质的整体决定读者的阅读方式与期望。”(27) 副文本虽然并非创作的主体,但作用却不可低估:在主体文本之外,营造氛围,强化品质,造成某种舆情,从而勾起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而引导他们走向作品文本的阅读。
      序跋作者以一个权威的评论家角色,从思想和艺术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定位,强调作品内容所蕴涵的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指出作品的艺术价值,包括在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推销。对消费者而言,序跋作者正扮演了传达信息的角色,是作品传播的中介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对作品的评论往往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重视和遵从,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阅读行为。宋人对序跋的传播功能深有体会,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云:“夫文之行虽系其所载,犹有待焉。《诗》、《书》、《易》、《春秋》,待仲尼之删正。荀、孟、屈原无所待,犹待其弟子而传焉。汉之徒,亦得其史臣之书。其始出也,或待其时之有名者而后发;其既殁也,或待其后之纪次者而传。其为之纪次也,非其门人故吏,则其亲戚朋友,如梦得之序子厚,李汉之序退之也。”(28) 黄廓《碧溪诗话跋》也说:“志以言而章,言以文而远,文以叙而传,叙以德而久。”(29) 文章行世与否,固然离不开其本身的内容含量与艺术价值,但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播媒介给予传播,再好的作品也只会藏在深闺人不识,而序跋就是一种甚富功效的传播媒介。欧阳修、黄廓虽然没有从理论层面阐明序跋到底有什么传播功效,但都强调了序跋对文本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词史上最优秀的作家及其作品,一般是由序跋率先领会并烘托出来的。在媒体与广告极为匮乏的古代社会,词集序跋分别从功能论、作家论、作品论等方面作了大量认定,从而在词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功能论。词集序跋旨在宣扬词人词作,但在品评的同时,序跋作者会不自觉地阐述普适性的词学观念,这些观念反过来又影响了作家作品的流传。比如关于词的功能问题,早在五代,词论史上第一篇阐述词体的发生、目的和社会功用的文献《花间集序》,就对词“用助娇娆之态”、“用资羽盖之欢”的娱乐功能有着深切的体认。宋代特别是北宋词人继承了这一观点,如陈世修《阳春集序》说:“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宴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30) 晏几道《小山词自序》也说:“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酒间闻见,所同游者意中事。”(31) 所谓“娱宾遣兴”、“析酲解愠”,都是强调词的娱乐消遣功能,这一观念与词重在表现花前月下、酒宴尊前的男欢女爱之情的创作实情是相符合的。
      词体娱乐消遣的功能观非但无损于宋词的传播,相反还能对词的当下传播起促进作用。读者总是喜欢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的东西,“因为对理性的人来说,在新的物质形态中看见或认出自己的经验,是一种无需代价的生活雅兴。经验转换为新的媒介,确实赐予我们愉快地重温过去知觉的机会。”(32)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对人们的阅读心理也作过精辟的论述:“愈是与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谐一致,就愈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并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同情。如果它离人的经验太遥远,人们对它就会不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欣赏。”(33) 词在宋代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音乐文学,文人士大夫鲜有无听歌唱曲之好的,词体文学在当时是与人们的经验和谐一致的文类。序文作者在序文里肯定词的娱乐功能,自然使读者有兴趣进一步阅读词集中平时耳熟能详的作品。
      随着词体文学的发展,为了推尊词体,宋人将词上溯《诗经》,以“六义”言词,重视词的政教功能和社会功能,这在北宋初就已初露端倪,除了黄裳《演山居士新词序》外,潘阆《与茂秀书》也说:“诗家之流,古自尤少,间代而出,或谓比肩。当其用意欲深,放情须远,变风变雅之道,岂可容易而闻之哉?其所要《酒泉子》曲子十一首,并写封在宅内也。若或水榭高歌,松轩静唱,盘泊之意,缥缈之情,亦尽见于兹矣。其间作用理且一焉,即勿以礼翰不谨而为笑耶。”(34) 他先说诗家之流“用意欲深,放情须远,变风雅之道”,然后说词与诗是“理且一焉”,也就是说词也如诗歌一样为风雅之道。
      以《诗经》论词在南宋更为普遍,如詹效之在为曹冠的词集写的序中说:“窃尝玩味之,旨趣纯深,中含法度,使人一唱而三叹。盖其得于六义之遗意,纯乎雅正者也……矧斯作也,和而不流,可以感发人之善心,将有采诗者播而飏之,以补乐府之阙,其有助于教化,岂浅浅哉!”(35)宋人不仅将词与《诗经》联系起来,还扩大到《离骚》的范围,黄大舆《梅苑序》即云:“目之曰《梅苑》者,诗人之义,托物取兴,屈原制《骚》,盛列芳草,今之所录,盖同一揆。”(36) 刘克庄在《跋刘叔安感秋八词》中所谓“借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则说得更为明确。他们将词从单纯的娱乐功能中解放出来,上附风骚,赋予词以教化功能,这不愧为一种更加高明的传播策略。强调词的娱乐功能,还只是停留在人的感官愉悦的低层次,而如果强调词的政教功能,无疑会极大地提高词体地位,读者也会更有兴趣去探究词中深义,进而扩大词人词作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二)作家论。知人论世、因人废言、文如其人,这些传统的批评术语强调了作家与作品的密切关系,因此序跋家除了评价作品外,往往也会在序文中对作者展开品评。最早出现的作家评论往往便是其集子对应的序跋,序家们尽可能对所序的作家进行褒扬性评价,许多评价近于客观而获得了永恒的权威性。
      1.对作家为人的评价。文如其人,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领域里一个重要的观念。因此要引起人们对作品的兴趣,首先得树立作家的形象,宋代词集序跋家深谙此道,他们往往会在序文里用大量篇幅描述作家的独特魅力。如黄庭坚在为晏几道写的《小山词序》中,没有拘执于词人的创作成就,而是突出其“痴”的个性:“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37) 在黄庭坚笔下,晏几道傲气、单纯、不随流俗的独特个性尽显无遗。又如强焕在《片玉词序》中突出周邦彦廉吏能吏的形象,有利于树立他的正面形象。在中国文学的接受观念里,因人而废言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序跋家为了能使优秀的作品流传下去,就只能从树立作家的正面形象上下功夫,因此序跋中一些溢美之辞也应运而生,比如南唐宰相冯延巳为人为政都无佳名,然其词则思深而语丽,为了使其词不受其人影响,陈世修在为其词集《阳春集》作序时乃极力拔高其形象:“与弟文昌左相延鲁,俱竭虑于国,庸功日著,时称二冯焉……公以远图长策翊李氏,卒令有江介地,而居鼎辅之任。磊磊乎,才业何其壮也。及乎国以宁,家以成,又能不矜不伐,以清商自娱,为之歌诗,以吟咏性情。飘飘乎,才思何其清也。核是之美,萃之于身,何其贤也!”(38) 冯延巳乃陈世修外舍祖,私心使其作出了并不符合历史真相的评判,后世读者在接受冯延巳词时是否受这一评判影响我们无从判断,但其传播策略却是值得肯定的。
      2.攀附经典词人。宋人在给词集写序跋时,为了吸引读者进一步地阅读文本,他们往往会直接给词人排座次、定甲乙,突出其在词坛上的地位。序跋作者比一般读者更熟悉作家作品,他们的判断比较权威,普通读者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并进而对优秀词人的作品感兴趣,因此这一方式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周邦彦,刘肃在《片玉词序》中称他为冠冕作家。又如柴望在《凉州鼓吹诗余自序》中高度评价姜夔的词,说他的词感今悼往、托物寄兴,实际上也是尊姜夔为词坛领袖。人们总是更多地关注优秀的对象,这种定位也就自然会影响人们的接受热情。
      在为影响力还不大的词人撰写序文时,序跋家往往会将序跋对象与社会公认的经典词人进行比较,进而突出该词人的词坛地位。周邦彦在南宋已成经典,人们往往以他为标准评判词人,如黄昇《题白石词》评姜夔词云:“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39) 这样一比较,便突出了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又如张镃《梅溪词序》评史达祖云:“端可以分镳清真,平睨方回,而纷纷三变行辈,几不足比数。”(40) 也是以周邦彦词作为衡量标准。苏轼词虽然在音律上颇受非议,但其词在思想内涵及艺术境界方面的开拓也得到了宋人的肯定,因此他的词也成为宋人评判的标准,如曾丰《知稼翁词序》说黄公度的词“可与文忠相后先”,关注《石林词序》也说叶梦得词“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岂近世乐府之流哉?”(41) 就都是在序文中以苏轼词作为典范,来评价定位序跋对象的词坛地位。   (三)作品论。撰写序跋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推介作品,因此评价作品成为序文中最核心的部分。相对普通读者而言,序跋家的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都更高,而且对作品比较熟悉,理解也更为深刻,他们或阐发作品的思想意义,或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或记述作品相关本事,或点明作品某一妙处。作为最早的接受者,序跋家在序文中常以专家、权威的身份评价作品,他们往往能够挖掘出作品的深义,增强了普通读者对作品的信任感并决定进一步阅读接受它。
      宋代序跋家在词集序跋里既有对具体作品的品评,也有对作家整体风格的界定。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本身又是著名的词人,能够以精炼的语言提炼作品的精彩之处,渗透着个人对作品思想内涵及艺术风味的精到体认与准确把握,许多评价至今仍是权威的判断。如陆游评苏轼《水调歌头·七夕》词云:“昔人作七夕诗,率不免有珠栊绮疏惜别之意。惟东坡此篇,居然是星汉上语。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学诗者当以是求之。”(42) 准确地把握住了苏轼词超旷的特点。宋人对词人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更显精准,如黄裳《书乐章集后》说柳永词“能道嘉祐中太平气象”(43),就说明了柳永词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点;又如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评辛弃疾词云:“公所作大声镗鞳,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44) 也准确地体认出辛弃疾词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当然,也有一些并非佳作而得到了序跋较高的评价,从而使作家获得了一定的声誉,这与序家自身的理论水平、谦逊程度及其奖掖后进的精神有关。总体看,序家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是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的。
      (四)负面评价的正面传播功效。并不是所有的序跋表现的都是积极的评价,也有些序跋传递的是一种消极的信息。有的是词人自撰序跋时的“自我检讨”,如前所举陆游、赵以夫诸例。有的是在序文中隐含着一种轻视词体的观念,如王称在为程垓所写的《书舟词序》中说:“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独尚书尤公以为不然,曰:‘正伯之文,过于诗词。’此乃识正伯之大者也。今乡人有欲刊正伯歌词,求余书其首,余以此告之,且为言正伯方为当途诸公以制举论荐,使正伯惟以词名世,岂不小哉?”(45) 刘克庄《跋黄孝迈长短句》云:“为洛学者皆崇性理而抑艺文,词尤艺文之下者也。”(46)
      读者并不会因为这些负面信息而丧失阅读动机,相反还有可能激发他们更大的阅读兴趣。把一个问题定义为有争议的问题,导致人们通过媒介对那个问题有更多的了解。西方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说:“书和报都具有自白的特性,它们的形态本身就产生了内幕秘闻的效果,无论其内容为何物。书籍披露作者心灵历险中的秘闻;同样的道理,报纸的版面披露社会运转和社会交往中的秘闻。正是由于这个道理,报纸揭露阴暗面时似乎最能发挥其职能。真正有影响的新闻是报忧的新闻——关于某某人的坏消息或对于某某人的坏消息。”(47) 乔纳森·芬比也认为,读者天然地对曝光性的“坏消息”感兴趣,他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对偶尔发生的飞机失事感兴趣,而不关心无数次的安全着陆,这是人的天性。传播媒介只有投其所好。”(48)同样的道理,序跋家在序文中表达了某种消极情绪,也只会勾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宋代词集序跋的作家群落、他们的创作心态及创作态度、词集序跋的传播功效有了大致的了解。宋代的词集序跋家们颇谙传播之道,他们或者是从词人的形象入手,或者是将序跋对象与经典词人扯上关系,或者是直接对其作品进行正面的评价,或者采用欲扬先抑或明抑实扬的方法,对宋词进行着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传播。不管他们采用什么传播策略,序跋家们大多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词人词作,因此在推销作家作品的同时,他们又不自觉地建构了宋代的词学理论。
      注释:
      ①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九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5页。
      ②③⑤⑥⑨⑩(11)(13)(19)(20)(29)(30)(34)(38)(43)(45)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册第256页,第155册第254页,第89册第302页,第123册第330页,第103册第82页,第297册第68页,第333册第269页,第277册第315页,第124册第258页,第297册第99页,第223册第362页,第76册第144页,第8册第218页,第76册第144页,第103册第106页,第219册第255页。
      ④ 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曹俊、王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⑦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9页。
      ⑧(17)(18)(31)(37) 朱孝臧辑校《疆村丛书》,广陵书社2005年版,第1085页,第649页,第881页,第174页,第173页。
      (12)(21)(42) 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80页,第80页,第171页。
      (14)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页。
      (15) 黄庭坚:《山谷题跋》卷二,《津逮秘书》本。
      (16) 范开:《稼轩词序》,《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81页。
      (22) 张耒:《张耒集·贺方回乐府序》,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55页。
      (23)(24)(44)(46)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册第2499页,第2571页,第2522页,第2744页。
      (25)(39)(40) 毛晋编《宋六十名家词》,《片玉词》卷首,《白石词》卷首,《梅溪词》卷首,中华书局民国间《四部备要》本。
      (26)(41) 吴讷编《百家词》,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年影印本,第1079页,第565页。
      (27) 弗兰克·埃夫拉尔:《杂文与文学》,谈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28) 李之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4册第264页。
      (32)(47)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4页,第257页。
      (33)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35) 詹效之:《燕喜词叙》,清初影钞宋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刻本。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