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心理教育 > 正文

    试论聚焦90后“职校门”事件:心理分析及教育启示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20:00

      

     论文摘要:文章概要分析90后“职校门”事件的心理意蕴、教育症结与社会成因,提出积极应对90后“职校门”事件的职业教育管理策略。要理性认识“职校门”事件,树立积极的职校生和谐发展观,不怀疑职业学校教育的存在价值,不否定职业学校学生的群体形象,更不应给90后职校生的个性乱贴标签。90后“职校门”事件呼唤着当今职业学校教育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型,走向积极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选择。

      论文关键词:“职校门”事件;90后职校生;职业教育管理;心理分析

      自香港的“艳照门”事件之后,近两三年网络上的各种丑闻、炒作“门”事件就一直没有间断。各类“校园门”事件时有发生,职业学校也产生了不少“职校门”事件,由此引起的社会负面反响比较大。无独有偶,发生的“摸奶门”、“脱裤门”、“性爱门”等事件大多和90后职校学生有关,而且一个比一个近乎疯狂。类似的“扒衣门”、“裸奔门”、“开处门”、“酒瓶门”、“黄瓜门”、“飞机门”、“秋千门”、“校鸡门”、“虐婴门”、“尿检门”、“喂奶门”、“黑客门”、“烧钱门”、“电梯门”、“街头门”、“厕所门”、“阳台门”、“轮吻门”、“轮奸门”等不良事件也发生在职业学校。透过这些无奇不有、五花八门的“职校门”事件,可以概括出三个共同点:一是事件的主角都是90后职校学生,二是事件大多发生在职业学校校园内、教室里或课堂上,三是以性、暴力与师生冲突问题的事件居多。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地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及当事人家庭生活造成巨大的伤害,对职业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演化为严重的校园安全危机。90后“职校门”事件频发,社会评价和网络舆论哗然,社会各界为之瞠目,惊诧莫名者有之,唾弃漫骂者有之,忧心忡忡者亦有之。不少人在心中产生疑惑,打上硕大的问号:90后职校生为什么会爆发出如此令人震惊的各种不良事件?这些非理性行为的心理模仿源和内驱力来自哪里?90后职校生的心理世界到底怎么了?接连发生90后“职校门”事件,这种职教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需要我们反思。

      一、心理透析:90后“职校门”事件究竟为哪般?

      90后职校生频频惊爆各种“门”,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90后“职校门”事件引发的网络争议,非但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消散,反而随着一系列“职校门”事件的层出不穷成为“热门”话题。对于“职校门”事件,社会上有的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围观心态,有的人是捶胸顿足般的批判抨击,也有的人出于同情怜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发生“职校门”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找到或不愿意正视事件发生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基于上述判断,我们需要找出一些足够的心理、教育与社会理由来支撑。事实上,这些理由并不十分复杂。
      (一)90后“职校门”事件的心理意蕴
      1.“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自主成长门”。每个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一段烦恼困惑的阶段,甚至是比较危险的人生阶段。这个阶段是青少年顺利转变为成年人的关键阶段。每个人都是从懵懂无知的少年走过来,都不可避免经历着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90后职校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有叛逆心理,也有迷惘和彷徨,他们还处在渴求呵护、需要教育和引导的阶段,他们也渴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90后职校生年纪最大的也才刚刚20岁,无疑他们还是一群常会做错事情的“孩子”。他们以自己身体和自我尊严为代价,来试探社会对他们的包容态度。但是,这种幼稚冲动的行为方式只会让职校教师和社会、家庭感到无比心痛。“职校门”事件也正说明,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和自主成长历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关注和引导。
      2.“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青春冲动门”。这些事件的90后主角都处于特殊的青春发育期,“职校门”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毕竟哪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曾有过叛逆、荒唐的行为,所谓的“60后”、“70后”当初也曾相当离经叛道。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比较成熟,处在青春期有性的冲动,但其社会适应方面仍未完全成熟。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奇心是很强的,对很多事情都有着要试一试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自己刚刚有能力完成的事情,性就是其中之一。当他们身体的成熟超越理智的成熟时,就会过早地追求幼稚而肤浅的性行为体验。在部分90后职校生眼里,性既不神秘也不神圣。一部分职校生会把很黄的事情当成一种资本来炫耀,更有一些90后职校生曾尝试拍摄自己的“床上青春”,好像是在尽情自我表演或偷偷地玩游戏。有网络评价说,90后职校生虽然特立独行,比80后职校生更懂得个性与独特,但诸如这般的哗众取宠之举,实为“脑残”的冲动行为而非英勇无畏之举。
      3.“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情绪宣泄门”。由于社会转型变革的影响,90后职校生普遍地早熟,他们从一开始,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但职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定位,已经基本冲抵掉了他们取得成功的机率、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迷茫、彷徨、自卑、敏感,在职业学校找不到自己的生存位置,看不到职业教育的希望和价值。自我统合这一青年初期的人生课题难以和谐地完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遇到困难和挑战,就业压力、职业紧张、创业恐惧和择业焦虑前所未有增加。面对人生发展的一道道无形的“门坎”,他们无力自我超越,无法自主跨越,也难以自立穿越。借助“职校门”,90后职校生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压抑的宣泄释放,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悲情呐喊,一种精神迷茫的痛苦挣扎。更有甚者,由于这种压抑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疏导、缓解,导致部分学生悲观、失望,引发自暴自弃的违法犯罪行为。
      4.“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人格缺陷门”。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逐年上升,除了部分外来人口外,职业学校在校生是其中的一个“大头”。90后职校生的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不但频发,且暴力程度也在不断升级。有职业教育专家分析,90后职校生斗殴事件频发主要有三个原因:随着职业学校的大量扩招,生源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不少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认知方式偏执和思维方式不成熟;职业学校中贫困、留守、离异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心态消极,思想偏激;各地不同生活背景和环境的独生子女学生统一住宿在校,人际交往问题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强,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往往导致磨擦和冲突的增加。这些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心理发展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
      5.“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怨师情结门”。虽然如今中国教育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上大学一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分”行天下的传统与现状,使得青少年中出现层次分明的“等级森严观念”:成绩优秀者进普通高中,升入大学;分数低劣者只能进职业学校、民办高校。现今职业学校的生源大战,使得职校生多是在初中的三六九等中被分化和筛选出来的,职校学生大都是中考失利,成绩不理想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迫不得已转而选择职业学校的。传统观念导致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学校教育的歧视,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和就业产生无助感,对学校教育、教师产生相当对立的抵触情绪。由于在小学、初中教育阶段曾经长期被忽视、漠视、藐视、歧视,而对学校、教师产生了怨恨、仇视和敌视心理的他们,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容易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变得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所以,在职业学校,拒不接受教师劝导,顶撞或辱骂教师甚至殴打教师的事时有发生,“辱师门”等事件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6.“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自我炒作门”。由于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单一学科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相当部分中职生是长期被边缘化的群体,是学校基础教育知识学习和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这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初便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而来,也并未真正把职业学校当成是开始全新学习生涯的起点和“阵营”。归根结底,这些职校学生已经被“边缘化”了,不仅家长和老师不认可他们,社会也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和否定,中职学生往往有“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的心理落差,最终,他们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陷入愈加严重的自卑自贱状态!通过正当的途径难以让自己的人生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进而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那么,90后职校生就有可能选择另外一种标新立异、恶作剧的极端方式,甚至显得异常变态的行为方式来体现自我、证明自我的独特存在。
      7.“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价值扭曲门”。“职校门”事件表现出90后职校生走向成熟的非主流探索方式,而且是一种不知轻重后果的价值试误和盲目探索。这些种种荒唐与偏激行为,其实是在挑战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底线”。因为存在着与普通中学的种种差异,被边缘化的一些90后职校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喜欢暴力、沉迷游戏、行为叛逆、冒犯长辈、对抗学校竟然成为部分职校生推崇的校园风气时尚。谁逃课最多,谁敢顶撞老师,谁打架凶狠,反倒成了同学心目中的“大哥”。谁的游戏玩得最好,网上最有发言权,谁就是众人眼里的“英雄”。一些职校生在暴力、性和网络的问题上是非好坏不分,对什么是和谐的人际交往,什么是民主的师生关系,什么是正确的性意识观,完全没有科学的概念。
      8.“职校门”其实就是90后职校生的“精神创伤门”。在这些“职校门”事件中,90后职校生同样是受伤害者,现在和将来都可能要面对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专家在谈起“职校门”事件时不无忧虑地说,最应该担心的是这些职校学生从此受到社会的歧视,自暴自弃,从犯错走上犯罪。“当他感觉被社会抛弃时,他别无选择地只能抛弃社会。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分析和批评90后职校生的一些不雅不当行为,并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状态和发展轨道。假若认为这些90后职校生真是网友所谓的“社会渣滓”,对90后职校生而言才是真正的心理灾难。
      (二)90后“职校门”事件的教育反思
      每个与职校生相关的非理性事件一旦爆出,网络上就开始呼吁重新审视当下的学校教育管理、家庭教育,各种说法和评价莫衷一是。这些事件也确实给我们敲响了教育警钟,有些问题,特别是容易发生在90后职校生的“特性”问题值得深思。90后职校生的心理世界是否健康安全、阳光和谐?学校教育体系是不是到了应该深刻反思的时候?解决不了这些深层次的教育实践问题,让类似的“职校门”事件从职校里、社会上和网络中销声匿迹,只能是一句空话。
      1.“职校门”事件折射出学校基础教育失误。在现今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大的弊端是德育优先让位于分数优先,从小学到高中,各类学校无不把智力教育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中心位置,结果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被搁置一边,学习成绩几乎成了所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疯狂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文明习惯养成、学会做人做事以及法律制度常识等,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在成绩和分数面前止步、让路。学校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个身经百战的“考试机器”。学校教育比许多青少年更严重的步入了“歧途”:道德教育被放松,已经被弱化和虚化,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模糊。现如今,部分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失范和伦理失控,继而引发家庭德育的失效和错位,从而又引发学校德育工作的失位和旁落,这三个“失”致使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节节退让、萎缩,似乎早已经到了教育不得不坚守的“底线”。
      2.“职校门”事件折射出青少年性教育失位。在青少年性发育提前的今天,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性知识的时代,尚未成年的一些职校生发生性关系,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震惊”。可在公共场所表演与性有关的“门”,这已经越过了人的性道德底线,贱视了人格尊严。他们认同多人进行的性行为,甚至公开传播自己最私密的性生活,似乎丧失掉社会成年人所应有的廉耻感,这才是令人无比震惊的。这不仅仅再是一个简单的性生理问题了,而是青少年的性教育出了严重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是性教育的缺乏,另一方面却有另类“性教育”在“润物无声”。更有把性爱玩具、性爱秘戏之类一样样摆出来,传授性技巧的“性文化展览”,也打着“性科学教育”的旗号,跑到中小学里以优惠票价去拉观众。有关性的文化知识教育,一种做法是避而不谈,另一种做法是大谈误谈。这两种情况都会将青少年引向“歧途”。正是对性科学的不了解,对性心理的误解,对性道德的漠视,对性安全的放纵,对性审美的倒错,才催生了少数90后职校生近乎畸形的性观念和性过错行为。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