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的“追问”之辨析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2:00
内容摘要:本文以海德格尔早期两部著作《存在与时间》和《形而上学导论》为文本依据,初步分析作为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端和逻辑起点的存在问题的提出,包括重新提出存在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不同提法以及隐含的问题,以帮助更好地把握海德格尔独特的哲学运思,并且展现在《存在与时间》和《形而上学导论》里不同的对存在问题的解说方法。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问题
引言
海德格尔的哲学是别具魅力的哲学。两千多年前根据讲稿编辑的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里面充满了讨论与辨析,很多地方对同一个问题并没有完全确定的结论,而是从多个角度来辨明和评议,留下一部引人入胜的思想棋局。亚氏的《形而上学》主要是从理路上存疑,海德格尔哲学则是追问的哲学,他一生始终在追问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存在问题的追问不仅是理论上的研究,更是关系到每个最本己的此在,“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正激荡着作为此在的我们”。(《存在与时间》第七版序言)
始终保持追问的态势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特色,在他早期的两部著作中,《存在与时间》的导论便是关于存在意义问题的讨论,《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就提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从存在意义问题的追问中展开他的哲学之思,这也同时就是试图从存在论上阐发存在的意义。存在问题的追问是作为海德格尔哲学的逻辑起点和思想的发端的。
海德格尔早期还是主要把存在问题的追问作为哲学运思的逻辑起点,侧重于从理路上进行分析,因为他在《存在与时间》导言里很细致的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并从存在的追问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从而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对此在的现象学描述。后期海德格尔则是把追问存在的意义作为了哲学之思的动力和源泉,在对语言和艺术的论说中仍然隐含着对存在的追问,让存在在语言中自在地敞开。
鉴于阅读范围和论文写作的要求,本文将严格从《存在与时间》和《形而上学导论》文本出发,仔细分析海德格尔重新用独特角度提出的存在问题,这对研究海德格尔哲学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海德格尔的哲学之境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 重提存在问题
我们用“是”或“存在着”意指什么?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吗?没有。所以现在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问题。……所以现在首先要唤醒对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的重新领悟。(《存在与时间》第1页)
存在论是对存在的意义进行理论阐释的学说, 对存在的追问从哲学的发端即古希腊时起便有了,古希腊哲学特点之一就是追问世界的本原,也就是追问世界各种存在者的本体。古希腊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各种探索大部分被归纳在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此书则就是以研究各种事物的最普遍性即存在为主要目标。近代以来,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哲学家不再把存在意义问题作为专门的课题来探索,或研究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或建立形而上学的思辨理性。
海德格尔为什么要重新提出存在意义问题,追问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古希腊的存在论虽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取得过一些成就(到他写作《形而上学导论》的时候,他转为批判亚里斯多德,更多的是对巴曼尼德和赫拉克里特的残篇进行阐发),但更多的是对存在问题的误解和耽搁。海德格尔将他以前的存在论对存在问题的解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亚里斯多德便持这种观点。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普遍性是超越的普遍性,而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族类上的普遍性可以按照类和属的区别和联系,最终归纳为一个最具普遍性的存在者。但“存在”不是一个类,也就是说,不是一个存在者,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归为一个最高普遍性的存在者。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有一定的肯定,认为他把“存在”这个超越的普遍性看作类比的同一性,而不是看作最高的存在者的类。而黑格尔认为“存在是无规定的直接性”,虽然保留了存在的超越的普遍性的一面,但却把存在中蕴含的丰富性给抛弃了。海德格尔试图说明的是,“存在”一方面是一种超越的普遍性,一方面又不是空洞的,是与各种丰富的存在者相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高低种属的联系。
第二类观点认为“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这是从它的最高普遍性推论出来的。因为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无法给这种作为最高普遍性的存在来定义,也就是说,以现成的较低的存在者出发,无论怎样的抽象或归纳,始终无法到达那个最高普遍性的存在概念。那么,“存在”是否是个空洞的概念,存在意义问题是个假问题呢?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不可定义并不能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因为定义方法依据于传统逻辑,而逻辑本身还需要从存在论上来阐明根据(对逻辑的分析见《形而上学导论》第四章第三小节“在与思”)。存在问题不能完全用现成概念来回答,它完全需要一种全新的发问方式和进入方式,我们将要看到,海德格尔也正是这么做的。
第三类观点认为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常识的观点,常识认为,诸如“我在”、“天是蓝的”,这类说法的意义是很明显的,无需深究的。海德格尔认为,这就说明了我们就生活在对存在的领会中,但是这种领会是晦暗的,我们日用而不自知,存在的意义我们并不知晓,存在的意义隐藏在晦暗中。
经过以上的论述,海德格尔总结和分析了以前的关于存在意义的观点,认为真正的存在问题不仅没有答案,甚至这个问题本身还是晦暗而没有头绪的,所以现在要重新提出存在问题。但是他马上立刻警觉,任何一种草率地提出存在问题,都可能重蹈前人的覆辙,使存在问题再一次陷入晦暗,有什么方法能够直接对存在发问,并且一直保持发问的态势,直至真正通达存在之境?
二《存在与时间》里的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及其含义
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存在的意义问题的突出而透彻的提法要求我们事先就某种存在者(此在)的存在来对这种存在者加以适当的解说。(《存在与时间》第9页)
海德格尔独特的运思方式决定了他独特的论说方式,他通常是从我们日常的论说方式或观点入手,再加以剖析辨明,引出其中隐藏着的存在论意义,直至在存在论上重新给予清晰的阐明。他在分析存在问题时,首先就准备对这一问题的发问本身作一番透视,要对这一存在意义问题作透视,首先又要对通常意义上的问题作一番考察,一个“问题”究竟包含了什么意义?海德格尔认为,任何问题即追问都是一种寻求,因此问题的第一层含义是问题的内容,就是说问题要解决什么东西,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问题;问题还包括第二层含义即问题所问的对象,也就是说“被问及的东西”,对于此,我们似乎也是很好理解,比如问“花是什么颜色?”,那么花便是问题的对象;海德格尔认为,问题还包括第三层含义,即“问之何所以问”,这对于常识是很难理解的,这是说,我们为什么能提出问题?这一点我们通常是忽视的,也许我们可以回答,是因为我们有疑惑,有实践需要等等,但海德格尔没有这么轻易地绕过这个环节,他认为“问之何所以问”本身就与发问者的存在即此在有关系。当我们提出存在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牺身在对“在”的领会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把握存在,我们拥有的是“平均的含混的存在之领会”。而明确的阐明存在的意义和概念,都是从这种存在之领会中发生出来的。这里海德格尔试图说明,一方面我们拥有存在的领会,这为我们进行存在论的阐释提供前提,另一方面,这些领会却是晦暗不明的,而且是“平均和含混的”,这甚至阻碍了我们正确的进行存在论研究,产生的只是流俗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接着论述,“问之所问是存在”,存在者的存在不是一种存在者,哲学领会存在不要用另一种存在者来规定存在,即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存在要求一种最本己的展开方式,这种展开方式本质上有别于对存在者的揭示。海德格尔接着说,“据此,问之何所以问,亦即存在的意义,也要求一种本己的概念方式。”(《存在与时间》第8页)
海德格尔在这里是在两层意义上使用“存在”含义的,一层是“问之所问”,按海德格尔的分析,“问之所问”是问题的对象,存在问题是就存在发问,这里存在是作为一个对象化的东西出现的,笔者以为,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含义似乎就是不该使用的,存在作为“问之所问”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因为它必然将落入存在者中去。海德格尔也说“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那么,在存在问题中,被问及的东西恰就是存在者本身。”存在的另一层含义,“问之何所以问”,根源于我们对存在的领会,这种对存在的领会同时就是此在的存在,存在于此才是作为本己的敞开,因此,存在作为“问之何所以问”意义时才是基础存在论上的存在概念。但是海德格尔在这里(《存在与时间》第8页)仍然反复提出作为“问之所问”意义上的存在。并接着说,要由选一个特殊的存在者由此来通达存在。看来,海德格尔这里强调作为“问之所问”的存在,是为了引入到特殊存在者即此在的分析上去,展开《存在与时间》的论说,而不再强调作为“问之何所以问”的存在。《存在于时间》中的存在概念还是“问之所问”意义上的。而到了《形而上学导论》时候,他开始强调作为“问之何所以问”意义上的存在概念, 这一点下节再详加分析。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是要通过通达存在者在阐明存在的意义,他说,“要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来”,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存在者本身所是的那样来通达它”。因此我们必须选定一种存在者作为范本,并且把通达这种存在者的天然方式清理出来。海德格尔又从存在问题的追问本身入手,他认为,我们的对存在的研究、概念性的阐释都是追问存在问题的构成部分,而追问本身是我们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样式,这个发问所以实际上是由存在规定的,因此,存在意义问题突出而透彻的提法要求我们事先就某种存在者(此在)的存在来对这种存在者加以解说。海德格尔这里有一个转折点,他试图从追问本身分析来引出对某种存在者即此在的存在论阐释。海德格尔的推论是,追问是我们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样式,追问作为我们的存在样式,存在由此在(我们这种存在者)的追问中本己的敞开,所以我们要对此在做一番考察。这个推论里面有一些比较模糊的东西,存在在此在的追问里本己的敞开,其实要真正让存在自在的敞开和澄明,只需要我们保持追问的态势、在思对存在的领会中,存在自然便能最本己的敞开。现在海德格尔要先对追问的存在者作一番考察,对此在的种种存在样态进行存在论的现象学描述,其实是作为敞开存在意义的一个入门环节,因此我们才可以理解,此在的分析实在只是“基础性的分析”。《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便不再过多的对此在进行存在论阐释,而是直接在追问的态势中、在思对存在的领会和言说中,让存在自然的实现最本己的敞开,也就是后期的“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人不言而道自言。
因此,海德格尔的方法是通过存在者来通达存在,但是存在者本身要先由存在来规定,否则无从谈起存在者,然后又根据存在者来通达存在,这是不是一种循环呢?海德格尔解释说,存在者的确由存在来规定,但这种规定只是一种含混的对存在的领会,并没有存在意义的明确概念可用,作为此在的我们先行就有对存在的前存在论的领会,我们就生活在这种领会中,这种前存在论的领会就是我们的存在的本质建构,因此我们先行就有把存在者领会存在者的能力,我们可以就存在者来通达存在。所以这里并没有循环论证,因为,存在问题的回答本身就不是用推导方式进行推论,而在于用展开方式显露根据。就是说,存在问题的回答以我们前存在论意义上的对存在的领会为根源,这种领会本身是我们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的存在的展开就为存在论上关于存在问题的回答提供给根据,甚至可以说,存在论上关于存在问题的解说本身就是我们存在的展开。 三 《形而上学导论》里的存在问题——追问在本身
关于这个主导问题(追为在者的在),我自从发表《存在与时间》以来,在整个30年代,就力图发展这个问题,即不再是追问在者的在,而是追问在本身。(《形而上学导论》译者前言)
(一) 对“发问”的新阐释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的一开始,同样首先提出了存在问题,作为引导我们理解存在意义的路径,《存在与时间》里哲学的主导问题到这里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但问法有些不同,“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不仅问法有些不同,就是对问题本身的处理方法也有些不同,《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对问题本身的形式结构进行分析,从“问之何所以问”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然后再通过对此在这种特殊的存在者的阐释来通达存在,其中有比较明确的推论脉络可循。然而在《形而上学导论》里,海德格尔没有对问题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也没有立刻从问题转到对其他问题的论说上去,而是先对问题进行一番颇有意味的揣摩。
海德格尔看来,这一问题且不管如何去寻求答案,问题的提出只能在一种全新的境遇中才能产生,这种境界不是我们通常能遇到的,海德格尔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我们在何时才会遭遇存在问题,“在某种完全绝望之际,当万物消隐不现……当某种心花怒放之际……在某种荒芜之际。”这一问题作为询问在者整体,摆脱了所有琐碎的对存在者的询问,而是直接面对在者整体。这一发问源自我们对存在之领会,海德格尔把我们对存在的领会比作一次跳跃,通过这一跳跃,人就从所有先前的此在之遮蔽状态中完成了一次起跳。真是因为这,我们才能进入发问状态。此在对存在的领会就是“问之何所以问”的根源。
以上的分析实际上在《存在与时间》里已经出现过,但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里对“追问”有了新的阐述。前面分析的都是追问之所从出即存在之领会,并没有对追问本身的存在意义和效应进行阐述。海德格尔认为,问题提出使我们进入发问状态中,“发问状态中我们不会停留在在者的任何一种日常领域中”,“我们超越了日常事物”(《形而上学导论》第14页)。这种发问完全是自由自在的,完全并真正地立足于自由的神秘基础之上,立足于我们称之为“跳跃”的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中的发问常常在问题提出时止步,但是真正进入存在问题的发问状态,“那么发问就是愿知。谁愿,谁将他整个的此在置入一番意愿中,他就在决断。”(《形而上学导论》第22页)在发问状态中,人实现了决断,也就是本己的存在。不仅如此,人的发问还能把存在者给揭示出来,海德格尔说,“我们的发问只开启这个领域,从而使在者在这种值得的追问的状态中得到曝光。” (《形而上学导论》第30页) “追问就是对我们的此在从最高级别将其保持在力量中的事物加以尊重的真的与对的唯一方法。” (《形而上学导论》第83页)
海德格尔还阐发了发问与此在的历史性的关系。“通过发问我们进入了一种境界,在这一境界之内,‘去在’是历史性的此在重新获得立足的基本前提。” (《形而上学导论》第40页)“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此在就被召唤入此词的充分意义上的历史中,进入这一历史,进入这一历史的决断中。……这一发问的基本立场与态度自身中就是历史性的,就将自身处于并保持于历事中,从这一历事并为着这一历事问起来。” (《形而上学导论》第45页)
与此相关,海德格尔还论述到了“发问”的反冲力,“但若问题确被提出,若发问确已进行,那么,就必定会从被询问的与向之询问的东西那里生发出一种向着问题自身的反冲,这一发问因此也就根本不是什么任意的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历事。” (《形而上学导论》第7页)于此,海德格尔阐释出“发问”本身的三层含义,“问之何所以问”,问题的所出即存在之领会;发问状态,此在之决断与历史性;发问的反冲力,发问之所归。这就使作为发问所从之出且所向之归的“存在”得以被本己的勾勒出来。
(二) 问题的新提法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的提问是“什么是存在的意义?”而到了《形而上学导论》时,则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种新提法的用意何在呢?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虽然直接对存在意义进行发问,然而很快地就转入了对存在者即此在的现象学描述。而在《形而上学》里面,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仔细分析,这个问题引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样的提问,摆脱了此在这一特殊的存在者而直接面对在者整体,并在在者整体中询问在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对待此在这样的特殊存在者时,一方面提出要抛弃所有特殊、个别的在者的优越地位,包括人在内;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海德格尔也阐释了发问的存在意义,包括问之何所以问的存在之领会,发文状态中的决断,发问反冲入存在,这样看来海德格尔也没有完全忽视作为发问者的此在的独特地位。海德格尔试图在更源初的存在意义上看待此在的存在,而不再过多地强调此在存在的独特性,从而展开更本己的存在论阐释。
其次,通过这样的发问,海德格尔还直面“在者与在”这样的麻烦问题,不过,甚至海德格尔也不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倒宁愿从词源学分析入手。希腊语中的存在者为φύσις,“这个词说的是自身绽开,揭示自身的开展,说的是如此开展中进入现象,保持并停留于现象。”(《形而上学导论》第16页)于是海德格尔绕开了此在的存在而直接阐发作为存在者根源的绽开和持驻。海德格尔认为,问题又可以演变出“在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说,“追问在的本质”。然而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期望海德格尔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任何确定的答案只能使在重新沦为在者。但是海德格尔在这里提示了两条路,这两条路也许可以通向存在问题的解答。一条是对发问本身进行发问,于是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而领会也就是此在的存在。一条路是对这个问题的载体——语言进行词源学的阐释,找出“在”这个词的词源学含义,也就是揭示此在对存在的源初领会,这种领会是把存在视作绽出并停留,在者层意义上,我们把一般的存在意义领会为绽出与停留。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把一般的存在意义同时与时间性相联系,“因此,必定是绽出的时间性本身的一种源初到时方式使对一般存在的绽出的筹划成为可能。”(《存在与时间》第494页)于是我们看出,海德格尔把一般存在的意义与“绽出的时间性”相联系。不过,他还是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到后期,他干脆放弃了这一问题,在对语言、艺术、天地人神的言说中自在地敞开存在之境。
最后,通过这一发问,海德格尔还引入“无”的概念。通过“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在者的“在”与“无”作为两极同时出现,在无的胁迫中,我们能更真切面对再本身。对于无的分析,海德格尔在《什么是形而上学》一文中有更详细地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言。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问题
引言
海德格尔的哲学是别具魅力的哲学。两千多年前根据讲稿编辑的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里面充满了讨论与辨析,很多地方对同一个问题并没有完全确定的结论,而是从多个角度来辨明和评议,留下一部引人入胜的思想棋局。亚氏的《形而上学》主要是从理路上存疑,海德格尔哲学则是追问的哲学,他一生始终在追问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存在问题的追问不仅是理论上的研究,更是关系到每个最本己的此在,“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正激荡着作为此在的我们”。(《存在与时间》第七版序言)
始终保持追问的态势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特色,在他早期的两部著作中,《存在与时间》的导论便是关于存在意义问题的讨论,《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就提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从存在意义问题的追问中展开他的哲学之思,这也同时就是试图从存在论上阐发存在的意义。存在问题的追问是作为海德格尔哲学的逻辑起点和思想的发端的。
海德格尔早期还是主要把存在问题的追问作为哲学运思的逻辑起点,侧重于从理路上进行分析,因为他在《存在与时间》导言里很细致的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并从存在的追问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从而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对此在的现象学描述。后期海德格尔则是把追问存在的意义作为了哲学之思的动力和源泉,在对语言和艺术的论说中仍然隐含着对存在的追问,让存在在语言中自在地敞开。
鉴于阅读范围和论文写作的要求,本文将严格从《存在与时间》和《形而上学导论》文本出发,仔细分析海德格尔重新用独特角度提出的存在问题,这对研究海德格尔哲学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海德格尔的哲学之境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 重提存在问题
我们用“是”或“存在着”意指什么?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吗?没有。所以现在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问题。……所以现在首先要唤醒对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的重新领悟。(《存在与时间》第1页)
存在论是对存在的意义进行理论阐释的学说, 对存在的追问从哲学的发端即古希腊时起便有了,古希腊哲学特点之一就是追问世界的本原,也就是追问世界各种存在者的本体。古希腊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各种探索大部分被归纳在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此书则就是以研究各种事物的最普遍性即存在为主要目标。近代以来,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哲学家不再把存在意义问题作为专门的课题来探索,或研究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或建立形而上学的思辨理性。
海德格尔为什么要重新提出存在意义问题,追问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古希腊的存在论虽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取得过一些成就(到他写作《形而上学导论》的时候,他转为批判亚里斯多德,更多的是对巴曼尼德和赫拉克里特的残篇进行阐发),但更多的是对存在问题的误解和耽搁。海德格尔将他以前的存在论对存在问题的解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亚里斯多德便持这种观点。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普遍性是超越的普遍性,而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族类上的普遍性可以按照类和属的区别和联系,最终归纳为一个最具普遍性的存在者。但“存在”不是一个类,也就是说,不是一个存在者,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归为一个最高普遍性的存在者。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有一定的肯定,认为他把“存在”这个超越的普遍性看作类比的同一性,而不是看作最高的存在者的类。而黑格尔认为“存在是无规定的直接性”,虽然保留了存在的超越的普遍性的一面,但却把存在中蕴含的丰富性给抛弃了。海德格尔试图说明的是,“存在”一方面是一种超越的普遍性,一方面又不是空洞的,是与各种丰富的存在者相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高低种属的联系。
第二类观点认为“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这是从它的最高普遍性推论出来的。因为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无法给这种作为最高普遍性的存在来定义,也就是说,以现成的较低的存在者出发,无论怎样的抽象或归纳,始终无法到达那个最高普遍性的存在概念。那么,“存在”是否是个空洞的概念,存在意义问题是个假问题呢?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不可定义并不能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因为定义方法依据于传统逻辑,而逻辑本身还需要从存在论上来阐明根据(对逻辑的分析见《形而上学导论》第四章第三小节“在与思”)。存在问题不能完全用现成概念来回答,它完全需要一种全新的发问方式和进入方式,我们将要看到,海德格尔也正是这么做的。
第三类观点认为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常识的观点,常识认为,诸如“我在”、“天是蓝的”,这类说法的意义是很明显的,无需深究的。海德格尔认为,这就说明了我们就生活在对存在的领会中,但是这种领会是晦暗的,我们日用而不自知,存在的意义我们并不知晓,存在的意义隐藏在晦暗中。
经过以上的论述,海德格尔总结和分析了以前的关于存在意义的观点,认为真正的存在问题不仅没有答案,甚至这个问题本身还是晦暗而没有头绪的,所以现在要重新提出存在问题。但是他马上立刻警觉,任何一种草率地提出存在问题,都可能重蹈前人的覆辙,使存在问题再一次陷入晦暗,有什么方法能够直接对存在发问,并且一直保持发问的态势,直至真正通达存在之境?
二《存在与时间》里的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及其含义
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存在的意义问题的突出而透彻的提法要求我们事先就某种存在者(此在)的存在来对这种存在者加以适当的解说。(《存在与时间》第9页)
海德格尔独特的运思方式决定了他独特的论说方式,他通常是从我们日常的论说方式或观点入手,再加以剖析辨明,引出其中隐藏着的存在论意义,直至在存在论上重新给予清晰的阐明。他在分析存在问题时,首先就准备对这一问题的发问本身作一番透视,要对这一存在意义问题作透视,首先又要对通常意义上的问题作一番考察,一个“问题”究竟包含了什么意义?海德格尔认为,任何问题即追问都是一种寻求,因此问题的第一层含义是问题的内容,就是说问题要解决什么东西,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问题;问题还包括第二层含义即问题所问的对象,也就是说“被问及的东西”,对于此,我们似乎也是很好理解,比如问“花是什么颜色?”,那么花便是问题的对象;海德格尔认为,问题还包括第三层含义,即“问之何所以问”,这对于常识是很难理解的,这是说,我们为什么能提出问题?这一点我们通常是忽视的,也许我们可以回答,是因为我们有疑惑,有实践需要等等,但海德格尔没有这么轻易地绕过这个环节,他认为“问之何所以问”本身就与发问者的存在即此在有关系。当我们提出存在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牺身在对“在”的领会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把握存在,我们拥有的是“平均的含混的存在之领会”。而明确的阐明存在的意义和概念,都是从这种存在之领会中发生出来的。这里海德格尔试图说明,一方面我们拥有存在的领会,这为我们进行存在论的阐释提供前提,另一方面,这些领会却是晦暗不明的,而且是“平均和含混的”,这甚至阻碍了我们正确的进行存在论研究,产生的只是流俗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接着论述,“问之所问是存在”,存在者的存在不是一种存在者,哲学领会存在不要用另一种存在者来规定存在,即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存在要求一种最本己的展开方式,这种展开方式本质上有别于对存在者的揭示。海德格尔接着说,“据此,问之何所以问,亦即存在的意义,也要求一种本己的概念方式。”(《存在与时间》第8页)
海德格尔在这里是在两层意义上使用“存在”含义的,一层是“问之所问”,按海德格尔的分析,“问之所问”是问题的对象,存在问题是就存在发问,这里存在是作为一个对象化的东西出现的,笔者以为,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含义似乎就是不该使用的,存在作为“问之所问”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因为它必然将落入存在者中去。海德格尔也说“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那么,在存在问题中,被问及的东西恰就是存在者本身。”存在的另一层含义,“问之何所以问”,根源于我们对存在的领会,这种对存在的领会同时就是此在的存在,存在于此才是作为本己的敞开,因此,存在作为“问之何所以问”意义时才是基础存在论上的存在概念。但是海德格尔在这里(《存在与时间》第8页)仍然反复提出作为“问之所问”意义上的存在。并接着说,要由选一个特殊的存在者由此来通达存在。看来,海德格尔这里强调作为“问之所问”的存在,是为了引入到特殊存在者即此在的分析上去,展开《存在与时间》的论说,而不再强调作为“问之何所以问”的存在。《存在于时间》中的存在概念还是“问之所问”意义上的。而到了《形而上学导论》时候,他开始强调作为“问之何所以问”意义上的存在概念, 这一点下节再详加分析。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是要通过通达存在者在阐明存在的意义,他说,“要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来”,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如存在者本身所是的那样来通达它”。因此我们必须选定一种存在者作为范本,并且把通达这种存在者的天然方式清理出来。海德格尔又从存在问题的追问本身入手,他认为,我们的对存在的研究、概念性的阐释都是追问存在问题的构成部分,而追问本身是我们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样式,这个发问所以实际上是由存在规定的,因此,存在意义问题突出而透彻的提法要求我们事先就某种存在者(此在)的存在来对这种存在者加以解说。海德格尔这里有一个转折点,他试图从追问本身分析来引出对某种存在者即此在的存在论阐释。海德格尔的推论是,追问是我们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样式,追问作为我们的存在样式,存在由此在(我们这种存在者)的追问中本己的敞开,所以我们要对此在做一番考察。这个推论里面有一些比较模糊的东西,存在在此在的追问里本己的敞开,其实要真正让存在自在的敞开和澄明,只需要我们保持追问的态势、在思对存在的领会中,存在自然便能最本己的敞开。现在海德格尔要先对追问的存在者作一番考察,对此在的种种存在样态进行存在论的现象学描述,其实是作为敞开存在意义的一个入门环节,因此我们才可以理解,此在的分析实在只是“基础性的分析”。《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便不再过多的对此在进行存在论阐释,而是直接在追问的态势中、在思对存在的领会和言说中,让存在自然的实现最本己的敞开,也就是后期的“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人不言而道自言。
因此,海德格尔的方法是通过存在者来通达存在,但是存在者本身要先由存在来规定,否则无从谈起存在者,然后又根据存在者来通达存在,这是不是一种循环呢?海德格尔解释说,存在者的确由存在来规定,但这种规定只是一种含混的对存在的领会,并没有存在意义的明确概念可用,作为此在的我们先行就有对存在的前存在论的领会,我们就生活在这种领会中,这种前存在论的领会就是我们的存在的本质建构,因此我们先行就有把存在者领会存在者的能力,我们可以就存在者来通达存在。所以这里并没有循环论证,因为,存在问题的回答本身就不是用推导方式进行推论,而在于用展开方式显露根据。就是说,存在问题的回答以我们前存在论意义上的对存在的领会为根源,这种领会本身是我们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的存在的展开就为存在论上关于存在问题的回答提供给根据,甚至可以说,存在论上关于存在问题的解说本身就是我们存在的展开。 三 《形而上学导论》里的存在问题——追问在本身
关于这个主导问题(追为在者的在),我自从发表《存在与时间》以来,在整个30年代,就力图发展这个问题,即不再是追问在者的在,而是追问在本身。(《形而上学导论》译者前言)
(一) 对“发问”的新阐释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的一开始,同样首先提出了存在问题,作为引导我们理解存在意义的路径,《存在与时间》里哲学的主导问题到这里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但问法有些不同,“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不仅问法有些不同,就是对问题本身的处理方法也有些不同,《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对问题本身的形式结构进行分析,从“问之何所以问”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然后再通过对此在这种特殊的存在者的阐释来通达存在,其中有比较明确的推论脉络可循。然而在《形而上学导论》里,海德格尔没有对问题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也没有立刻从问题转到对其他问题的论说上去,而是先对问题进行一番颇有意味的揣摩。
海德格尔看来,这一问题且不管如何去寻求答案,问题的提出只能在一种全新的境遇中才能产生,这种境界不是我们通常能遇到的,海德格尔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我们在何时才会遭遇存在问题,“在某种完全绝望之际,当万物消隐不现……当某种心花怒放之际……在某种荒芜之际。”这一问题作为询问在者整体,摆脱了所有琐碎的对存在者的询问,而是直接面对在者整体。这一发问源自我们对存在之领会,海德格尔把我们对存在的领会比作一次跳跃,通过这一跳跃,人就从所有先前的此在之遮蔽状态中完成了一次起跳。真是因为这,我们才能进入发问状态。此在对存在的领会就是“问之何所以问”的根源。
以上的分析实际上在《存在与时间》里已经出现过,但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里对“追问”有了新的阐述。前面分析的都是追问之所从出即存在之领会,并没有对追问本身的存在意义和效应进行阐述。海德格尔认为,问题提出使我们进入发问状态中,“发问状态中我们不会停留在在者的任何一种日常领域中”,“我们超越了日常事物”(《形而上学导论》第14页)。这种发问完全是自由自在的,完全并真正地立足于自由的神秘基础之上,立足于我们称之为“跳跃”的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中的发问常常在问题提出时止步,但是真正进入存在问题的发问状态,“那么发问就是愿知。谁愿,谁将他整个的此在置入一番意愿中,他就在决断。”(《形而上学导论》第22页)在发问状态中,人实现了决断,也就是本己的存在。不仅如此,人的发问还能把存在者给揭示出来,海德格尔说,“我们的发问只开启这个领域,从而使在者在这种值得的追问的状态中得到曝光。” (《形而上学导论》第30页) “追问就是对我们的此在从最高级别将其保持在力量中的事物加以尊重的真的与对的唯一方法。” (《形而上学导论》第83页)
海德格尔还阐发了发问与此在的历史性的关系。“通过发问我们进入了一种境界,在这一境界之内,‘去在’是历史性的此在重新获得立足的基本前提。” (《形而上学导论》第40页)“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此在就被召唤入此词的充分意义上的历史中,进入这一历史,进入这一历史的决断中。……这一发问的基本立场与态度自身中就是历史性的,就将自身处于并保持于历事中,从这一历事并为着这一历事问起来。” (《形而上学导论》第45页)
与此相关,海德格尔还论述到了“发问”的反冲力,“但若问题确被提出,若发问确已进行,那么,就必定会从被询问的与向之询问的东西那里生发出一种向着问题自身的反冲,这一发问因此也就根本不是什么任意的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历事。” (《形而上学导论》第7页)于此,海德格尔阐释出“发问”本身的三层含义,“问之何所以问”,问题的所出即存在之领会;发问状态,此在之决断与历史性;发问的反冲力,发问之所归。这就使作为发问所从之出且所向之归的“存在”得以被本己的勾勒出来。
(二) 问题的新提法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的提问是“什么是存在的意义?”而到了《形而上学导论》时,则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种新提法的用意何在呢?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虽然直接对存在意义进行发问,然而很快地就转入了对存在者即此在的现象学描述。而在《形而上学》里面,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仔细分析,这个问题引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样的提问,摆脱了此在这一特殊的存在者而直接面对在者整体,并在在者整体中询问在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对待此在这样的特殊存在者时,一方面提出要抛弃所有特殊、个别的在者的优越地位,包括人在内;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海德格尔也阐释了发问的存在意义,包括问之何所以问的存在之领会,发文状态中的决断,发问反冲入存在,这样看来海德格尔也没有完全忽视作为发问者的此在的独特地位。海德格尔试图在更源初的存在意义上看待此在的存在,而不再过多地强调此在存在的独特性,从而展开更本己的存在论阐释。
其次,通过这样的发问,海德格尔还直面“在者与在”这样的麻烦问题,不过,甚至海德格尔也不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倒宁愿从词源学分析入手。希腊语中的存在者为φύσις,“这个词说的是自身绽开,揭示自身的开展,说的是如此开展中进入现象,保持并停留于现象。”(《形而上学导论》第16页)于是海德格尔绕开了此在的存在而直接阐发作为存在者根源的绽开和持驻。海德格尔认为,问题又可以演变出“在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说,“追问在的本质”。然而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期望海德格尔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任何确定的答案只能使在重新沦为在者。但是海德格尔在这里提示了两条路,这两条路也许可以通向存在问题的解答。一条是对发问本身进行发问,于是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而领会也就是此在的存在。一条路是对这个问题的载体——语言进行词源学的阐释,找出“在”这个词的词源学含义,也就是揭示此在对存在的源初领会,这种领会是把存在视作绽出并停留,在者层意义上,我们把一般的存在意义领会为绽出与停留。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把一般的存在意义同时与时间性相联系,“因此,必定是绽出的时间性本身的一种源初到时方式使对一般存在的绽出的筹划成为可能。”(《存在与时间》第494页)于是我们看出,海德格尔把一般存在的意义与“绽出的时间性”相联系。不过,他还是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到后期,他干脆放弃了这一问题,在对语言、艺术、天地人神的言说中自在地敞开存在之境。
最后,通过这一发问,海德格尔还引入“无”的概念。通过“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在者的“在”与“无”作为两极同时出现,在无的胁迫中,我们能更真切面对再本身。对于无的分析,海德格尔在《什么是形而上学》一文中有更详细地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言。
- 上一篇:康德:启蒙的宗教批判与宗教认同
- 下一篇: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