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17:00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 历史唯物主义 发展
[论文摘要]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从生产力、人民群众、政党的有机联系来看待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发展动力,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看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中概括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强调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而且通过提出“先进生产力”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因此,人的活动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代替权利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充分估量到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跨越,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由此,我们讲社会发展,强调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社会形态的进步是必要的,但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社会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这就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程,而且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进程。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生产力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而且更加全面地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社会发展实质的理解。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和社会发展动力原理有机联系起来,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切人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着手,通过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旗帜鲜明地公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这一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党要肩负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就必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任务。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与党的性质、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政党的科学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因而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强调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党要承担起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责任,就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我们要从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这个基础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和吸弓1发展先进生产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营造出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并强调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而且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根本之所在。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人的发展以及党的性质和任务联系起来,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政党自身的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并从这种有机联系的整体上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认识。
第二,从发展先进文化的途径、任务以及与政党的关系来把握社会观念结构及其作用,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先进文化的内涵、发展途径、功能作用以及与政党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功能作用的理论。它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首先,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水平,以此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才不会迷失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革命精神,没有这种理论品质和革命精神,它们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它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要善于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使其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品质,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其次.它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应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相包容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弘扬其优秀传统.使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要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具有世界眼光,使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感召力。我们只有把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因此,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干,以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叶,以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格局为内容,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再次,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和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功能作用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激发人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人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把先进性寓于群众性之中,才能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出发,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看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党不仅要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唯物文明的发展;而且要通过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我们党的任务之一,看作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我们要从站在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子的高度来看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党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引导者,从而揭示了在新的时代中,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力。
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时代精神、把文化的继承发展与理论创新、把文化的先进性与群众性、把发展先进文化同党的性质和任务等方面有机联系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使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境界,更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结构及其功能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第三,从人民群众、政党、社会的有机联系来理解人民群众的史地位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进步同人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了这些观点。它指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因此,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的立场,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人民群众、政党、社会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有机统一了起来,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这种统一的高度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新的概括,这就是: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实现人的物质利益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实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全面发展;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的不断满足,心理智力的不断完善,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包括作为社会的人社会主体地位的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和谐等丰富的内容。这样它不仅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看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使人的发展观具有了崭新的内容。
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结合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另一方面又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进和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地位出发,全面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丰富内容,深刻地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任务,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规定党的任务,从而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理论。
[论文摘要]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从生产力、人民群众、政党的有机联系来看待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发展动力,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看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中概括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强调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而且通过提出“先进生产力”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强调,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因此,人的活动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代替权利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充分估量到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跨越,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由此,我们讲社会发展,强调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社会形态的进步是必要的,但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社会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这就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程,而且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进程。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生产力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而且更加全面地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社会发展实质的理解。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和社会发展动力原理有机联系起来,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切人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着手,通过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旗帜鲜明地公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这一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党要肩负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就必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任务。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与党的性质、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政党的科学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因而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强调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它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党要承担起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责任,就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我们要从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这个基础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和吸弓1发展先进生产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营造出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并强调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而且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根本之所在。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生产力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人的发展以及党的性质和任务联系起来,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政党自身的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并从这种有机联系的整体上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认识。
第二,从发展先进文化的途径、任务以及与政党的关系来把握社会观念结构及其作用,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先进文化的内涵、发展途径、功能作用以及与政党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功能作用的理论。它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首先,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水平,以此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才不会迷失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创新的革命精神,没有这种理论品质和革命精神,它们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它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要善于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使其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品质,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其次.它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应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相包容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弘扬其优秀传统.使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要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其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具有世界眼光,使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感召力。我们只有把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使我们的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因此,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干,以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叶,以开创中国现代文化新格局为内容,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再次,它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和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功能作用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激发人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人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把先进性寓于群众性之中,才能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出发,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看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党不仅要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唯物文明的发展;而且要通过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我们党的任务之一,看作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我们要从站在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子的高度来看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党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引导者,从而揭示了在新的时代中,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动力。
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时代精神、把文化的继承发展与理论创新、把文化的先进性与群众性、把发展先进文化同党的性质和任务等方面有机联系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使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境界,更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结构及其功能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第三,从人民群众、政党、社会的有机联系来理解人民群众的史地位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十分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进步同人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了这些观点。它指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因此,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的立场,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把人民群众、政党、社会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有机统一了起来,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这种统一的高度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新的概括,这就是: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实现人的物质利益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实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全面发展;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物质利益的不断满足,心理智力的不断完善,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包括作为社会的人社会主体地位的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和谐等丰富的内容。这样它不仅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看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使人的发展观具有了崭新的内容。
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结合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另一方面又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进和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地位出发,全面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丰富内容,深刻地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任务,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规定党的任务,从而丰富和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理论。
- 上一篇:浅谈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 下一篇:要坚持、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