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从水利设施看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0:59:00
论文关键词水利设施 粮食安全 重要性 关系 对策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水利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田水利设施的不足、水利设施的老化,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水利建设为主题,是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升水资源战略地位的重要标志。论述了水利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并提出了树立水资源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观的对策。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区市鲜有降雨,北京等地更是创连续超过180 d无有效降雨记录,旱情为60年一遇。而我国北方地区也是几个月未见有效降雨,旱情严重,其中尤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山东、河南等地旱情明显,冬小麦干枯,冬季作物干旱,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枯死的程度;地表干裂,沟渠干涸,虽然未对人畜饮水产生太大影响,但对我国的粮食增产增收带来了巨大压力。
2011年初,中央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无疑真正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建设、粮食安全等涉及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也更加显示了国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一直困扰我国多年的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对当前水利建设提出的建议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使人们对水利建设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引人思考的话题。
1水利建设与粮食安全二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1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其与水利建设的关系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我国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稳,即意味着农民有粮,心中不慌。古人说粮食丰则民心安就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多为争夺资源如石油等,而在中国古代,发生流血冲突甚至发生战争则多数是为了吃饱饭或者是填饱肚子。在今天贫穷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依然为了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发生着同样的悲剧。说到底,粮食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1]。利用资源控制和影响一个国家进而实施干预,粮食资源和水资源的控制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该国的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在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高额直接补贴等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保护,不仅是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绝对有效保护。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包括种子、化肥、田间管理等多种条件,但是在降雨或者干旱的极端天气情况下,水利设施、水资源就成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二者之间客观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8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问题为主,2011年国家更是高瞻远瞩,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的惠农政策,更是把三农问题特别是水利建设作为核心内容,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凸显了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的改革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列上议事日程,并且制定了5~10年的中长期规划,为未来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中,把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等作为警示,说明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并且把水利作为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阐明水利建设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发展,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其论述十分精辟,也可以看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特殊纽带关系。
1.3水利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粮食安全的极大隐患,有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设施遭到极大损坏。尽管每年国家都投入资金进行水利冬修,但是部门利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直接影响了水利建设的效果和进度。同时由于村级集体功能的退化,加之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剩余在家的多为一些老弱病残和留守人员,无形中加大了水利抗旱的经济成本和难度。水利设施产权不明,责权不清,管理不善,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许多沟渠被掩埋,电管站年久失修,机械生锈。更有甚者,有的地方长年到头连一滴水都没有,更谈不上浇水灌溉。往年在村庄的小沟小渠中或者田间地头都有水源存在,而最近几年,除非是夏天暴雨的几天,已经很少能够见到水的存在,看到的都是干涸的沟底和淤泥。即便是夏天,也是青草长满沟底。2010年下半年的极端干旱天气对我国的水利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是对我国水利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验。在旱情灾难面前,唯有水源能解决燃眉之急,而这也体现了水利建设与粮食安全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果关系。人们面对旱情仍然有靠天等雨的侥幸思想,使粮食生产面临着严重困难,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同时造成粮食短缺,还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进而影响到市场其他农产品价格上升,带来物价上涨,通胀加剧,影响到社会稳定。
2树立水资源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观的对策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我国的国情和水情,从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出发,为新时期我国水利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鲜明地提出了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其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的水利发展战略,同时也阐明了水利安全与粮食安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为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鼓励农民和民间资本积极踊跃参与管理和投资建设,建立合理有序的水利投融资体制,为水利建设发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适合农村实际、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彻底解决几千年来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1兴修水利解决当前旱情以缓解粮食安全
一是浇水灌溉,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利用现存有限的水源,甚至一些农民个体承包的鱼塘,都可以优先用来浇地抗旱保苗。按照667 m2地1台机械,1 h抽水200 m3,667 m2土地大约需要2 h,1台机械1 h消耗15 kg柴油粗略计算,667 m2地浇水所需费用大约为50元。如果浇灌及时,浇水利用效率较高,400 m3的水量基本上可以浇湿地面以下12 cm左右,完全可以供667 m2地小麦所需的水量,达到缓解旱情的目的。二是引进竞争机制和民间资本,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分配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在水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设施和水源,使之尽可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对老旧水电站的维护、对损毁灌渠的整修、对老旧浇水灌溉机械的维修等,在保证能供水的前提下,尽量使投入达到最小,效益发挥到最大,以减少农民因此而增加的额外的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对水源进行严格管理,优化配置。按照就近、高效、便捷的原则合理灌溉,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针对农村实际,多渠道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应该寻找和开发可以长久利用的水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期则可以通过清理沟渠淤泥、清理整修机井等方式寻找水源。也可以在地块面积较大但是没有水源的地方先期打井,挖沟翻水的方式找水,以备急用。中长期则可以利用政府投资规划、水利兴修等方式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 2.2关于粮食安全意识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在水情旱情大灾来临时,成立农业专业服务队,采取出租机械、发放临时补贴、深入田间地头重点工作等有效措施,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农村弱势群体进行帮扶,提供抗灾亟需的人力财力,以有效地服务于三农。二是在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基地、建立粮食期货交易中心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粮食交易市场秩序,规范粮食收购行为,稳定粮食收购价格,坚决杜绝粮食市场上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保证粮食稳定供应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三是用好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农民在购置农机具时进行财政资金补贴等。四是将粮食安全与国家正在实行的农业保险相联系,尽量降低农民种粮的风险,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5-7]。
2.3解决水利建设问题
一是摸清农村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实底。结合水利设施普查,对所有现存的水利设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在规划中尽可能地发挥原有设施的作用,以减少经济损失。二是树立水资源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大力普及节约用水常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自身以及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形成人人参与、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资源可耻的社会氛围。三是调整结构,优势互补。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切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中政府每年拿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定,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农民参与水利的积极性。大力扶持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和相关第三产业。并且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五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水战略意识。利用信息优势,鼓励农村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六是各级政府应建立水利建设资金投融资平台,要通过一些贴息贷款的,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七是对一些城镇供水、供电等有一定水费、电费收入的项目,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比如搞股份合作制,或者BOT等方式兴建水利。八是在当前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用好农村现有的一事一议资金,实行奖补结合、先干后补的政策,尽可能调动群众投资投劳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计划地利用一些外资,比如现在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新一轮新三项工程里低洼地的治理等。九是水利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把水利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立足长远规划,建成可以防止自然灾害30年、50年一遇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设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结语
总之,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是“十二五”期间三农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彻底解决农民靠天吃饭、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自然条件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为水利建设和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有理由相信也有理由期待,有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有人民群众的努力,我国的水利建设一定会迈出坚实的一步,困扰我国几千年的水灾水患和吃饭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13亿人民一定会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一定会早日实现。
4参考文献
[1] 赵晶洋,代建国.我国水利建设的紧迫性和对策[J].吉林水利,2010(11):4-6.
田文艳.西南罕见干旱对山西水利发展的启示[J].山西水利,2010(6):59-60.
郑尊明,李朋飞.耿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36-237.
银洪,张添,姜兴伟.从西南地区干旱反思我国近年来农村水利设施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S1):160-162.
徐成剑,谈昌莉.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水利经济,2002,20(5):51-56.
陆亚洲.建立以粮为主的基本农田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1):64.
潘福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J].农场经济管理,2009(4):20-22.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水利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田水利设施的不足、水利设施的老化,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水利建设为主题,是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升水资源战略地位的重要标志。论述了水利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并提出了树立水资源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观的对策。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区市鲜有降雨,北京等地更是创连续超过180 d无有效降雨记录,旱情为60年一遇。而我国北方地区也是几个月未见有效降雨,旱情严重,其中尤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山东、河南等地旱情明显,冬小麦干枯,冬季作物干旱,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枯死的程度;地表干裂,沟渠干涸,虽然未对人畜饮水产生太大影响,但对我国的粮食增产增收带来了巨大压力。
2011年初,中央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无疑真正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建设、粮食安全等涉及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也更加显示了国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一直困扰我国多年的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对当前水利建设提出的建议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使人们对水利建设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引人思考的话题。
1水利建设与粮食安全二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1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其与水利建设的关系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我国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稳,即意味着农民有粮,心中不慌。古人说粮食丰则民心安就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多为争夺资源如石油等,而在中国古代,发生流血冲突甚至发生战争则多数是为了吃饱饭或者是填饱肚子。在今天贫穷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依然为了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发生着同样的悲剧。说到底,粮食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1]。利用资源控制和影响一个国家进而实施干预,粮食资源和水资源的控制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该国的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在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高额直接补贴等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保护,不仅是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绝对有效保护。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包括种子、化肥、田间管理等多种条件,但是在降雨或者干旱的极端天气情况下,水利设施、水资源就成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二者之间客观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8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问题为主,2011年国家更是高瞻远瞩,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的惠农政策,更是把三农问题特别是水利建设作为核心内容,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凸显了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的改革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列上议事日程,并且制定了5~10年的中长期规划,为未来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中,把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等作为警示,说明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并且把水利作为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阐明水利建设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发展,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其论述十分精辟,也可以看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特殊纽带关系。
1.3水利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粮食安全的极大隐患,有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设施遭到极大损坏。尽管每年国家都投入资金进行水利冬修,但是部门利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直接影响了水利建设的效果和进度。同时由于村级集体功能的退化,加之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剩余在家的多为一些老弱病残和留守人员,无形中加大了水利抗旱的经济成本和难度。水利设施产权不明,责权不清,管理不善,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许多沟渠被掩埋,电管站年久失修,机械生锈。更有甚者,有的地方长年到头连一滴水都没有,更谈不上浇水灌溉。往年在村庄的小沟小渠中或者田间地头都有水源存在,而最近几年,除非是夏天暴雨的几天,已经很少能够见到水的存在,看到的都是干涸的沟底和淤泥。即便是夏天,也是青草长满沟底。2010年下半年的极端干旱天气对我国的水利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是对我国水利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验。在旱情灾难面前,唯有水源能解决燃眉之急,而这也体现了水利建设与粮食安全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果关系。人们面对旱情仍然有靠天等雨的侥幸思想,使粮食生产面临着严重困难,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同时造成粮食短缺,还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进而影响到市场其他农产品价格上升,带来物价上涨,通胀加剧,影响到社会稳定。
2树立水资源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观的对策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我国的国情和水情,从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出发,为新时期我国水利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鲜明地提出了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其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的水利发展战略,同时也阐明了水利安全与粮食安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为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鼓励农民和民间资本积极踊跃参与管理和投资建设,建立合理有序的水利投融资体制,为水利建设发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适合农村实际、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彻底解决几千年来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1兴修水利解决当前旱情以缓解粮食安全
一是浇水灌溉,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利用现存有限的水源,甚至一些农民个体承包的鱼塘,都可以优先用来浇地抗旱保苗。按照667 m2地1台机械,1 h抽水200 m3,667 m2土地大约需要2 h,1台机械1 h消耗15 kg柴油粗略计算,667 m2地浇水所需费用大约为50元。如果浇灌及时,浇水利用效率较高,400 m3的水量基本上可以浇湿地面以下12 cm左右,完全可以供667 m2地小麦所需的水量,达到缓解旱情的目的。二是引进竞争机制和民间资本,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分配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在水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设施和水源,使之尽可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对老旧水电站的维护、对损毁灌渠的整修、对老旧浇水灌溉机械的维修等,在保证能供水的前提下,尽量使投入达到最小,效益发挥到最大,以减少农民因此而增加的额外的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对水源进行严格管理,优化配置。按照就近、高效、便捷的原则合理灌溉,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针对农村实际,多渠道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应该寻找和开发可以长久利用的水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期则可以通过清理沟渠淤泥、清理整修机井等方式寻找水源。也可以在地块面积较大但是没有水源的地方先期打井,挖沟翻水的方式找水,以备急用。中长期则可以利用政府投资规划、水利兴修等方式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 2.2关于粮食安全意识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在水情旱情大灾来临时,成立农业专业服务队,采取出租机械、发放临时补贴、深入田间地头重点工作等有效措施,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农村弱势群体进行帮扶,提供抗灾亟需的人力财力,以有效地服务于三农。二是在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基地、建立粮食期货交易中心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粮食交易市场秩序,规范粮食收购行为,稳定粮食收购价格,坚决杜绝粮食市场上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保证粮食稳定供应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三是用好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农民在购置农机具时进行财政资金补贴等。四是将粮食安全与国家正在实行的农业保险相联系,尽量降低农民种粮的风险,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5-7]。
2.3解决水利建设问题
一是摸清农村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实底。结合水利设施普查,对所有现存的水利设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在规划中尽可能地发挥原有设施的作用,以减少经济损失。二是树立水资源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大力普及节约用水常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自身以及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形成人人参与、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资源可耻的社会氛围。三是调整结构,优势互补。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切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中政府每年拿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定,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农民参与水利的积极性。大力扶持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和相关第三产业。并且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五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水战略意识。利用信息优势,鼓励农村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六是各级政府应建立水利建设资金投融资平台,要通过一些贴息贷款的,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七是对一些城镇供水、供电等有一定水费、电费收入的项目,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比如搞股份合作制,或者BOT等方式兴建水利。八是在当前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用好农村现有的一事一议资金,实行奖补结合、先干后补的政策,尽可能调动群众投资投劳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计划地利用一些外资,比如现在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新一轮新三项工程里低洼地的治理等。九是水利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把水利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立足长远规划,建成可以防止自然灾害30年、50年一遇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设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结语
总之,水利建设和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是“十二五”期间三农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彻底解决农民靠天吃饭、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自然条件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为水利建设和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有理由相信也有理由期待,有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视,有人民群众的努力,我国的水利建设一定会迈出坚实的一步,困扰我国几千年的水灾水患和吃饭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13亿人民一定会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一定会早日实现。
4参考文献
[1] 赵晶洋,代建国.我国水利建设的紧迫性和对策[J].吉林水利,2010(11):4-6.
田文艳.西南罕见干旱对山西水利发展的启示[J].山西水利,2010(6):59-60.
郑尊明,李朋飞.耿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36-237.
银洪,张添,姜兴伟.从西南地区干旱反思我国近年来农村水利设施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S1):160-162.
徐成剑,谈昌莉.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水利经济,2002,20(5):51-56.
陆亚洲.建立以粮为主的基本农田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1):64.
潘福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J].农场经济管理,2009(4):20-22.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