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哲学 > 美学 > 正文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18:00

       (一)肯定态度。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适应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设的进步
      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主要以杨春时、金元浦、苏宏斌、朱晓军等为代表。杨春时力主主体间性美学自不必说。苏宏斌则指出,以往美学只研究对象意识,这是一种局限,要引进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主体间性的观念。他认为,“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变革。金元浦也认为,“主体间性”是互为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交流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主体间性的出场便成为一种历史要求。朱晓军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克服了传统实践美学的局限和矛盾,在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具有积极作用,是美学研究的一大进步。这些学者都对“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持肯定的态度,他们看到了传统的主体性美学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存在的缺陷,认为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审美实践的需要,只有“主体间性”美学才能解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审美的自由和超越。
      
      (二)否定态度。认为主客本来就是二分的,所以“主体问性”美学不能成立,不应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持否定观点的主要以张玉能、易中天、尚延龄、尚缨等学者为代表。张玉能指出,“主体间性”美学认为,“主体间性”就是“在世界的所有可以称为主体的存在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交往等等的关系属性”,“而所谓‘主体’就是自由自觉的存在”,这是把“主体”的概念任意扩大到一切存在之上,主体的概念主要应是人的存在,并认为“主体间性”美学是“历史的错位”、“哲学观念的扭曲”、“美学理论的倒退”、“后实践美学的陷阱”等等。他在《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一文中指出,“主体”的概念主要是人的存在,自然界的一切动物、植物、无机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主体,只有在人的想象之中才可能转化为主体。尚延龄、尚缨在《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一文中对杨春时的《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杨春时先生曲解”,所以,他们觉得主体间性不能成立。他们还认为,杨春时提出的审美活动中的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也不科学,文学阐释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是胡乱阐释,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他们认为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在文章最后,他们还以2004年11月3日《光明日报》所报道的一则消息为例进行批驳:某剧院根据鲁迅小说《阿Q正传》、《药》改编的话剧,打着解构鲁迅的名义,把阿Q写成一个赤裸裸的性饥渴者,而吴妈则成为一个敢爱敢恨并充满情欲的女人。最终,两者在阿Q临刑前圆了房,阿Q被砍头后血被蘸成人血馒头,成为某大人物的壮阳药。这部戏内容荒唐,表演色情,很多人表示不满,认为是玩弄鲁迅、强暴鲁迅,拿名著开涮,是玩得出了圈。他们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恶果是因为阐释者不受文本(客体)制约,是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来阉割作品。而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很容易成为这类“解释活动”、演出活动的理论张本。⑤总之,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认为主客本来就是二分的,客体永远是客体,不可能也不能当作主体,没有客体也就没有所谓的主体。 (三)谨慎存疑态度。认为主体间性美学虽是当代文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它仍有疑问,有待商榷
      在“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论争中,一些学者则对主体间性理论本身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持谨慎与中立的态度。刘悦笛把“主体间性”看作是作者、读者的对话,而对于客观对象(如作品等)则提出“文本间性”。他认为,“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已成为文学活动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两种“间性”之间还存在一种“复合间性”。因此,他把两者综合起来,提出了“复合间性”的美学观点。宋妍在肯定主体间性理论提出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时,也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还存在缺陷,并指出当前文学界、美学界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几大误区。巫汉祥提出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建构正在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推进。完整的主体间性是由两个层面构成的,即外在主体间性和内在主体间性。内在主体间性,实际上就是自我主体的多重内在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即感性主体与理性主体,原欲主体、自我主体与超越主体,本真主体与异化主体,此在主体与彼在主体这四种类型的多重内在主体及其“主体交互性”。一些学者在研究、分析那些支持或反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观点后,发现了“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商讨性的见解。比如,郭湛就提出要阐明主体性、主体间、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的关系,认为这些关系是研究主体间性美学必需解决的问题。
      总之,“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相当热烈的讨论,既有认可的,也有质疑和批评的,但不管怎么说,它在中国当代美学界产生的广泛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支持这一理论的学者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克服了主体性美学的缺陷,反对这一理论的学者则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理论过于强调主体性而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有些探讨的观点也在逐渐走向接近和交会,甚至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例如,张玉能在批评“主体间性美学”的同时,也阐发了主体间性在文学批评中的作用,虽然解释是不一样的,但是和“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已经有了相交点了。而刘悦笛提出的“复合间性”理论观点也可以说是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一种丰富和补充。因此,我们相信,通过更加深人的讨论,“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一定会得到更加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三、“主体间性”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意义
      
      可以说,“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它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也强调了客体的主体性意义。由此,它对中国美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
      
      (一)“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改变了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并为审美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克服了人与世界的对立,建立了一个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和谐共存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在审美实践中,审美过程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而是两个主体间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种对话、沟通和理解,由此实现了主客一体的融合和统一。
      这一理论视角开启了人们新的思维方法,并被运用于具体的审美实践之中。比如,李利芳在《与童年对话——论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一文中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提出儿童文学具有主体间性之内在属性,她从“童年原生性的间性倾向”、“儿童文学活动就是与童年对话的过程”、“经典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意识”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让人耳目一新。欧阳友权的《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一文则指出互联网的平等交互和自由共享使文学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延伸,网络写作是间性主体在赛博空间里的互文性释放,这是对传统主体性观念的媒介补救。冯建军的《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文,阐述了“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作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还有不少学者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虚拟的主体间性”、“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等等理论观点,可以说都是由“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延伸而出的对当代一些审美领域重新审视的新视角。
      
      (二)“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促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创新和完善
      中国美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着力于引进西方当代美学理论,并且进行了中国化和本土化的建构,而且也开始注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如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可以说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他把中国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杨春时等学者所提出的“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既总结了前辈美学理论的成就及其局限性,又充分汲取了东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它对“实践美学”构成了一种挑战,也开启了“后实践美学”的新天地。虽然这一理论还不太完善,但它在中国美学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起码它激发了中国美学研究者的创新思维,促使有个性的有理论创新意义的美学理论和审美方法的产生,也促使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通过新的理论视角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自由和心灵超越,由此也促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发展。
      当然,“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也还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第一,“主体间性”美学论者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是,它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还有待商榷,它关于审美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理解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审美活动之外的实践如网络世界、教育学等,也还值得探讨,否则难免会出现理论泛化与理论方法的滥用等问题。第二,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主体间性”与“相对主体性”或“准主体性”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准主体”是杜夫海纳概括的。他认为,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交互主体性的纽带。他说:“我们也有权把审美对象作为准主体来对待,因为它是一个作者的作品:在它身上总有一个主体出现,所以我们可以不加区别地说作者的世界或作品的世界。审美对象含有创造它的那个主体的主体性。主体在审美对象中表现自己;反过来,审美对象也表现主体。”在这里的“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联还应该得到更准确的把握。第三,主体间性美学认为审美应该是自由的,超越的,但是所有的自由和超越都并非是绝对的,都是有限制有条件的,都必须受到客体规定性的限制。那么如何处理这种自由与限制的关系,也是“主体间性”美学在理论建构时不能不充分考虑的。第四,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建构也可以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得到一些启示,也许会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虽然中国的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是在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但是,主体间性的思维方法在我国古典美学中已有所揭示,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都承认自然、世界是权力主体,而不是孤立的客体,也不是自我的符号,在自我主体与自然、世界权力主体的交往、经验中才产生了美感。儒家美学也把他人作为权力主体,通过伦理性的交往而达到一种“中和之美”。但是由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没有充分分离,主体性与客体性也没有充分确立,一切都只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但是中国古典美学中这种主体间性思维方法的最早表现,对中国当代“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建构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