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的逻辑法则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1:00
转贴于
第二,马克思主义学理折射着“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随着时代变革而跃迁的。 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后的时代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前后的时代精神亦有质的区别。马克思 主义学理的本真精神之一是“新时代精神”。这种“新时代精神”集中表现为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毕生的理论活动和革命活动的主题,就是对 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的执著追求。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批判宗教问题时提出:“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 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1](P2)同时,他还对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理论的使命及其相互关系作出精辟论述:“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P2)这里,马克思以“人”为中心,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
关切人类的生存状态,寻找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 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 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分 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时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的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即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的个人的相互 作用”表现出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现象,不同于那种以“自由的社会的个人”作为出发点 的社会。总之,马克思主义学理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把人从“抽象”的“普遍理性”中 解放出来的使命,承担起把人从“物”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使命,把人从“资本” 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使命,承担起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 性的使命。在市场经济遍布全球的今天,人的“物化”问题正是人类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人类在新世纪乃至新千年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正是要把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 来。而马克思主义学理所表征、塑造和引导的正是这一伟大的“新时代精神”。
第三,马克思主义学理凸显着“现时代精神”。关注时代、关注实践、关注现实,保 持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其趋向的敏感和热忱,时刻倾听实践的呼声,这是马克思主义 学理的要旨所在。这种“现时代精神”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必须坚持一切从现 实的实际和现实的实践出发,思考问题、创新理论;必须坚持把因时空不断转移的动态 性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统摄到自己的理论观照视野中来。这种具有“应 时性”特点和“当代性”意蕴的“现时代精神”,说到底,就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理所固有的特性和特质。从马克思主义独具的品质看,它的实 践品质、批判品质和开放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理绝不会在某一时空中停滞不前, 而必然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具体说,它的实践性决定了能够不断创造新的理论生命; 它的批判性决定了能够不断促进理论的新陈代谢;它的开放性决定了能够不断吸取新的 营养。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看,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没有列宁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 主义——列宁主义的创立;没有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与 时俱进精神,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成果——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没有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与时俱进精神,就 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 与时俱进”中的“时”并非纯属时间范畴,而是一个时空概念,它指称的是“社会历史 时空”,含容时间的推移、世纪的交替、时代的变迁、潮流的进步、实践的深化、条件 的转移和形势的发展等等蕴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尽管马克思思想具有不可超 越性的当代价值,特别是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观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仍占据着当代科 学思维的制高点,但从现实情势出发去反观一百余年前的马克思,客观地说,他的思考 和探索也有盲点和错误。正因如此,马克思在当时的情势下对一些问题的论断留下了延 伸乃至校正的余地。虽然他敲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警钟,但却未能预见到资本主义可以 通过自我调整和改革延长寿命;尽管他确信社会主义只有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时进行革命 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功,但却未能预见到全球各地区、各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 不平衡,会导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进程的多样化、曲折性和复杂性;虽说他突出 强调了社会有机体结构系统中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功能,但却未能足够估量到文化的作用 和宗教的意义,更没有预见到现代科技进步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等等。马克 思思想并非完美无缺,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学理暗含着需要与时俱进的理由。1872年6月2 4日,马克思恩格斯于伦敦为《共产党宣言》撰写德文版序言时,分析了该书问世25年 来情况的变化,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 正确的”,但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P248)这里,革命导师深刻揭示了“现时代精神”“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即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是相对稳定的,但其具体论断却是需要灵活多变的。马克思主义学理与时 俱进的品质正在于此。
三、开发研究新领域——发掘和追问马克思主义学理的逻辑向度
马克思主义学理是一个历史长河。如同我们的事业不是一次两次、一代两代人即可大 功告成的那样,如同实践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无止境的那样,研究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学理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此,既需要对显性的马克思主义学理不断作出新的 阐释,更需要对隐而不彰的马克思主义学理进行深入发掘和科学追问,不断开发马克思 主义学理研究的新领域。
1.应大力开发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新领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理论创作的原 始文献及其背景资料,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的文本载体,系统深入地解读文本对于研究掌 握马克思主义学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有人以不搞“本本主义”为借口,以轻疏的态 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实是一种无知。为此,必须搞明白三个问题:(1)已有的 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开发研究不是过头而是不及。尽管陆续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但仍有相当部分原始文献没有面世。其中,中外档案 馆尚未公开的档案有之,研究机构尚未来得及整理出版的情况有之,甚至因种种原因原 始文献被散失的情况亦有之。比如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中外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其实并不“全”,对马克思留下的大量笔记、数千页的亲笔手稿、众多藏书中的眉 批、评注等等,都有不少的空白。(2)马克思主义学理形成发展的历史线索深藏于原始 文本之中。以马克思研究异化概念为例,广博的文献资料和知识背景是马克思的研究思 路赖以形成发展的平台,其中,黑格尔关于财产异化的概念就启发了马克思。黑格尔认 为,只有当一个人在财产中物化了自己的时间、活动、本质时,才能与其财产发生异化 ,使得一个人将他的存在、他的普遍性活动、他的现实、他的人性变为另一个人的财产 。而马克思关于商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思想,显然是受到黑格尔物化概念启 发而生成的。这说明,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的历史线索,必须认真研究原始文本中的 知识背景。(3)研究原始文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理正本清源的一条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以原始文本本身为本位,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学理的理解和运用出 现了忽左忽右的现象。如,解读《共产党宣言》,冷战时期将它的要旨阐释为阶级斗争 、“两个决裂”、“两个不可避免”,进入新的时代环境又从中“悟出”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史观抑或全球化思想。这些对立的观点由同一文本中生发出来,不但严重割裂与 损害了原始文本的完整性和真实内涵的恒定性,而且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要正本清源 ,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研究原始文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真思想。
2.应大力开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比较研究的新领域。在当代思潮中,有着林 林总总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这些流派师承不同的资产阶级思想观点去解释马克思 主义,力图说明当代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革新”和“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产物,虽其各种派别都程度不同地包含着某些 合理因素,但在总体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学理。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传统的“新 马克思主义”衰落乃至逻辑终结之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在国外的发展呈现出急剧的多元 化倾向。对之,中外学者提出的概念有“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晚期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等。这种界划开拓了新的论域。在马克思主义 者看来,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和文化,才能建 设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其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放过对敌对思潮的批判, 从来没有放过对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评析,同时,也从来没有拒斥过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积极成果,而是通过比较研究,在分析、批判、鉴别、选择和 改造中,吸纳其有益的成分,丰富和发展自己。由此可知,大力开发比较研究的新领 域 ,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具有推进与撞击的特别意义。
3.应大力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当年,马克思本人之所以不愿当“马 克思主义者”,是因为一些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神圣化、 教条化,机械地照搬照套。它表明马克思的心灵世界有一个真实的企盼,即对他的理论 的运用,要充分体现“国别化”、“民族化”和“个性化”,也就是要具体化。而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最重要的逻辑法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一个宏伟的工程,是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项永恒的事业。从创业者毛泽东开始, 历经邓小平、江泽民的艰辛探索,在迄今不足百年的时空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果,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党的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下,中国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在中国这片广袤大地上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这离马克思主义预设的崇高理想和目标还相距甚远,仅仅是万 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未来复杂多变难以定型的奋斗征程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特别是踏上新世纪的新征程,需要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社会主义同经历更长久、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更高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竞争,奋力赶超它们,真正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只有从激烈跳动的时代脉 搏中把握住其中最突出、最聚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永远立于 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是广阔的,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而密切关注一个时代所 提出的问题,始终是所要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 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5](P289-290)中国现时代的强烈呼声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下,尽快使中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是 一个十分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它所实现的具体途径是什么?它将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有哪 些?它应把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点方向及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又在何处?如此等 等,正是我们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领域所要重点研究的。无论这项研究是多么的不 易,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唯物论, 敢于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勇于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人的事情 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认识和处理的主体认识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从现实的实际和 实践出发来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的动态方法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运筹的社会 活动辩证法,保持豁达的开放性,挖掘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我们的研究就一定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一定会使马克思主义学理这个普照的 光更加强烈地照射到中国大地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陈学明.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论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免费
关切人类的生存状态,寻找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 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 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分 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时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的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即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的个人的相互 作用”表现出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现象,不同于那种以“自由的社会的个人”作为出发点 的社会。总之,马克思主义学理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把人从“抽象”的“普遍理性”中 解放出来的使命,承担起把人从“物”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使命,把人从“资本” 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使命,承担起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 性的使命。在市场经济遍布全球的今天,人的“物化”问题正是人类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人类在新世纪乃至新千年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正是要把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 来。而马克思主义学理所表征、塑造和引导的正是这一伟大的“新时代精神”。
第三,马克思主义学理凸显着“现时代精神”。关注时代、关注实践、关注现实,保 持对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其趋向的敏感和热忱,时刻倾听实践的呼声,这是马克思主义 学理的要旨所在。这种“现时代精神”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必须坚持一切从现 实的实际和现实的实践出发,思考问题、创新理论;必须坚持把因时空不断转移的动态 性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统摄到自己的理论观照视野中来。这种具有“应 时性”特点和“当代性”意蕴的“现时代精神”,说到底,就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理所固有的特性和特质。从马克思主义独具的品质看,它的实 践品质、批判品质和开放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理绝不会在某一时空中停滞不前, 而必然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具体说,它的实践性决定了能够不断创造新的理论生命; 它的批判性决定了能够不断促进理论的新陈代谢;它的开放性决定了能够不断吸取新的 营养。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看,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没有列宁的与时俱进精神,就没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 主义——列宁主义的创立;没有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与 时俱进精神,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成果——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没有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与时俱进精神,就 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 与时俱进”中的“时”并非纯属时间范畴,而是一个时空概念,它指称的是“社会历史 时空”,含容时间的推移、世纪的交替、时代的变迁、潮流的进步、实践的深化、条件 的转移和形势的发展等等蕴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尽管马克思思想具有不可超 越性的当代价值,特别是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观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仍占据着当代科 学思维的制高点,但从现实情势出发去反观一百余年前的马克思,客观地说,他的思考 和探索也有盲点和错误。正因如此,马克思在当时的情势下对一些问题的论断留下了延 伸乃至校正的余地。虽然他敲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警钟,但却未能预见到资本主义可以 通过自我调整和改革延长寿命;尽管他确信社会主义只有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时进行革命 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功,但却未能预见到全球各地区、各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 不平衡,会导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进程的多样化、曲折性和复杂性;虽说他突出 强调了社会有机体结构系统中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功能,但却未能足够估量到文化的作用 和宗教的意义,更没有预见到现代科技进步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等等。马克 思思想并非完美无缺,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学理暗含着需要与时俱进的理由。1872年6月2 4日,马克思恩格斯于伦敦为《共产党宣言》撰写德文版序言时,分析了该书问世25年 来情况的变化,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 正确的”,但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P248)这里,革命导师深刻揭示了“现时代精神”“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即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是相对稳定的,但其具体论断却是需要灵活多变的。马克思主义学理与时 俱进的品质正在于此。
三、开发研究新领域——发掘和追问马克思主义学理的逻辑向度
马克思主义学理是一个历史长河。如同我们的事业不是一次两次、一代两代人即可大 功告成的那样,如同实践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无止境的那样,研究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学理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此,既需要对显性的马克思主义学理不断作出新的 阐释,更需要对隐而不彰的马克思主义学理进行深入发掘和科学追问,不断开发马克思 主义学理研究的新领域。
1.应大力开发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新领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理论创作的原 始文献及其背景资料,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的文本载体,系统深入地解读文本对于研究掌 握马克思主义学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有人以不搞“本本主义”为借口,以轻疏的态 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实是一种无知。为此,必须搞明白三个问题:(1)已有的 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开发研究不是过头而是不及。尽管陆续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但仍有相当部分原始文献没有面世。其中,中外档案 馆尚未公开的档案有之,研究机构尚未来得及整理出版的情况有之,甚至因种种原因原 始文献被散失的情况亦有之。比如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中外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其实并不“全”,对马克思留下的大量笔记、数千页的亲笔手稿、众多藏书中的眉 批、评注等等,都有不少的空白。(2)马克思主义学理形成发展的历史线索深藏于原始 文本之中。以马克思研究异化概念为例,广博的文献资料和知识背景是马克思的研究思 路赖以形成发展的平台,其中,黑格尔关于财产异化的概念就启发了马克思。黑格尔认 为,只有当一个人在财产中物化了自己的时间、活动、本质时,才能与其财产发生异化 ,使得一个人将他的存在、他的普遍性活动、他的现实、他的人性变为另一个人的财产 。而马克思关于商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思想,显然是受到黑格尔物化概念启 发而生成的。这说明,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的历史线索,必须认真研究原始文本中的 知识背景。(3)研究原始文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理正本清源的一条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以原始文本本身为本位,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学理的理解和运用出 现了忽左忽右的现象。如,解读《共产党宣言》,冷战时期将它的要旨阐释为阶级斗争 、“两个决裂”、“两个不可避免”,进入新的时代环境又从中“悟出”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史观抑或全球化思想。这些对立的观点由同一文本中生发出来,不但严重割裂与 损害了原始文本的完整性和真实内涵的恒定性,而且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要正本清源 ,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研究原始文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真思想。
2.应大力开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比较研究的新领域。在当代思潮中,有着林 林总总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这些流派师承不同的资产阶级思想观点去解释马克思 主义,力图说明当代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革新”和“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产物,虽其各种派别都程度不同地包含着某些 合理因素,但在总体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学理。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传统的“新 马克思主义”衰落乃至逻辑终结之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在国外的发展呈现出急剧的多元 化倾向。对之,中外学者提出的概念有“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晚期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等。这种界划开拓了新的论域。在马克思主义 者看来,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和文化,才能建 设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其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放过对敌对思潮的批判, 从来没有放过对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评析,同时,也从来没有拒斥过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积极成果,而是通过比较研究,在分析、批判、鉴别、选择和 改造中,吸纳其有益的成分,丰富和发展自己。由此可知,大力开发比较研究的新领 域 ,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具有推进与撞击的特别意义。
3.应大力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当年,马克思本人之所以不愿当“马 克思主义者”,是因为一些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神圣化、 教条化,机械地照搬照套。它表明马克思的心灵世界有一个真实的企盼,即对他的理论 的运用,要充分体现“国别化”、“民族化”和“个性化”,也就是要具体化。而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理最重要的逻辑法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一个宏伟的工程,是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项永恒的事业。从创业者毛泽东开始, 历经邓小平、江泽民的艰辛探索,在迄今不足百年的时空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果,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党的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下,中国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在中国这片广袤大地上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这离马克思主义预设的崇高理想和目标还相距甚远,仅仅是万 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未来复杂多变难以定型的奋斗征程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特别是踏上新世纪的新征程,需要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社会主义同经历更长久、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更高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竞争,奋力赶超它们,真正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只有从激烈跳动的时代脉 搏中把握住其中最突出、最聚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永远立于 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是广阔的,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而密切关注一个时代所 提出的问题,始终是所要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 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5](P289-290)中国现时代的强烈呼声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下,尽快使中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是 一个十分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它所实现的具体途径是什么?它将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有哪 些?它应把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点方向及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又在何处?如此等 等,正是我们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领域所要重点研究的。无论这项研究是多么的不 易,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唯物论, 敢于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勇于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人的事情 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认识和处理的主体认识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从现实的实际和 实践出发来想问题、定决策、办事情的动态方法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运筹的社会 活动辩证法,保持豁达的开放性,挖掘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我们的研究就一定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发明,一定会使马克思主义学理这个普照的 光更加强烈地照射到中国大地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陈学明.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论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免费
- 上一篇:把握质疑契机 提高质疑能力
- 下一篇:“否定的辩证法”是否定辩证法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