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初探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9:00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它提出“太和即出太平之气”,强调自然界的和谐,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诠释为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主张顺从天道自然,并且提出“天父地母”概念,认为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这些理念从宗教的层面上涉及生态思想,与当今的生态学思想是一致的。
作者乐爱国,1955年生,哲学硕士,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丰富的思想已经受到不少道教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涉及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神学思想、医学养生思想等等。[ ]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平经》也许不能算作是一部专门的生态学著作,然而,该经典在作题解时说:“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 ]《太平经》讲天地和谐生养自然万物,要求效法天地,遵循自然规律,以“育养万物”,显然从宗教的层面上涉及到生态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某些观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意义。
一.“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太平经》的“太平”,主要讲的是社会的太平[ ],然而,在《太平经》看来,社会的太平又是以天地自然系统的“太平”为依据的,因而,又讲到自然界的太平。现代生态学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和谐,讲生态平衡。笔者认为,《太平经》所讲的有关自然界的“太平”与现代生态学所讲的生态平衡在理念层面上具有某些相通之处。
《太平经》认为,“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根,而且,道是通过“元气”化生天地万物的,“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 ],“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是元气依照“道”的法则化生出来的。
关于“元气”化生万物,《太平经》认为,“元气”有“太阳、太阴、中和”三名,三气相互融通就能化生万物。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说:“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时怳怳未有形也,三气凝,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与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刚柔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万物。四时气阴阳与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兴生天地之物利。”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交而为和”、“相爱相通”就能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显然,在《太平经》看来,道化生天地万物取决于元气的和谐。
《太平经》不仅运用三气和谐与相通解释天地万物的化生,而且用这一理念解释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和谐的关系。与元气有三名相应,《太平经》又提出“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 ]等等,认为自然界的各类事物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并且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和谐与相互通融的。《三合相通诀》说:“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故有天而无地,凡物无于止;有地而无天,凡物无于生;有天地相连而无和,物无于相容自养也。”《太平经》认为,自然界各类事物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并且相互通融,相互和谐,这就是所谓“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
《太平经》讲自然界由多种要素构成,讲自然界各要素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讲自然界的和谐与相通,并在这一基础上讲自然界的“太平”。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说:“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三合相通诀》说:“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这里的“太和”,即是“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的和谐,“太平”则可以理解为三气和谐而达到的平衡,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说,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进而也就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太平;如果三气互不和谐,自然界生态系统就不可能达到平衡。由此可见,《太平经》非常重视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并视之为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太平”的必要过程。
《太平经》还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能使自然界的事物得到化生和发展,这就是所谓“中和气得,万物滋生”[ ]。《太平经钞》壬部还说:“太平气,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又好下粪地,地为之日壮且富多,可能长生。凶年雨泽不时,地上生万物疏少,短而不长,不能自粪,则地之为日贫薄少,无可能成生万物。”认为实现了自然界系统的平衡,就会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万物欣欣向荣;否则,自然界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则会出现旱涝灾害,土地贫瘠,万物稀疏衰竭。
《太平经》看到自然万物的和谐与自然界系统的平衡的重要,但往往只是用宗教化的神学方式予以解释。《太平经》认为,阴阳以及天地万物之所以能相互和谐,取决于元气的“乐”,卷十八至三十四《以乐却灾法》说:“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把自然之物描述成为具有喜怒哀乐的人格化的神,但是,这里的“乐”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然和谐与生态平衡的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诀》说:“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乖错也。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说自然界事物的“不悦”之类,显然具有神学色彩,但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界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及其对人造成危害的一种描述。
二.“天地人三共同功”
《太平经》讲元气化生万物,关于这个过程,《太平经》说:“元气怳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 ]此论述可以看作是《太平经》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学者在注释这段论述时,大都将其中的“三”释为阴气、阳气和冲气(或和气),以为阴气、阳气和冲气三气生成万物,也就是指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 ]然而,在《太平经》中,虽然也讲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但是,长养万物的“三”是指天、地、人;天地阴阳相合产生人,然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这就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
应当说,《太平经》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是有其思想渊源的。在《道德经》中,将天、地、人并立的论述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明确肯定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战国末的《易传》讲“三才之道”,也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认为《易》有天道、地道、人道,“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
在汉代,明确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的,除《太平经》之外,还可见《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该著作在《道化》第四十二注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说:“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道德经》的“二生三”虽然被解释为阴阳产生清气、浊气、和气,但是,产生和养育万物的“三”则是由清气、浊气、和气所“分”的天、地、人。因此可以说,《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的“三生万物”实际上是指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这一思想与《太平经》是一致的。
《太平经》非常强调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还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天地生养万物,而人担负着“治理”的职责。卷一百十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故天主名生之也,人者主养成之,成者名为杀,杀而藏之。天地人三共同功,其事更相因缘也。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认为万物的生成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职责是“养成”。
《太平经》关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的思想,在其后多有发扬。最为重要的是《黄帝阴符经》,其中说道:“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强调了天、地、人互相作用、互相和谐的关系。
《太平经》把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所谓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生成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与天地同等重要的基本要素,较多地考虑到人在万物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人与天地的关系,因而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
三.“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太平经》所要追求的“太平”,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太平经》又认为,要实现太平最终又取决于“道”。卷十八至三十四《修一却邪法》说:“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也,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要达到太平,就必须考虑到这一本根,必须遵循“道”。
关于道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太平经》认为,道是自然万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说道:“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说:“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行,即称神而无方。上象人君父,无所不能制化,实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万物归焉。三光守道而行,即无所不照察。雷电守道而行,故能感动天下,乘气而往来。四时五行守道而行,故能变化万物,使其有常也。”《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衡,关键就在于“守道而行”。
《太平经》强调天、地、人的并列,但是,人又是天地阴阳之所化生,亦为自然万物之一,因而同其它自然物一样,也必须“守道而行”。卷五十《天文记诀》说:“天道有常运,不以故人也,故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也就是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并不因为人而改变,相反,人必须顺从天道而行事,依照天道育养万物。卷四十三《大小谏正法》还说:“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 ,未尝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顺四时,观其进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
至于人如何顺从天道,《太平经》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归纳起来有三:
首先要顺万物之自然。《太平经》卷五十四《使能无争讼法》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万物虽俱受阴阳之气,比若鱼不能无水,游于高山之上,及其有水,无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无土,生于江海之中。是以古者圣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畅茂,国家为其得富,令宗庙重味而食,天下安平,无所疾苦,恶气休止,不行为害。”认为顺万物之自然,“任其所长”,则万物得以“畅茂”,国家因而富强。相反,“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种之,则万物不得成,竟其天年,皆怀冤结不解,因而夭终”。所以,《太平经》提出要“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 ]。
其次要保护自然。《太平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认为,贫富的标准在于物的品种的多少,“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这里把贫富分为“富足”、“小贫”、“大贫”、“极下贫”四个等级,主要取决于物的多少。“富足”为“万二千物具生出”,所谓“万二千物”,当然也包括生物在内,显然,这种认为贫富在于物种多少的观念与当今要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相通的。
《太平经》还认为,天地生养万物,因而是善的;人顺天道,也应保护自然万物。《分别贫富法》说:“上君子乃与天地相似,故天乃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于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万物,为其师长也。”卷五十《生物方诀》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有可贼伤方化,须以成事,不得已,乃后用之也。故万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凡物与天地为常,人为其王,为人王长者,不可不审且详也。”也就是说,人应当效法天道的“恶杀而好生”。因此,《太平经》要求人们“饮食诸谷,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 ]。
再次要遵循和谐的原则。《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因此,人应当遵循和谐的原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名为神诀书》说:“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就保护自然而言,《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并非单纯消极地保护自然,而是要求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卷一百一十八有《禁烧山林诀》和《烧下田草诀》。前者主张“禁绝火烧山林丛木”,认为“山者,太阳也,土地之纲,是其君也。布根之类,木是其长也,亦是君也,是其阳也。火亦五行之君长也,亦是其阳也。三君三阳,相逢反相衰。是故天上令急禁烧山林丛木”;后者赞同“烧下田草”,认为“草者,木之阴也,与乙相应。木者,与甲相应。甲者,阳也,与木同类,故相应也。乙者,阴也,与草同类,故与乙相应也。乙者畏金,金者伤木,木伤则阳衰,阳衰则伪奸起,故当烧之也。又天上言,乙亦阴也,草亦阴也,下田亦土之阴也,三阴相得,反共生奸”。显然,《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是以阴阳的和谐为原则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太平经》对待具体的自然界事物,不是统统采取消极的保护,而是要保护应当保护的。卷一百一十二《不忘诫长得福诀》说:“元气归留,诸谷草木蚑行喘息蠕动,皆含元气,飞鸟步兽,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但取作害者以自给,牛马骡驴不任用者,以给天下至地祇,有余集共享食。勿杀任用者、少齿者,是天所行,神灵所仰也。万民愚戆,恣意杀伤,或怀妊胞中,当生反死,此为绝命,以给人口。”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自有为人害者。但仰成事,无取幼稚给人食者,命可小长。”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活可以食用那些有害的或已成熟的动植物,但不可杀还那些还没有长成的或怀有胎儿的动物,不食幼小的植物。
四.“天父地母”
《太平经》的道教生态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提出“天父地母”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太平经》的“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天父地母”概念体现了天、地、人互相和谐共同生养万物的理念。《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是天、地、人共同产生出来的。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强调“天父地母”以及由此所化生的“人子”共同生养万物实际上反映了天、地、人共为一家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第二,“天父地母”概念意味着天地自然界与人属于同类而应当受到像父母那样的尊重,而不可伤害。在《太平经》看来,“天父地母”化生人,并养育了人,卷一百一十二《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春行生气,夏成长,秋收,使民得以供祭,冬藏余粮,复使相续,既无解时。神灵之施,莫不被荣。”所以,人应当报答天地的养育之恩,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天地自然,“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 ]。
第三,“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思想。《太平经》认为,天地不仅有生养功能,而且也会行生杀与惩罚。《太平经鈔》壬部说:“天与君父主生,此太阳之长也,生之祖也。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欲生,物亦不得生,故天与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乐杀者,凡物尽生。一念杀者一物死,十念杀者十物死,百念杀者百物死,自此至万念,皆若此矣。地母臣承阳之施,主长养万物,……念一不长养,则一物被伤,十念则十物伤,百念则百物伤,自此至万,乃若此矣。”对于人来说,作为天地之子的人,如不顺从天地,就会遭到天地的惩罚。卷一百一十八《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说:“今天上良善平气至,常恐人民有故犯时令而伤之者,今天上诸神共记好杀伤之人,畋射渔猎之子。不顺天道而不为善,常好杀伤者,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今恐小人积愚,不可复禁,共淹汙乱洞皇平气。故今天之大急,部诸神共记之,日随其行,小小共记而考之。三年与闰并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三世一大治,五世一灭之。故今天上集三道行文书,群神共记过,断好杀伤刑罚也,而兴乐,地上亦然。真人幸为善,常欲有德于皇天,而怜帝王愁苦,时气不和,实咎在人好杀伤,畋射渔猎,共兴刑罚,常有共逆天地之心意。故使久乖乱不调,帝王前后,得愁苦焉,是重过也。”也就是说,人如果 “不为善,常好杀伤”,“逆天地之心意”,那么必定会受到天地的惩罚,“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天地之位,如人男女之别,其好恶皆同。天者养人命,地者养人形,今凡共贼害其父母。四时之炁,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则贼害其父;以地为母,得衣食养育,不共爱利之,反贼害之。人甚无状,不用道理,穿凿地,大兴土功,其深者下及黄泉,浅者数丈。独母愁患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悃悒,而无从得道其言。……凡人为地无知,独不疾痛而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故父灾变复起,母复怒,不养万物。父母俱怒,其子安得无灾乎?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可不哉?”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认为破坏自然、伤害大地母亲,就会使天父地母“俱怒”,而使人遭受灾祸,就像不孝之子遭到父母的惩罚一样。
当今中国人在了解到西方人关于大地母亲以及自然界对于人破坏自然的报复的理念时,无不为之深刻而感触颇多。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有重要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大地母亲,人类是大地母亲养育的孩子——诸多生命物种中的一员;他还警告说:“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如果继续他的弑母之罪的话,他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临的惩罚将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殊不知这样的理念早在《太平经》中已经以宗教的方式提出来了,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太平经》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 ] 参见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36页。
[ ]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8页。
[ ] 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114—123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第21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第16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19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20页。
[ ]《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三至八十五,第305页。
[ ]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 ]《周易•系辞下传》。
[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第36页。
[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第572页。
[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一十《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550页。
[ ]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88页。
[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页。
作者乐爱国,1955年生,哲学硕士,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丰富的思想已经受到不少道教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涉及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神学思想、医学养生思想等等。[ ]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平经》也许不能算作是一部专门的生态学著作,然而,该经典在作题解时说:“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 ]《太平经》讲天地和谐生养自然万物,要求效法天地,遵循自然规律,以“育养万物”,显然从宗教的层面上涉及到生态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某些观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意义。
一.“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太平经》的“太平”,主要讲的是社会的太平[ ],然而,在《太平经》看来,社会的太平又是以天地自然系统的“太平”为依据的,因而,又讲到自然界的太平。现代生态学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和谐,讲生态平衡。笔者认为,《太平经》所讲的有关自然界的“太平”与现代生态学所讲的生态平衡在理念层面上具有某些相通之处。
《太平经》认为,“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根,而且,道是通过“元气”化生天地万物的,“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 ],“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是元气依照“道”的法则化生出来的。
关于“元气”化生万物,《太平经》认为,“元气”有“太阳、太阴、中和”三名,三气相互融通就能化生万物。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说:“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时怳怳未有形也,三气凝,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与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刚柔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万物。四时气阴阳与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兴生天地之物利。”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交而为和”、“相爱相通”就能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显然,在《太平经》看来,道化生天地万物取决于元气的和谐。
《太平经》不仅运用三气和谐与相通解释天地万物的化生,而且用这一理念解释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和谐的关系。与元气有三名相应,《太平经》又提出“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 ]等等,认为自然界的各类事物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并且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和谐与相互通融的。《三合相通诀》说:“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故有天而无地,凡物无于止;有地而无天,凡物无于生;有天地相连而无和,物无于相容自养也。”《太平经》认为,自然界各类事物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并且相互通融,相互和谐,这就是所谓“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
《太平经》讲自然界由多种要素构成,讲自然界各要素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讲自然界的和谐与相通,并在这一基础上讲自然界的“太平”。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说:“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三合相通诀》说:“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这里的“太和”,即是“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的和谐,“太平”则可以理解为三气和谐而达到的平衡,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说,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进而也就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太平;如果三气互不和谐,自然界生态系统就不可能达到平衡。由此可见,《太平经》非常重视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并视之为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太平”的必要过程。
《太平经》还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能使自然界的事物得到化生和发展,这就是所谓“中和气得,万物滋生”[ ]。《太平经钞》壬部还说:“太平气,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又好下粪地,地为之日壮且富多,可能长生。凶年雨泽不时,地上生万物疏少,短而不长,不能自粪,则地之为日贫薄少,无可能成生万物。”认为实现了自然界系统的平衡,就会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万物欣欣向荣;否则,自然界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则会出现旱涝灾害,土地贫瘠,万物稀疏衰竭。
《太平经》看到自然万物的和谐与自然界系统的平衡的重要,但往往只是用宗教化的神学方式予以解释。《太平经》认为,阴阳以及天地万物之所以能相互和谐,取决于元气的“乐”,卷十八至三十四《以乐却灾法》说:“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把自然之物描述成为具有喜怒哀乐的人格化的神,但是,这里的“乐”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然和谐与生态平衡的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诀》说:“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乖错也。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说自然界事物的“不悦”之类,显然具有神学色彩,但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界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及其对人造成危害的一种描述。
二.“天地人三共同功”
《太平经》讲元气化生万物,关于这个过程,《太平经》说:“元气怳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 ]此论述可以看作是《太平经》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学者在注释这段论述时,大都将其中的“三”释为阴气、阳气和冲气(或和气),以为阴气、阳气和冲气三气生成万物,也就是指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 ]然而,在《太平经》中,虽然也讲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但是,长养万物的“三”是指天、地、人;天地阴阳相合产生人,然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这就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
应当说,《太平经》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是有其思想渊源的。在《道德经》中,将天、地、人并立的论述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明确肯定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战国末的《易传》讲“三才之道”,也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认为《易》有天道、地道、人道,“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
在汉代,明确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的,除《太平经》之外,还可见《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该著作在《道化》第四十二注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说:“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道德经》的“二生三”虽然被解释为阴阳产生清气、浊气、和气,但是,产生和养育万物的“三”则是由清气、浊气、和气所“分”的天、地、人。因此可以说,《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的“三生万物”实际上是指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这一思想与《太平经》是一致的。
《太平经》非常强调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还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天地生养万物,而人担负着“治理”的职责。卷一百十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故天主名生之也,人者主养成之,成者名为杀,杀而藏之。天地人三共同功,其事更相因缘也。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认为万物的生成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职责是“养成”。
《太平经》关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的思想,在其后多有发扬。最为重要的是《黄帝阴符经》,其中说道:“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强调了天、地、人互相作用、互相和谐的关系。
《太平经》把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所谓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生成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与天地同等重要的基本要素,较多地考虑到人在万物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人与天地的关系,因而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
三.“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太平经》所要追求的“太平”,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太平经》又认为,要实现太平最终又取决于“道”。卷十八至三十四《修一却邪法》说:“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也,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要达到太平,就必须考虑到这一本根,必须遵循“道”。
关于道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太平经》认为,道是自然万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说道:“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说:“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行,即称神而无方。上象人君父,无所不能制化,实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万物归焉。三光守道而行,即无所不照察。雷电守道而行,故能感动天下,乘气而往来。四时五行守道而行,故能变化万物,使其有常也。”《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衡,关键就在于“守道而行”。
《太平经》强调天、地、人的并列,但是,人又是天地阴阳之所化生,亦为自然万物之一,因而同其它自然物一样,也必须“守道而行”。卷五十《天文记诀》说:“天道有常运,不以故人也,故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也就是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并不因为人而改变,相反,人必须顺从天道而行事,依照天道育养万物。卷四十三《大小谏正法》还说:“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 ,未尝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顺四时,观其进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
至于人如何顺从天道,《太平经》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归纳起来有三:
首先要顺万物之自然。《太平经》卷五十四《使能无争讼法》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万物虽俱受阴阳之气,比若鱼不能无水,游于高山之上,及其有水,无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无土,生于江海之中。是以古者圣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畅茂,国家为其得富,令宗庙重味而食,天下安平,无所疾苦,恶气休止,不行为害。”认为顺万物之自然,“任其所长”,则万物得以“畅茂”,国家因而富强。相反,“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种之,则万物不得成,竟其天年,皆怀冤结不解,因而夭终”。所以,《太平经》提出要“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 ]。
其次要保护自然。《太平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认为,贫富的标准在于物的品种的多少,“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这里把贫富分为“富足”、“小贫”、“大贫”、“极下贫”四个等级,主要取决于物的多少。“富足”为“万二千物具生出”,所谓“万二千物”,当然也包括生物在内,显然,这种认为贫富在于物种多少的观念与当今要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相通的。
《太平经》还认为,天地生养万物,因而是善的;人顺天道,也应保护自然万物。《分别贫富法》说:“上君子乃与天地相似,故天乃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于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万物,为其师长也。”卷五十《生物方诀》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有可贼伤方化,须以成事,不得已,乃后用之也。故万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凡物与天地为常,人为其王,为人王长者,不可不审且详也。”也就是说,人应当效法天道的“恶杀而好生”。因此,《太平经》要求人们“饮食诸谷,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 ]。
再次要遵循和谐的原则。《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因此,人应当遵循和谐的原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名为神诀书》说:“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就保护自然而言,《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并非单纯消极地保护自然,而是要求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卷一百一十八有《禁烧山林诀》和《烧下田草诀》。前者主张“禁绝火烧山林丛木”,认为“山者,太阳也,土地之纲,是其君也。布根之类,木是其长也,亦是君也,是其阳也。火亦五行之君长也,亦是其阳也。三君三阳,相逢反相衰。是故天上令急禁烧山林丛木”;后者赞同“烧下田草”,认为“草者,木之阴也,与乙相应。木者,与甲相应。甲者,阳也,与木同类,故相应也。乙者,阴也,与草同类,故与乙相应也。乙者畏金,金者伤木,木伤则阳衰,阳衰则伪奸起,故当烧之也。又天上言,乙亦阴也,草亦阴也,下田亦土之阴也,三阴相得,反共生奸”。显然,《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是以阴阳的和谐为原则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太平经》对待具体的自然界事物,不是统统采取消极的保护,而是要保护应当保护的。卷一百一十二《不忘诫长得福诀》说:“元气归留,诸谷草木蚑行喘息蠕动,皆含元气,飞鸟步兽,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但取作害者以自给,牛马骡驴不任用者,以给天下至地祇,有余集共享食。勿杀任用者、少齿者,是天所行,神灵所仰也。万民愚戆,恣意杀伤,或怀妊胞中,当生反死,此为绝命,以给人口。”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自有为人害者。但仰成事,无取幼稚给人食者,命可小长。”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活可以食用那些有害的或已成熟的动植物,但不可杀还那些还没有长成的或怀有胎儿的动物,不食幼小的植物。
四.“天父地母”
《太平经》的道教生态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提出“天父地母”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太平经》的“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天父地母”概念体现了天、地、人互相和谐共同生养万物的理念。《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是天、地、人共同产生出来的。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强调“天父地母”以及由此所化生的“人子”共同生养万物实际上反映了天、地、人共为一家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第二,“天父地母”概念意味着天地自然界与人属于同类而应当受到像父母那样的尊重,而不可伤害。在《太平经》看来,“天父地母”化生人,并养育了人,卷一百一十二《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春行生气,夏成长,秋收,使民得以供祭,冬藏余粮,复使相续,既无解时。神灵之施,莫不被荣。”所以,人应当报答天地的养育之恩,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天地自然,“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 ]。
第三,“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思想。《太平经》认为,天地不仅有生养功能,而且也会行生杀与惩罚。《太平经鈔》壬部说:“天与君父主生,此太阳之长也,生之祖也。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欲生,物亦不得生,故天与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乐杀者,凡物尽生。一念杀者一物死,十念杀者十物死,百念杀者百物死,自此至万念,皆若此矣。地母臣承阳之施,主长养万物,……念一不长养,则一物被伤,十念则十物伤,百念则百物伤,自此至万,乃若此矣。”对于人来说,作为天地之子的人,如不顺从天地,就会遭到天地的惩罚。卷一百一十八《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说:“今天上良善平气至,常恐人民有故犯时令而伤之者,今天上诸神共记好杀伤之人,畋射渔猎之子。不顺天道而不为善,常好杀伤者,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今恐小人积愚,不可复禁,共淹汙乱洞皇平气。故今天之大急,部诸神共记之,日随其行,小小共记而考之。三年与闰并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三世一大治,五世一灭之。故今天上集三道行文书,群神共记过,断好杀伤刑罚也,而兴乐,地上亦然。真人幸为善,常欲有德于皇天,而怜帝王愁苦,时气不和,实咎在人好杀伤,畋射渔猎,共兴刑罚,常有共逆天地之心意。故使久乖乱不调,帝王前后,得愁苦焉,是重过也。”也就是说,人如果 “不为善,常好杀伤”,“逆天地之心意”,那么必定会受到天地的惩罚,“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天地之位,如人男女之别,其好恶皆同。天者养人命,地者养人形,今凡共贼害其父母。四时之炁,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则贼害其父;以地为母,得衣食养育,不共爱利之,反贼害之。人甚无状,不用道理,穿凿地,大兴土功,其深者下及黄泉,浅者数丈。独母愁患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悃悒,而无从得道其言。……凡人为地无知,独不疾痛而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故父灾变复起,母复怒,不养万物。父母俱怒,其子安得无灾乎?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可不哉?”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认为破坏自然、伤害大地母亲,就会使天父地母“俱怒”,而使人遭受灾祸,就像不孝之子遭到父母的惩罚一样。
当今中国人在了解到西方人关于大地母亲以及自然界对于人破坏自然的报复的理念时,无不为之深刻而感触颇多。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有重要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大地母亲,人类是大地母亲养育的孩子——诸多生命物种中的一员;他还警告说:“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如果继续他的弑母之罪的话,他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临的惩罚将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殊不知这样的理念早在《太平经》中已经以宗教的方式提出来了,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太平经》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 ] 参见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36页。
[ ]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8页。
[ ] 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114—123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第21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第16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19页。
[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20页。
[ ]《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三至八十五,第305页。
[ ]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 ]《周易•系辞下传》。
[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第36页。
[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第572页。
[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一十《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550页。
[ ]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88页。
[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页。
- 上一篇:“反科学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危害
- 下一篇:对“李约瑟难题”质疑的再反思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