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2:0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功能整合
前面已经指出,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是为了满足一个企业、社区或社会提高其经济绩效、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一体化发展并从而带动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与此同时,它也必然要带来自身的功能后果。按照迪尔凯姆的定义,所谓社会组织或社会行动的功能就是其与社会有机体的需要之间的一致,“因此,为了说明某社会现象,仅仅指出它得以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还必需说明它在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4],p.52~53)。而拉德克利夫·布朗则把功能解释为一个局部行为给予它是其中之一部分的那个总体行为的贡献([5],p.17)。按照上述对功能的定义和解释,我们可以说,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就是它满足社会之特定需求并同其保持一致的过程,就是其对所属的社会系统作出的贡献。因此,要想对技术创新作出完整的说明,就不仅要阐释其得以产生的原因,同时还必须说明其在重构社会系统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后果与社会系统整体功能框架的整合情况。
从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所承载和形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表现出经济功能的维度,即在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基础上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绩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高度化,不仅表现为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社会提供更新颖、更先进的产品、技术、工艺和服务,并由此去带动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还表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功能的维度,如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合宜的行动模式和制度项目等。由于技术创新在这诸种功能维度上的目标和要求并非完全一致,从而也就给我们提出了进行技术创新功能整合的要求。而所谓的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整合即是指如何通过一定的整合手段和整合过程使其诸种不同的功能后果相互耦合、相互补充,并形成与其他社会行动或社会子系统的功能耦合,从而从总体上促成社会整体功能的协调与整合。
由于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功能的多元化,它必然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其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诸种社会关系如R&D关系、生产关系、组织管理关系、资源配置关系、交换关系及市场关系等纠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一方面导致了承担各种不同关系的创新行动者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使其常常难以按具体情境所规定的特定角色要求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技术创新其社会方式的多元化取向。由于这种在技术创新行动中所形成的创新行动者社会角色的多样化和创新社会方式的多元化实际上乃是技术创新社会功能多元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技术创新的功能整合也就主要体现为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整合,并通过其具体整合过程的实现而实现。这里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述如下。
首先,在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中,不仅存在着承担各种关系类型的创新行动者角色的多样化,而且在同一创新行动者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加之技术创新本身又是一种非常规律性的社会行动,因而这种由于技术创新功能的多元化而引起的角色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角色混淆和错位,就造成了角色互动和转换的障碍,使得诸种创新行动者如企业家、创新决策者、R&D人员、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行动选择和互动难以按常规模式进行,且其行动选择和互动的成功与否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取决于直接的角色之间的互动状况。这在实际上就是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很难完全按照经济理性或工具理性进行(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创新行动者的“有限理性”问题)。因此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对技术创新主体内部不同行动者之间以及创新主体同社会系统中其他行动主体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进行合理的调适、让渡与分配即有效的角色整合,以形成诸种角色乃至个体之间的有序互动,从而免除因主体错位或角色冲突而造成的系统内耗和资源浪费。
其次,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由于其目的、手段、条件和规范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行动取向和行动方式,即技术创新存在着多样化的社会方式,且这些社会方式将依据技术创新过程和条件的推移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形态。其实,技术创新社会方式的多样化只是技术创新社会功能多样化的反映,它表征了技术创新在满足提高经济绩效、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一体化发展等社会经济系统之功能需要上的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而与此同时,它也就给我们揭示了一种如何整合这诸种不同的创新方式的问题。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的任何一种社会方式均完成其一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功能的实现。由于各种技术创新方式类型多样、功能各异,而这诸种创新方式又只有在适应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整合模式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适当的整合模式协调各种创新方式的功能,让每一种创新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要求社会系统在面对技术创新社会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时应作出其结构功能安排上的相应的调整和顺应,从而使多样化的创新方式能获得与之有机关联的社会结构位置并接纳多样化的技术创新功能后果。
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如同任何社会行动一样,技术创新既有其正功能的结果,也有其负功能的影响。由于技术创新可以影响宏观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微观经济基础及其结构安排的秩序,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带来整个社会系统在经济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乃至文化结构等方面的重组和变革:一方面它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不同社会结构功能层面的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之出现尖锐的对立、冲突和矛盾从而发生畸变和扭曲(如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的毁灭”)。从历史事实来看,正如诺思在描述技术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对第二次经济革命的影响时曾指出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扩展是在职业中和地域上展开的。由于新技术降低了运输和信息费用,导致了地区、国家和世界范围的专业化,它产生了针对世界范围供求条件的市场意识以及贯穿世界的经济条件方面的传导机制变化,并刺激了世界范围的机会主义。结果是,提高了政府保护集团防范市场不稳定性和国际机会主义的收益率。政治不稳定和经济依附成为专业化的代价”([3],p.201)。因此,如何凸现技术创新的正功能结果而限制其负功能影响,使社会系统能有效接纳技术创新的整体功能后果呢?这实际上就是需要通过建立新的整合模式来加以完成。具体来看,它可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在微观上要求企业作出其组织结构和目标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模式来实现对技术创新行动后果的完整的评估、选择、限制和激励;在宏观上则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供给和调整,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方向和路径,并对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产业和社区给予相应适当的补偿和激励。
三、技术创新整合的过程
技术创新整合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发挥功能的实际运作过程。一般来讲,技术创新行动与社会系统的整合过程要经历以下这样几个步骤:
1.适应
当技术创新行动发挥其社会功能而作用于社会系统时,社会系统总是首先作出被动性的适应性反应,也就是说,面对技术创新行动所造成的经济、科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影响时,社会系统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不可能熟视无睹的,而是必须及时或相对滞后地作出自身的结构安排和关系网络等方面的调整,以保持与技术创新之行动目标、要求和功能后果的平衡。当一种创新设想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中,或者当一种创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中时,人们会部分地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采用新的技术制度和工艺流程,以及改变原有的消费偏好和习惯等。而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系统在技术创新的功能影响下首先被动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表现形式。
2.消化
社会系统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或功能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从实质上来讲,仅仅是一种社会系统本身的机械性反馈调整行为,而且它有时甚至是在系统本身尚未理解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要实现对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还必须使社会系统能够在被动适应的基础上主动地过渡到理解和消化技术创新行动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组织形式、新行动规范和新价值观念等的状态。
社会系统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消化意味着要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行动的丰富社会内涵,即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器物特征,而且要看到技术创新所形塑和凝聚着的社会功能和规范特征;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性、新颖性、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注意到其由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的正功能后果及其实现条件,也要看到其负功能效应及控制手段。只有在这样的全面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才能使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变得更加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进而为顺利实现这一整合过程奠定基础。
3.吸纳
社会系统对技术创新成果和功能的吸纳是建立在前述消化步骤的基础上的。吸纳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而社会系统有选择性地吸纳技术创新成果和功能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其作充分的技术经济评估和社会文化评价,即全面地考察其经济功能、技术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则不仅需要前述消化步骤上的技术经济评估,还需要进行细致的社会文化分析和比较,即考察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其社会文化功能实现的社会文化条件是什么以及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等。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一种技术创新成果在特定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扩散和应用,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其他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则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后果。这实际上是说明在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中,社会系统缺失了其选择性吸纳这一整合步骤。由此也就表明,只有在对技术创新成果与功能作出全面的、多维度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评价和比较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技术创新的成果与功能,才能在积极地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又维系社会系统的结构平衡和秩序稳定。
4、更新
一旦社会系统有选择地有效吸纳了技术创新的成果与功能,改变和调整了自身的结构安排和利益格局,就会使社会系统产生一种更新和发展的社会效应。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中所导致的社会系统的更新并不必然体现出一种“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性质;但随着社会系统结构在其实体、规范和关系等诸层次上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制度供给和利益补偿时,就会导致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系统的变迁逐渐从一种“非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改进”的过渡和逼近。在这一过渡和逼近过程中,当仅仅只能适用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度特殊的社会规范性模式的特殊价值逐渐被更抽象和更概括的社会价值取向所代替,从而也能够向种种不同的社会行动的规范性模式提供最终的合法性时,技术创新和社会系统的整合过程也就完成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也就最终完整地展示和建构出来。
当然,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并不是一种一次性进行的社会过程,而是在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不断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种状况既表明了技术创新社会整合过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表明这种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社会系统在适应、消化、吸纳和价值概括化等环节或步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变迁过程。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由于这种以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社会系统之变迁过程增强了社会系统本身的适应能力,因此这种技术创新社会整过程的模式化、秩序化和制度化即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的确立对于社会系统来讲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有这种模式进展的社会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它们的物质和人的资源,因而能够比未出现这种模式的社会更好地存在并满足它们的功能需求”([6]p.546)。
总括全文,可以看到,上述我们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所阐述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只是重点突出了技术创新整合的对象和过程问题。但实际上,在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中,还包括着更为丰富、更为宽泛的内容,如技术创新整合的前提、基础、条件、保证和具体手段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展开,留待它文再述了。最后,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本文所阐述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整合的目标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技术创新整合模式的理想类型,而并非是一种实证性的或描述性的技术创新整合行动。然而,这种目标模式或理想类型的必要性就在于,尽管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的创造性、新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而不能归结到一种统一的固定的行动模式上,但它却并不排斥技术创新整合所应有的秩序、规范和制度,只不过它所要求的是一种动态均衡秩序而非静态均衡秩序,与之相应的整合规范和整合制度也必须是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这种秩序、规范和制度的建构、维持和发展,就要求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社会整合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设计和相对稳定的行动轨迹。这实质上就显示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对一种行动的目标模式的追求,表明了前述我们所建构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的合理性:“它不是假设,但它提供了构想假设的方向;它不是对实在的描述,但它的确为这种描述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表达手段。”([7],p.284)。
前面已经指出,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是为了满足一个企业、社区或社会提高其经济绩效、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一体化发展并从而带动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与此同时,它也必然要带来自身的功能后果。按照迪尔凯姆的定义,所谓社会组织或社会行动的功能就是其与社会有机体的需要之间的一致,“因此,为了说明某社会现象,仅仅指出它得以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还必需说明它在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4],p.52~53)。而拉德克利夫·布朗则把功能解释为一个局部行为给予它是其中之一部分的那个总体行为的贡献([5],p.17)。按照上述对功能的定义和解释,我们可以说,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就是它满足社会之特定需求并同其保持一致的过程,就是其对所属的社会系统作出的贡献。因此,要想对技术创新作出完整的说明,就不仅要阐释其得以产生的原因,同时还必须说明其在重构社会系统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后果与社会系统整体功能框架的整合情况。
从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所承载和形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表现出经济功能的维度,即在促进经济与科技相结合基础上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绩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高度化,不仅表现为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为社会提供更新颖、更先进的产品、技术、工艺和服务,并由此去带动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还表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功能的维度,如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合宜的行动模式和制度项目等。由于技术创新在这诸种功能维度上的目标和要求并非完全一致,从而也就给我们提出了进行技术创新功能整合的要求。而所谓的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整合即是指如何通过一定的整合手段和整合过程使其诸种不同的功能后果相互耦合、相互补充,并形成与其他社会行动或社会子系统的功能耦合,从而从总体上促成社会整体功能的协调与整合。
由于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功能的多元化,它必然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其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诸种社会关系如R&D关系、生产关系、组织管理关系、资源配置关系、交换关系及市场关系等纠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一方面导致了承担各种不同关系的创新行动者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使其常常难以按具体情境所规定的特定角色要求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技术创新其社会方式的多元化取向。由于这种在技术创新行动中所形成的创新行动者社会角色的多样化和创新社会方式的多元化实际上乃是技术创新社会功能多元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技术创新的功能整合也就主要体现为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整合,并通过其具体整合过程的实现而实现。这里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述如下。
首先,在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中,不仅存在着承担各种关系类型的创新行动者角色的多样化,而且在同一创新行动者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加之技术创新本身又是一种非常规律性的社会行动,因而这种由于技术创新功能的多元化而引起的角色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角色混淆和错位,就造成了角色互动和转换的障碍,使得诸种创新行动者如企业家、创新决策者、R&D人员、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行动选择和互动难以按常规模式进行,且其行动选择和互动的成功与否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取决于直接的角色之间的互动状况。这在实际上就是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很难完全按照经济理性或工具理性进行(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创新行动者的“有限理性”问题)。因此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对技术创新主体内部不同行动者之间以及创新主体同社会系统中其他行动主体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进行合理的调适、让渡与分配即有效的角色整合,以形成诸种角色乃至个体之间的有序互动,从而免除因主体错位或角色冲突而造成的系统内耗和资源浪费。
其次,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由于其目的、手段、条件和规范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行动取向和行动方式,即技术创新存在着多样化的社会方式,且这些社会方式将依据技术创新过程和条件的推移而呈现不同的特征和形态。其实,技术创新社会方式的多样化只是技术创新社会功能多样化的反映,它表征了技术创新在满足提高经济绩效、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一体化发展等社会经济系统之功能需要上的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而与此同时,它也就给我们揭示了一种如何整合这诸种不同的创新方式的问题。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的任何一种社会方式均完成其一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功能的实现。由于各种技术创新方式类型多样、功能各异,而这诸种创新方式又只有在适应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整合模式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适当的整合模式协调各种创新方式的功能,让每一种创新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要求社会系统在面对技术创新社会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时应作出其结构功能安排上的相应的调整和顺应,从而使多样化的创新方式能获得与之有机关联的社会结构位置并接纳多样化的技术创新功能后果。
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如同任何社会行动一样,技术创新既有其正功能的结果,也有其负功能的影响。由于技术创新可以影响宏观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微观经济基础及其结构安排的秩序,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带来整个社会系统在经济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乃至文化结构等方面的重组和变革:一方面它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不同社会结构功能层面的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之出现尖锐的对立、冲突和矛盾从而发生畸变和扭曲(如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的毁灭”)。从历史事实来看,正如诺思在描述技术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对第二次经济革命的影响时曾指出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扩展是在职业中和地域上展开的。由于新技术降低了运输和信息费用,导致了地区、国家和世界范围的专业化,它产生了针对世界范围供求条件的市场意识以及贯穿世界的经济条件方面的传导机制变化,并刺激了世界范围的机会主义。结果是,提高了政府保护集团防范市场不稳定性和国际机会主义的收益率。政治不稳定和经济依附成为专业化的代价”([3],p.201)。因此,如何凸现技术创新的正功能结果而限制其负功能影响,使社会系统能有效接纳技术创新的整体功能后果呢?这实际上就是需要通过建立新的整合模式来加以完成。具体来看,它可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在微观上要求企业作出其组织结构和目标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模式来实现对技术创新行动后果的完整的评估、选择、限制和激励;在宏观上则要求政府作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供给和调整,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方向和路径,并对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产业和社区给予相应适当的补偿和激励。
三、技术创新整合的过程
技术创新整合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发挥功能的实际运作过程。一般来讲,技术创新行动与社会系统的整合过程要经历以下这样几个步骤:
1.适应
当技术创新行动发挥其社会功能而作用于社会系统时,社会系统总是首先作出被动性的适应性反应,也就是说,面对技术创新行动所造成的经济、科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影响时,社会系统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不可能熟视无睹的,而是必须及时或相对滞后地作出自身的结构安排和关系网络等方面的调整,以保持与技术创新之行动目标、要求和功能后果的平衡。当一种创新设想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中,或者当一种创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中时,人们会部分地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采用新的技术制度和工艺流程,以及改变原有的消费偏好和习惯等。而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系统在技术创新的功能影响下首先被动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表现形式。
2.消化
社会系统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或功能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从实质上来讲,仅仅是一种社会系统本身的机械性反馈调整行为,而且它有时甚至是在系统本身尚未理解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要实现对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还必须使社会系统能够在被动适应的基础上主动地过渡到理解和消化技术创新行动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组织形式、新行动规范和新价值观念等的状态。
社会系统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消化意味着要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行动的丰富社会内涵,即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器物特征,而且要看到技术创新所形塑和凝聚着的社会功能和规范特征;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性、新颖性、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注意到其由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不仅要看到技术创新的正功能后果及其实现条件,也要看到其负功能效应及控制手段。只有在这样的全面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才能使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变得更加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进而为顺利实现这一整合过程奠定基础。
3.吸纳
社会系统对技术创新成果和功能的吸纳是建立在前述消化步骤的基础上的。吸纳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而社会系统有选择性地吸纳技术创新成果和功能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其作充分的技术经济评估和社会文化评价,即全面地考察其经济功能、技术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则不仅需要前述消化步骤上的技术经济评估,还需要进行细致的社会文化分析和比较,即考察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其社会文化功能实现的社会文化条件是什么以及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等。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一种技术创新成果在特定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扩散和应用,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其他的社区或社会群体及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则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后果。这实际上是说明在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中,社会系统缺失了其选择性吸纳这一整合步骤。由此也就表明,只有在对技术创新成果与功能作出全面的、多维度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评价和比较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技术创新的成果与功能,才能在积极地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又维系社会系统的结构平衡和秩序稳定。
4、更新
一旦社会系统有选择地有效吸纳了技术创新的成果与功能,改变和调整了自身的结构安排和利益格局,就会使社会系统产生一种更新和发展的社会效应。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中所导致的社会系统的更新并不必然体现出一种“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性质;但随着社会系统结构在其实体、规范和关系等诸层次上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制度供给和利益补偿时,就会导致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系统的变迁逐渐从一种“非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改进”的过渡和逼近。在这一过渡和逼近过程中,当仅仅只能适用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度特殊的社会规范性模式的特殊价值逐渐被更抽象和更概括的社会价值取向所代替,从而也能够向种种不同的社会行动的规范性模式提供最终的合法性时,技术创新和社会系统的整合过程也就完成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也就最终完整地展示和建构出来。
当然,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并不是一种一次性进行的社会过程,而是在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不断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种状况既表明了技术创新社会整合过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也表明这种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社会系统在适应、消化、吸纳和价值概括化等环节或步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变迁过程。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由于这种以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社会系统之变迁过程增强了社会系统本身的适应能力,因此这种技术创新社会整过程的模式化、秩序化和制度化即技术创新社会整合机制的确立对于社会系统来讲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有这种模式进展的社会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它们的物质和人的资源,因而能够比未出现这种模式的社会更好地存在并满足它们的功能需求”([6]p.546)。
总括全文,可以看到,上述我们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所阐述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只是重点突出了技术创新整合的对象和过程问题。但实际上,在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中,还包括着更为丰富、更为宽泛的内容,如技术创新整合的前提、基础、条件、保证和具体手段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展开,留待它文再述了。最后,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本文所阐述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整合的目标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技术创新整合模式的理想类型,而并非是一种实证性的或描述性的技术创新整合行动。然而,这种目标模式或理想类型的必要性就在于,尽管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的创造性、新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而不能归结到一种统一的固定的行动模式上,但它却并不排斥技术创新整合所应有的秩序、规范和制度,只不过它所要求的是一种动态均衡秩序而非静态均衡秩序,与之相应的整合规范和整合制度也必须是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这种秩序、规范和制度的建构、维持和发展,就要求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社会整合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设计和相对稳定的行动轨迹。这实质上就显示了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对一种行动的目标模式的追求,表明了前述我们所建构的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的合理性:“它不是假设,但它提供了构想假设的方向;它不是对实在的描述,但它的确为这种描述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表达手段。”([7],p.284)。
- 上一篇:技术知识与创新组织
- 下一篇:从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过程看产品主体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