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与创新组织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2:00
从技术知识增长的角度看,难言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个人或组织产生正确技术问题的源泉。也就是说,难言知识作为个人或组织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积累起来的“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自发地引导着个人或组织的注意力和关注方向,以辨识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通过集中意识(focal awareness), 解决将要获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难言知识既包含着发现技术问题的启发性期待,也孕育着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法预期。简而言之,难言知识孕育着“正确的”技术问题。正因为如此,博兰尼更喜欢用“难言的知”(tacitknowing)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说,技术知识的增长和人工制品的创造过程是难以明确表达的,更是不能形式化的,谁也找不到技术进步的算法。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个人或组织知识的专用性和难言性方面,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个人或组织在技术知识问题上的特异之处。更一般地,个人或组织的知识基础难言地制导着个人或组织技术知识增长的速度和方向,从而产生渐进的累积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这是因为,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存储与其相关联知识的能力;知识基础越深厚,其吸收能力越强,对外部技术机会也就越敏感,因而也就越易作出超前反应去开发新技术能力;[18]知识基础中孕育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预先地定向了技术进步,它反过来融入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体系,形成累积性增长,而不是一种颠覆。
上述技术观,既与那种认为技术不过是独立于人或组织的物的观点不同,也与那种把技术看作可以普遍适用的易于复制的信息的观点迥异。我们相信,把技术理解为知识,认真对待难言的和专用的技术知识,认真对待这类知识与个人或组织的不可分性,能够使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安排有一种新的认识。
五、技术知识和R&D的组织安排
在考察过技术知识和工人制品的关系、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之后,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技术创新的组织问题,尤其是R&D 机构内部化于企业的微观机制。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经验研究的发现,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运用的经验调查与分析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9](1 )在企业运用于创新的知识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企业内部的R&D 努力和现有的专门技术能力,余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企业外部。在企业外部知识来源中,贡献最大的是其它企业,尤其是用户企业和供方企业以及竞争企业。其次才是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其在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各不相同,变动范围大致是5—20%。(2)从企业内部获取的知识主要与R&D 和设计相关。从这类活动以及生产岗位上获取的难言技能,与那些来自文献资料和学校教育的正规知识相比,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当然,企业亦通过关系网络,从其它企业和研究部门获得某些难言知识。(3)来自企业内部的那部分知识,约有半数是企业员工在R&D、设计、生产和销售活动中通过组织学习集体地获得的,另外一半则是纯粹的个人知识,是个人先前所受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产物。(4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的更有价值的贡献,不是具体的样品设计与开发,而是其发现的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巧。这些结论突出地表明了,就企业技术创新而言,内部技术知识较之外源技术知识、组织知识较之个人知识的相对重要性。
有关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因素的经验研究则表明:[20](1 )成功创新的特征是善于捕捉和理解用户的特定需求;失败的创新则常忽视或无视这类需求;(2)企业内部开发、 生产和营销活动的匹配十分重要。成功者具有这种协调技巧,而失败者则常常因为缺乏内部知识交流而无法协同。(3)成功的创新者,尽管都有内部R&D能力,但是,他们对来自企业之外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有相当的利用;失败者则缺少与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交流。以上三点发现分别证实了供方—用户关系链条、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网络、外部公共技术知识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性。
上述两方面的经验发现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发生的背景是三个彼此相关联的网络的叠加:企业内部网络、企业间网络、相关于该企业的公共技术知识网络。这三种网络,既是技术知识交流的网络,也是社会交往网络。这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所由以发生的技术—社会支撑结构,它是企业所建构的,反过来又建构着企业(这里暂不考虑政策、法律等上层结构)。可以说,一家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过程,也正是不断地重建这三种网络的过程。
在这里,问题并不是“企业为什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定义”为企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进行技术创新。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的技术知识主要来自内部网络?为什么企业又需要一个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支持?
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看,企业的特征就是其技术基础,这种技术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等人工制品上,更体现在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中,企业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充分利用当下的物质手段和各种投入品去生产用户企业或消费者所需要的人工制品,从而尽可能地获取最大收益。正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和基本目标决定了企业的议事日程和认知范围,使企业员工在互动过程中建构出企业历史与未来发展的“因果图”(cause maps),[21]界定其特定的有待解决的近期、中期和远期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当一个技术问题被个人、小组或企业确认后,个人或组织的“支援意识”总是被首先调动起来,搜索这些严格地依赖于背景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也许对整个企业是难言的,但在特定的小组如产品开发小组,也许就易于传达;这些问题也许对企业外部网络是难言的,但在企业内部却可以是彼此明了的;这些问题对企业是重要的技术问题,但对于外部网络来说也许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正是企业技术问题的难言性和专用性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成为最佳的问题解决者。如果企业没有相当水准的技术的人力资本,那么,企业就连真正的技术问题是什么,都难以辨明,又怎么谈得上去进行技术创新呢?反之,正是因为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水准,企业才能够捕捉到恰当的技术问题,也才能够去认知和建构外部技术知识网络,以备不时之需。但这种对外部知识的利用总是决定于内部的解题过程和运行系统。上述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的社会交往、价值认同、知识共享与交流、专用语言的生成等都有助于内部技术问题的捕捉和解决,都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的认知特征,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不是随机的。[22]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并不是海阔天空地搜索技术知识的社会总“库存”,随意引用各种技术知识。相反,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上,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供方—用户链条上,由于企业特定的人工制品和人力资本,便得企业只能发现并尝试解决特定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并在这一背景下评估和利用可得的外部技术知识。换言之,企业的技术搜索总是局域搜索,其搜索的方向、范围和有效性均受制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基础。正是这种状况,使企业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既是对企业内部技术传统的更新,更是对这种传统的扩展,由此形成企业技术知识的积淀和累积性增长,使企业通过人工制品的生产在市场上保持其特定的与其它企业相区别的专业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目标就是以人工制品在市场上一争高下,而主要不是以出售技术知识获取利润。企业为什么就不可以直接出售技术知识?这是因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难言的,它就无法与组织分割开来,也就难以出售;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专用的,它就少有需求市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可清晰表达的通用知识,由于其易于复制而难以确立产权,当然比较难复制的人工制品更难获利;如果企业获得一项全新的技术,其市场前景的高度的不确定性,往往使需求方的定价远不及供方的期望。因此,企业的技术转移往往是成熟技术,把人工制品(如生产线)、操作指南和技术服务组合出售。这样看来,人工制品作为一种界面,比起技术知识来,更适合成为企业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边界。企业只得在自己的技术世界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异质的技术和社会知识,去建构更易获利的人工制品。在此一过程中,外部研究成果是有用的,但是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外部研究机构的成果往往与企业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非直接相干甚至是很少相干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当然也不排除靠引入人力资本,使之成为自己的一员。
至此,我们基本上从认知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就需要R&D组织呢? 这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繁复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有关。企业内部技术问题的偶发性、技术问题产生的频繁性、技术问题的系统关联性都要求有专门的组织去承担排除故障的任务,而一个这样的与生产过程适当分离的专门组织的出现,正可以拓展整个企业的技术视野,既能从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工作,又能同时保持既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也正是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倾向于利用相对一般化的和与结果无关的决策规则,如,“把销售额的X %投入R&D”,“按照常规份额在基础研究、风险项目、渐进创新间配置资源”。这种元规则(meta-rule)已经得到一些计量研究的确证。 人们发现,R&D投资形式在一个企业内基本上是具有较低误差的随机游走。[22]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恰恰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采纳了内部R&D组织这种确定的常规组织,并采取稳定的政策, “以不变应万变”。目前,由于企业外部技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有了增加,但这决不意味着企业内部R&D行将被取代。相反,它倒说明,内部R&D组织甚至更为重要了——它不仅要从事内部的创新,而且要能更加敏锐地监测外部技术机会的变化,更有效地吸纳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避免步入人们已广泛注意到的“技术锁定”的陷井。这样看来,企业内部R&D 组织的出现也使企业技术基础拥有了某种再生的动力。
以上我们主要论证了企业内源知识的重要性和内部R&D 组织的必要性。至于企业所在的供方—用户链所传递的技术知识以及其它来源的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似乎是不言而哈的,这种技术知识通过人际交往的传播会更为有效。因为人们的解题过程不是去回忆自己拥有的整个技术知识库存,而是在此时此地搜索出那恰好可用的特定的技术知识。这意味着,企业的外部知识网络的核心部分,并不是匿名的,而是人格化的,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六、简短的结论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但并未最终解决这一课题所包含的所有问题。本文的贡献是,暂时撇开交易费用问题,循着技术知识论的视角,对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从一个特定角度深化了对创新组织的理解,尝试性地解释了企业内部R&D组织形成的微观机理。 这种思路,有助于摆脱那种习见的置技术于黑箱之中,只在其外围打转的思维定式,有助于透过技术理解企业、理解我们的人工世界。
【参考文献】
[1]Stigler ,G.J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ncmicProgress", in L.D.White(ed), The Stat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2]Williamson, O.E.,"Transaction - Cost Economics :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2,(Oct.1979):3—61
[3]Teece, 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rim",in G.Dosi et al.(ed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Change, London: Pinter Press,1988.
[4]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wt-Cr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5]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The Belkan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6]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7]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
[8]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0,No.6(1994):31-37,64.
[9]Arrow, K .J.,"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In R.R.Nelson ed. ,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10]Nelson, R. R.," Capitalism as an Engine of Progress",Research Policy, 19(1990):193-214.
附图
[12] Parayil, G . , "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cehnological Change", Tcehnology in Society, Vol. 13( 1991):289-304.
[13] Vincenti, W.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0.
[14]H.A.西蒙:《人工科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5]F.A.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16]Pinch,T.J.,and W.E.Bijke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Vol.14(1984):399 - 441."
[17]Cohen,W.M.,and D.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l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1990):128 - 152.
[18]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中日技术现代化比较》,沈阳出版社,1995年。
[19]Faulkner,W. "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Used in Innova-tion: A Second Look at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Distinc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Vol.19,NO.4(1994):425 - 458.
[20]Freeman,C., Network of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 Vol.20(1991):499 - 514.
[21]Weik,K.E.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ing, N. Y.:Random House,1979.
[22]Dosi,G."Source, 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s Effects of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XXYI(1988):1120 - 1171.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个人或组织知识的专用性和难言性方面,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个人或组织在技术知识问题上的特异之处。更一般地,个人或组织的知识基础难言地制导着个人或组织技术知识增长的速度和方向,从而产生渐进的累积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这是因为,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存储与其相关联知识的能力;知识基础越深厚,其吸收能力越强,对外部技术机会也就越敏感,因而也就越易作出超前反应去开发新技术能力;[18]知识基础中孕育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预先地定向了技术进步,它反过来融入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体系,形成累积性增长,而不是一种颠覆。
上述技术观,既与那种认为技术不过是独立于人或组织的物的观点不同,也与那种把技术看作可以普遍适用的易于复制的信息的观点迥异。我们相信,把技术理解为知识,认真对待难言的和专用的技术知识,认真对待这类知识与个人或组织的不可分性,能够使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安排有一种新的认识。
五、技术知识和R&D的组织安排
在考察过技术知识和工人制品的关系、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之后,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技术创新的组织问题,尤其是R&D 机构内部化于企业的微观机制。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经验研究的发现,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运用的经验调查与分析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9](1 )在企业运用于创新的知识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企业内部的R&D 努力和现有的专门技术能力,余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企业外部。在企业外部知识来源中,贡献最大的是其它企业,尤其是用户企业和供方企业以及竞争企业。其次才是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其在各产业部门的贡献各不相同,变动范围大致是5—20%。(2)从企业内部获取的知识主要与R&D 和设计相关。从这类活动以及生产岗位上获取的难言技能,与那些来自文献资料和学校教育的正规知识相比,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当然,企业亦通过关系网络,从其它企业和研究部门获得某些难言知识。(3)来自企业内部的那部分知识,约有半数是企业员工在R&D、设计、生产和销售活动中通过组织学习集体地获得的,另外一半则是纯粹的个人知识,是个人先前所受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产物。(4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的更有价值的贡献,不是具体的样品设计与开发,而是其发现的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巧。这些结论突出地表明了,就企业技术创新而言,内部技术知识较之外源技术知识、组织知识较之个人知识的相对重要性。
有关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因素的经验研究则表明:[20](1 )成功创新的特征是善于捕捉和理解用户的特定需求;失败的创新则常忽视或无视这类需求;(2)企业内部开发、 生产和营销活动的匹配十分重要。成功者具有这种协调技巧,而失败者则常常因为缺乏内部知识交流而无法协同。(3)成功的创新者,尽管都有内部R&D能力,但是,他们对来自企业之外的科技信息和知识也有相当的利用;失败者则缺少与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交流。以上三点发现分别证实了供方—用户关系链条、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网络、外部公共技术知识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性。
上述两方面的经验发现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发生的背景是三个彼此相关联的网络的叠加:企业内部网络、企业间网络、相关于该企业的公共技术知识网络。这三种网络,既是技术知识交流的网络,也是社会交往网络。这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所由以发生的技术—社会支撑结构,它是企业所建构的,反过来又建构着企业(这里暂不考虑政策、法律等上层结构)。可以说,一家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过程,也正是不断地重建这三种网络的过程。
在这里,问题并不是“企业为什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定义”为企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进行技术创新。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什么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的技术知识主要来自内部网络?为什么企业又需要一个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支持?
从技术知识的视角看,企业的特征就是其技术基础,这种技术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等人工制品上,更体现在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中,企业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充分利用当下的物质手段和各种投入品去生产用户企业或消费者所需要的人工制品,从而尽可能地获取最大收益。正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和基本目标决定了企业的议事日程和认知范围,使企业员工在互动过程中建构出企业历史与未来发展的“因果图”(cause maps),[21]界定其特定的有待解决的近期、中期和远期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当一个技术问题被个人、小组或企业确认后,个人或组织的“支援意识”总是被首先调动起来,搜索这些严格地依赖于背景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也许对整个企业是难言的,但在特定的小组如产品开发小组,也许就易于传达;这些问题也许对企业外部网络是难言的,但在企业内部却可以是彼此明了的;这些问题对企业是重要的技术问题,但对于外部网络来说也许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正是企业技术问题的难言性和专用性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成为最佳的问题解决者。如果企业没有相当水准的技术的人力资本,那么,企业就连真正的技术问题是什么,都难以辨明,又怎么谈得上去进行技术创新呢?反之,正是因为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水准,企业才能够捕捉到恰当的技术问题,也才能够去认知和建构外部技术知识网络,以备不时之需。但这种对外部知识的利用总是决定于内部的解题过程和运行系统。上述分析表明,企业内部的社会交往、价值认同、知识共享与交流、专用语言的生成等都有助于内部技术问题的捕捉和解决,都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的认知特征,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不是随机的。[22]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并不是海阔天空地搜索技术知识的社会总“库存”,随意引用各种技术知识。相反,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上,由于企业处在特定的供方—用户链条上,由于企业特定的人工制品和人力资本,便得企业只能发现并尝试解决特定的“正确”的技术问题,并在这一背景下评估和利用可得的外部技术知识。换言之,企业的技术搜索总是局域搜索,其搜索的方向、范围和有效性均受制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基础。正是这种状况,使企业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既是对企业内部技术传统的更新,更是对这种传统的扩展,由此形成企业技术知识的积淀和累积性增长,使企业通过人工制品的生产在市场上保持其特定的与其它企业相区别的专业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目标就是以人工制品在市场上一争高下,而主要不是以出售技术知识获取利润。企业为什么就不可以直接出售技术知识?这是因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难言的,它就无法与组织分割开来,也就难以出售;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专用的,它就少有需求市场;如果企业技术知识是可清晰表达的通用知识,由于其易于复制而难以确立产权,当然比较难复制的人工制品更难获利;如果企业获得一项全新的技术,其市场前景的高度的不确定性,往往使需求方的定价远不及供方的期望。因此,企业的技术转移往往是成熟技术,把人工制品(如生产线)、操作指南和技术服务组合出售。这样看来,人工制品作为一种界面,比起技术知识来,更适合成为企业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边界。企业只得在自己的技术世界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异质的技术和社会知识,去建构更易获利的人工制品。在此一过程中,外部研究成果是有用的,但是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外部研究机构的成果往往与企业特定的技术问题并非直接相干甚至是很少相干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当然也不排除靠引入人力资本,使之成为自己的一员。
至此,我们基本上从认知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就需要R&D组织呢? 这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繁复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有关。企业内部技术问题的偶发性、技术问题产生的频繁性、技术问题的系统关联性都要求有专门的组织去承担排除故障的任务,而一个这样的与生产过程适当分离的专门组织的出现,正可以拓展整个企业的技术视野,既能从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工作,又能同时保持既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也正是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倾向于利用相对一般化的和与结果无关的决策规则,如,“把销售额的X %投入R&D”,“按照常规份额在基础研究、风险项目、渐进创新间配置资源”。这种元规则(meta-rule)已经得到一些计量研究的确证。 人们发现,R&D投资形式在一个企业内基本上是具有较低误差的随机游走。[22]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恰恰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企业采纳了内部R&D组织这种确定的常规组织,并采取稳定的政策, “以不变应万变”。目前,由于企业外部技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外部技术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有了增加,但这决不意味着企业内部R&D行将被取代。相反,它倒说明,内部R&D组织甚至更为重要了——它不仅要从事内部的创新,而且要能更加敏锐地监测外部技术机会的变化,更有效地吸纳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避免步入人们已广泛注意到的“技术锁定”的陷井。这样看来,企业内部R&D 组织的出现也使企业技术基础拥有了某种再生的动力。
以上我们主要论证了企业内源知识的重要性和内部R&D 组织的必要性。至于企业所在的供方—用户链所传递的技术知识以及其它来源的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似乎是不言而哈的,这种技术知识通过人际交往的传播会更为有效。因为人们的解题过程不是去回忆自己拥有的整个技术知识库存,而是在此时此地搜索出那恰好可用的特定的技术知识。这意味着,企业的外部知识网络的核心部分,并不是匿名的,而是人格化的,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六、简短的结论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但并未最终解决这一课题所包含的所有问题。本文的贡献是,暂时撇开交易费用问题,循着技术知识论的视角,对技术知识和人工制品、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从一个特定角度深化了对创新组织的理解,尝试性地解释了企业内部R&D组织形成的微观机理。 这种思路,有助于摆脱那种习见的置技术于黑箱之中,只在其外围打转的思维定式,有助于透过技术理解企业、理解我们的人工世界。
【参考文献】
[1]Stigler ,G.J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ncmicProgress", in L.D.White(ed), The Stat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2]Williamson, O.E.,"Transaction - Cost Economics :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2,(Oct.1979):3—61
[3]Teece, 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rim",in G.Dosi et al.(ed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Change, London: Pinter Press,1988.
[4]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wt-Cr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5]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The Belkan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6]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7]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
[8]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0,No.6(1994):31-37,64.
[9]Arrow, K .J.,"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In R.R.Nelson ed. ,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10]Nelson, R. R.," Capitalism as an Engine of Progress",Research Policy, 19(1990):193-214.
附图
[12] Parayil, G . , "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cehnological Change", Tcehnology in Society, Vol. 13( 1991):289-304.
[13] Vincenti, W.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0.
[14]H.A.西蒙:《人工科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5]F.A.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16]Pinch,T.J.,and W.E.Bijker,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Vol.14(1984):399 - 441."
[17]Cohen,W.M.,and D.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l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1990):128 - 152.
[18]星野芳郎:《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中日技术现代化比较》,沈阳出版社,1995年。
[19]Faulkner,W. "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Used in Innova-tion: A Second Look at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Distinc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Vol.19,NO.4(1994):425 - 458.
[20]Freeman,C., Network of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 Vol.20(1991):499 - 514.
[21]Weik,K.E.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ing, N. Y.:Random House,1979.
[22]Dosi,G."Source, 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s Effects of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XXYI(1988):1120 - 1171.
- 上一篇:工业实验室的演进及其管理的经验教训
- 下一篇: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