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意识胚的演化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25:00
6、主体意识和能力是从先天能力的综合性方面开始萌芽的,但不能假定意识胚的演化起源于一个有完整自我意识的主体。意识胚的演化进程不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儿童早期的活动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分化的特点:既不能在活动中区分想望的东西和外部给与的东西,也缺乏稳定的自我意识特征。各种活动最初是自发地、孤立地进行,活动之间还没有整体地彼此协调,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水平的。同时,由于缺乏规则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各种活动通常以自己的感官或行动为中心,似乎主体认为自己处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中心,把自发产生的想法当成了普遍的规范到处引用,具有自我中心色彩。
尽管内在与外在都对统一的生理基础产生影响,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是在经验了内外关系中的冲突和挫折,通过意识胚调节自己的活动方式,从心理上祛除自我中心的蒙昧和从规范上祛除自我中心的主观随意性之后才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能以不同的方式区别对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与自发产生的各种主观意向。
与那种手段和目的尚未分化的杂乱无章的活动比较,真正的主体将对客体的认识、运动程序的编制、手段、目的等方面协调起来,代表着一种新的活动方式。主体把自己看作是处于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中的客体世界的一员,在内外关系意义上对其自身进行调节。主体所有的态度、思想、行为的变化都应在意识的内外关系的背景下理解。
个体接受历史文化影响的“人化”过程要广泛地借助第二信号系统,借助皮层联合区的活动自发地,或自觉地整合各种因素,并把意志、目的实现在实践过程中。这样,意识层次的活动便在广泛的脑活动中产生主导性影响,体现出意识胚的主体性特点。
二 、早期经验与意识胚编码机制的形成
1、大量的意识功能是在环境中随着活动的展开而分化出来的。观察表明,初生的婴儿还处在无外无内,无物无我的混沌状态。它并不能仅凭视觉就能看到了那个离我多远,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物体。对他而言,所有的世界只是这样或那样的刺激。如果说对成熟意识,刺激是代表着某种对象,意识胚的反应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那么在最初的经验中,由于缺乏视觉编码机制的支持,缺乏区分快慢反应的机制基础,刺激的影响更多地具泛经验特征。婴儿最初的行为只是一种由刺激直接引发的反应。较为鲜艳、突出的、新异的刺激(而不是代表某种物体的刺激形式)容易诱导婴儿的行为。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2、神经生物学对动物神经发育的“敏感期”研究表明,如果在发育初期的一段时间内,缺乏相关刺激的诱导,可能造成视听觉编码机制对常态的严重偏离,而且这种偏离是以后的经验所无法补救的。在这个阶段,环境刺激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与编码相关的各种要素的平衡分布。基于动物学实验,我们进一步推测:如果在人的早期经验中缺乏某种因素,也会使编码机制偏离常态——比如造成色盲,或者空间透视能力的缺失。有文献报道:从小生活在丛林中和圆形建筑中的人群(注意把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现代人所熟悉的建筑、道路的方正结构进行比较),其视觉的空间透视能力、距离感较差。同样也可以设想,让一个现代人到丛林中生活会比自小生活在山林中的人更容易失去空间判断能力。所以,教育心理学一般强调给予婴幼儿的刺激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而又相对宽松平和的环境显然更有利于神经布线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形成多元的智力结构。
缺乏知觉编码机制的支持使意识胚早期活动并非建立在知觉与对象严格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而意识胚第一阶段的演化成果,主要是在外围的视听觉通道、感觉区和运动区形成稳定的可重复使用并具有一定拓展能力的编码机制。这个阶段与主观努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为主导,带有很强的生理决定论色彩。但,在这个阶段外在刺激的影响同样必不可少。
由于不可逆转的基因的表达过程的深刻影响, 演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3、在儿童成长的某个阶段,会自然地只专心于某一项事物而拒绝接受其它事物.或者毫无理由地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直到突然爆发某种新的机能。心理学家也把这些阶段们称为心理上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把握适当的时机给儿童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儿童在敏感期内的许多表现又与顿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只对特定类型信息敏感,多角度、重复性地针对同一主题展开活动,在不定的时刻豁然开朗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把创造性思维称为“童真的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诱导要抛开习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
4、意识胚演化的第一阶段为神经机制的平衡过程所推动,这个过程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的循环:。首先是刺激引起原始意识胚活动的不平衡——随着相关的对该刺激的视觉经验的形成,最初引起强烈兴趣的刺激不再是新异的,造成暂时的平衡态——一种新的刺激类型加入引发新的不平衡的——产生新的视觉经验。在特定阶段上,视觉机制究竟对哪一种刺激敏感,这并不具有必然性,但最后形成的视觉编码机制却不受形成过程细节的影响。随着经验的累积,视觉最终发展到能对各种刺激同时性地发生反应,并依据刺激本身的特点编码信息。(这种情况如同初到一个陌生的房间,我们的视觉实际是对房间各处的信息随机地采样,但我们对房间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却是一致的。)这样,意识胚的活动由只能注意对比强烈的刺激,逐步过渡到对各种信息刺激进行综合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对对象的识别也由模糊逐步清晰。
编码机制的出现使感知觉成为可能,而从此以后经感觉通道进入意识中心的将不再是简单刺激,实际上是为视象、知觉、知识等概念所反映的意识胚本体存在,而意识胚对外在的反应也转为针对刺激所反映的对象。
三、感性活动与动作思维
1、对于最初既无所谓主体也无所谓客体,而能在其中孕育主、客二分的意识胚结构功能的演化,我们确实需要寻找一个内在与外在的联结点。尽管人们常常把感知觉作为认识世界的开端,但考虑到知觉部分地依赖于整体活动,我们宁可认为一开始起中介作用的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活动本身广泛地包括着感知觉、行为、主体意识等方面。在活动中,意识胚调动起所有的能动性与世界进行广泛的接触,促使各种要素在观念中构成相互协调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因果关系及内外在关系等的整体。活动本身推动了包括感知觉编码机制的形成和行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意识胚机制的演化。
2、最初的行为只是一种本能性质的反射。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针对具体对象的的感性行为。在感性活动中已经孕育着思维的萌芽,而思维的原始形态应该追溯到一种部分地带有自主活动特征,并且能从多角度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这种思维形态实际上就是动作思维。研究表明在种系或个体的思维发展中,最初产生的就是动作思维或者直观行动思维。动作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直接性和行动性。这时,思维的产生、过程和结果直接与当前感知到的对象相联系,问题和问题的解决不是凭借表象与概念,而是借助实际动作和想象的推动。动作思维的自主性部分地由行为过程的自主性来维持,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动作停止,思维即终止。同时,自主活动的意识胚本体也把行为引起的视角的变化,物体位移的变化进行综合,使其超出当下刺激的给予。动作思维凭借对物体的直观感知和自身的动作来“思考”外界事物。动作思维与感知Š
- 上一篇:相对论与科学迷信
- 下一篇:马克思之技术哲学基本思想初探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