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学 > 计算机 > 正文

    《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全文)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0:48:00

      

    界模糊,造成部分产业统计没有依据,统计难度大。以物联网核心产业之一的传感器为例,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千亿产值的规模,但真正属于物联网产值范畴的却无法准确统计。由于物联网产业难以从原有产业中剥离,造成部分产业统计水分偏大,不利于准确判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规律。

      2、应用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的矛盾突出,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尚未到来

      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规模化和技术产业水平存在矛盾。一方面,在应用开展的初期,部分产品功能单一、价格昂贵,产品精度和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难以推动形成规模应用和产品普及。另一方面,没有规模化的应用无法带动产业化水平的真正提升,部分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仿真层面,不能真正通过产品化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

      在物联网产业链的多数环节,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基于传感器和传感网的应用,其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之间的矛盾则非常突出。部分高端传感器,例如对水质、土壤进行监测的传感器,一个进口传感器价格可能在十万元以上,现阶段不可能进行规模化应用,而国内的传感器或者生产能力不具备,或者精度达不到应用要求。

      3、行业定制性强,物联网实现革命式突破发展难度大

      物联网可以应用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领域,而行业需求的差异性要求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行业特点、明确行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行业进行定制性的设备研发和软件开发,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研发的难度。同时,行业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标准化的难度增大,产品无法实现有效互通。

      感知层面,各个行业需要感知的对象不同,需要采集的物理世界信息不同,造成了传感器的差异,例如用于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和用于农业土壤监测的传感器是无法通用的。信息处理层面,各行业的基础信息不同,需要分析和决策的内容不同,因此尚没有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软件能够适用于所有行业。

      行业的多样性和强定制性,使得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在现阶段难以聚焦以实现集中跨越式突破。

      五、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时期,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正与其他信息技术融合渗透,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物联网自2009年以来起步发展,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亟需抓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加快战略部署和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推动技术和应用创新,释放物联网潜力,深化物联网应用,推动物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的内生发展动力

      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依托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物联网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国家资金配置,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多方协作,推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行业应用领域,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探索商业模式。推动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深化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充分发挥物联网在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带动形成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发展。

      在个人应用领域,推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发展。以面向公众的应用为突破口,通过规模发展带来突破性效应。对于感知节点采集上来的大量物的信息,借助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过应用创新为个人提供特色服务,以此突破规模化瓶颈,推动物联网自身的持续性发展。

      2、坚持应用先行,实现物联网的层次化、有序化推进

      充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先导,确保安全”的原则,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民生领域,选择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化物联网应用。

      结合技术和产业化的水平,坚持层次化推进。优先在技术产业相对成熟、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开展应用推广工作,以规模化的物联网应用市场带动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在技术和产业化尚未成熟的领域,在确保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发展。在技术相对稳定而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领域,应首先提升生产能力,扩大产品产量,改善产品的工艺、质量,以适应应用规模化推广的高标准和低成本要求。

      3、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物联网发展的配套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创新层次。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基础性研发,推动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在物联网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加强安全自主可控软硬件的应用。加强融合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培育新型业态。

      坚持物联网发展的自主可控,加强防护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安全评估机制,有效保障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环节的安全可控。

      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信息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处理和综合应用,推动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论

      物联网本身并不是全新的技术,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汇总和融合。物联网作为一种融合发展的技术,其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同样会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据保守估计,传感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重要区域防入侵、环保、电力安全、平安家居、健康监测等诸多领域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据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物联网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论未来的物联网将比现有的Internet大得多,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总体而言,全球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201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据估计,2013年将超过17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30%。其中,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也已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医疗、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量成熟技术和产品的诞生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物联网相关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全球物联网产业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样的增长态势持续下去,未来10年全球的物联网无疑都将实现数量和质量的飞跃,实现大规模普及和商用,走进普通人家。(来源:职业商人;编选:)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