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0:48:00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 考证
【论文摘 要】随着国家对考证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证书也会与持证者的素质和能力成对应关系,资格证书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因此,高职生“考证热”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高职生为自己的将来加上一个厚重的“砝码”,使高职生适应多重性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使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就业竞争的压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极不协调。所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不得不参加资格认证考试,为将来就业铺好路。计算机考证使高职生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找到了有效平衡点,当前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某些脱节。基于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分析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一 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现象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都忙于考证,忽视了专业课的学习。“考证热”的现象反映了当前大学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职业需要的脱节和矛盾,需要在教育与就业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考证热”的现象,也给政府主管教育和经济部门提出了制度革新和政策调整的新课题。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企业教育培训的力度,保障主管部门规范职业资格的考试与培训制度,不要增加应试者的负担。
二 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必要性
1.有利于强化师资建设
计算机等级考试不仅是考学生,也在考教师。首先,一个学校申请了某个认证考试考点,必须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统一要求的考试,教师也会自觉地去了解考试信息,学习考试大纲,了解考试题型,进而指导学生复习,为学生辅导。在该过程中会学到以前读书时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等级考试,可以积累教学实例,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2.教学目标统一,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知识水平
高职院校不像中学,很少考试,即使考试,也考得很肤浅,很容易过关,这样学生没有学习压力,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教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也没有明确定位教学目标,在同一个学校,常出现教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不同的情况。考试也是自己教、自己出试题,试卷质量无法把握,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采用等级考试的教材,明确规定学生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必须通过等级考试,这样,教师和学生目标定位就很明确。另外,计算机等级考试分笔试和机试,既能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测试实践操作能力,一举多得。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社会认同普遍不强。如何检测高职生文凭的“含金量”呢?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可作为学生升学、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笔者认为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考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很全面,也很有针对性。
4.考证是顺应人才需求多重性和学习型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高新技术、高级经营管理、法律顾问等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人才流动的空间将更广阔,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今后的人才就必须顺应多重性的要求。这种人才多重性表现为技能型、技术型等。这必然需要一种更为合理、更能联系实际的系统的经过培训确认的人才认证。显然,考证是最合理的人才认证方式。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时期完成符合人才需求多重性要求的考证,必然会成为企业的抢手人才,能迅速给企业带来可观回报。高职生考证本身也是一种新的“专业+技能”的科学施教模式,是对当前高等教育中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的有效补充,也是将大学生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有效衔接的体现,它在最大程度上使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高职生通过培训学习获得证书,本身就是对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肯定,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些持证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三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考证的管理
高职毕业生要顺利走向市场、步入企业,不仅要学好相关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只有具有熟练技能水平的毕业生,到生产一线才能直接顶岗。因此,许多高职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相应的计算机证书。根据我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制是政府维护公民利益的一项举措,职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就业准入制要求从业者必须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近期IT培训市场行业结构分析,与前两年相比有较大变化,从事IT行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参与培训的主流。与两年前相比,有了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急需一项显著的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在面对众多高校毕业生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实战技能和综合素质,于是学生开始选择以培训的方式加强自身综合能力。二是国内IT人才的缺乏促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了就业,选择IT的工作岗位。这使从事IT专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比例逐年提升,甚至有超过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的势头。
参考文献
[1]薛彦铜.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考证促学[J].才智,2011(14):117~118
[2]张小宁.行动导向法在计算机操作员培训考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09~110
[3]隆朝权.考证促学——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1):130~13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技术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