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理论 > 正文

    谈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30 22:08:00

      

    3.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资本
    时代变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有些已经过时,不少做法已经失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易,由一种资本,变成了两种资本,即不仅要有传统概念上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等构成的传统资本,而且要有知识资本。办企业没有资本不行,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办企业没有知识资本不行的道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醒意识到的事情。
    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两种资本好比是企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没有传统资本,企业无以存活;没有知识资本,企业活得艰难。企业要想走得好,跑得快,两条腿要一般长,一样健壮。“单腿蹦”不行,“跛脚走路”也不行。
    知识资本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无数鲜活的事例和经典的案例形象地说明,传统资本是企业的“硬件”,知识资本是企业的“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传统资本对于企业是“催生促高”的资本,知识资本对于企业是“造血壮体”的资本;传统资本是企业“做大”的资本,知识资本是企业“做强”的资本。
    知识资本是由知识转化来的,转化的根本条件是“泛智力劳动”,就是创新。没有知识就没有知识资本,没有创新也没有知识资本。这就是说,知识资本的内涵离不开创新的范畴。凡是用于创新的资本,凡是实现创新的资本,都是一种投入。投入的是传统资本,是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但是,这种投入的资本,不同于维持日常生产而投入的资本,也不同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是一种投资回报率相当高的资本,是一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的资本。为了与传统资本向区别,这种用于创新和实现创新的创新资本,冠以知识资本的称谓。知识资本是蕴含在创新成果中的特殊资本;知识资本是能够创造超乎常规价值和利润的资本。知识资本的定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知识资本就是创新资本。
    据全球著名的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微软公司2006年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的R&D投资总额达到65.8亿美元,R&D投资占公司当年全部销售营收的14.9%左右。这些货币资本都有效地转化为微软的知识资本。
    任何资源只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存在时才能实现其资源的价值。 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条件是,知识必参与变革现实的实践,通过“泛智力劳动”这种知识性劳动,创造出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存在,同时创造出新的价值时,知识才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转化为知识资本,或者说,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根本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充分认识知识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逐步提升知识资本的含量,并使之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本”。
    4.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的一些认识和经验。雄厚的知识资源不断开发的结果,即通过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知识的反复思索,对知识的多种联想,对知识的深刻感悟,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实。人们利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在知识资本的推动下,对事物进行改善、改造、改革,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产品,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理念,不断实现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泛智力劳动”的过程,其创造的是价值量相对较高的增盈价值,因此,创新的过程就是价值量大幅提升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财富快速增长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
    知识推动经济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知识,日益增长的知识凸显了知识资源的作用;知识资源通过知识资本的持续开发,通过“泛智力劳动”不断实现创新目标;创新将创造出超过一般劳动价值的增盈价值,进而推动经济平衡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知识——知识资源——知识资本——“泛智力劳动”——创新成果——增盈价值——经济发展,构成了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链条。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知识资源是基础,创新是核心,知识资本是推动“泛智力劳动”的关键,创造“增盈价值”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将以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使社会实现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向主要依赖知识资源的转变,从“泛体力劳动”为主,向“泛智力劳动”为主的转变,从传统资本为主导,向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转变,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结构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创新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成为配置生产要素的强大力量。谁拥有知识和创新,谁就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事关国家实力的快速崛起,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动员全国上下采取重要举措,同奋共举,务求实效。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企业抓起
    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上存在着曲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的事情,是宏观调控的事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情,是有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事情。此事似乎与企业无关,或者说企业只是“被动”转变,“等待”转变。这种思潮是十分有害的。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是内生性发展的动因。离开了“细胞”的发展变化,宏观经济难以发展变化,既是有些改变,也是“治标不治本”,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宏观调控式的转变,既是企业调整了产业,例如由传统产业调为知识产业,如果企业仍然按照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结果经济必难有长足发展。实践证明,既是传统产业,如果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方式,依然会取得骄人的发展。美国沃尔玛公司,从事的是典型的百货零售的传统产业,其夺得世界500强之冠的业绩,诠释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
    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转变为主要依赖知识资源;二是把企业主要依靠“泛体力劳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泛智力劳动”;三是把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本”。资料显示,我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50%的企业不进行任何创新活动,有专利的企业只有5%,每年申请专利的企业只占1%。这都说明,我国企业仍然处在工业经济时代,沿用的仍然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事情。要充分认识时代的变迁。时代的列车已经驶进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特点,顺应时代的潮流。身子和屁股不能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身首异处”是活不好的。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仓库”的建立,高度重视“泛智力劳动”队伍的培养,高度重视知识资本的考核和运作。国家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将企业建成创新型企业。企业普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变之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经济理论是对经济现象本质的探析和认知,是对经济现象规律的探求和揭示。经济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个经济时代有反映其时代特征的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的焦点,在于揭示社会财富增长的机理,在于确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介和移植了大量外国的经济管理理论。我们的企业界同仁敏而好学。从改革开放之日始,先后学习过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看板管理、事业部制、行为科学、创新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直到甚嚣尘上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我们跟“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学习过最基本的管理方法,跟“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学习过现代管理高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曾使我们折服,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让我们如醉如痴……学费交了不少,学习也颇努力,但回过头来想想,收效甚微,甚至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何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了皮毛,丢了根本,难免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得益于这些“洋”理论,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的业绩。
    时代变了,经济管理理论也要做相应改变,要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经济管理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表现为宏观经济出现了“两低一高”的新特点,即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增长率。微观经济则出现了以微软公司为典型的一大批知识企业的迅速崛起。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传统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所不相符合的,甚至是传统经济管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的。这引起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者立即投入深入研究,相继推出一些研究成果,推动了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与经济实践相伴而生的,这样的经济理论为经济发展探路清障,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中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能继续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理论,我们也不能继续依靠移植外国成熟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一方面,真正有用的“经”,人家不一定给你;另一方面,移植需要过程,等移植成功可能已是“时过境迁”了。另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以及“零敲碎打”的做法都难免会事倍功半,效果很差。
    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对某类经济现象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并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抽象而形成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已经出现的这类经济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二是指导经济运行,严格按此理论运行的经济应该获得预想的经济效果和效益。用“企业知识资本论”作为理论元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创建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不应是“个人行为”,而应是“国家使命”。由国家出面组织,选择国家最高学府(例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牵头,挑选有创新造诣的经济学家集思广益,同心戮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中国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尽快结束跟在外国经济管理理论后面爬行的历史,尽快用中国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大道上迅跑。中国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3.大力普及和开展创新活动
    普及和开展创新活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知识经济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第一资源”的最终归宿;创新是“泛智力劳动”的全部内涵;创新是企业“第一资本”的总体流向。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阻碍创新普及和开展的最大障碍,是熊彼特“圈定”的创新定义。“怎样认识创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议题。2003年,欧盟提出要重新认识创新概念。2004年,美国国家创新行动计划中反复强调创新的变化特征。他们都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了质疑。
    随着创新实践的深入,创新理论也要随之发展。通过对百家企业案例的探析,创新可以这样来定义:“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用这些新的认识和把握对事物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
    创新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要能获得哪怕是深入一点点、新一点点的认识和把握,都可以称为是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人人可为。人们只要用心工作,用脑思考,日久天长,都有可能获得事物本质新的认识,都有可能发现事物新的规律。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并非是“天才”的专利。
    要大力营造创新氛围,普及创新知识,倡导创新行为,鼓励各行各业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波澜壮阔的创新热潮兴起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