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 正文

    大学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19:00

      

      

    一、确立德能知行并重的人才培养实践目标
      21 世纪是各学科、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相互渗透的世纪。人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
      识,获取技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个体
      价值,成为德能知行并重的人才。这是现代大学应
      当追求的人才培养的实践目标。
      提倡培养德能知行和谐发展的人才,就是注重
      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包
      含知识在内的全面发展教育。1996 年,在21 世纪
      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
      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委员会从它举行的第
      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 教育
      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
      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1]我国教
      育学者周南照教授解释说: “学会做人在这里超越
      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做人’……在这个意义
      上说,学会做人与我国教育方针强调的‘在德、智、
      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相吻合,正是我们追求的教
      育目标和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2]
      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上世纪末我国高等
      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
      培养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1994 年底,国家提出了
      “三注”,即: “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
      意个性发展”; 1995 年,国家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
      质教育,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史、哲
      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 1998 年,国家提出了
      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三提高”,即: “提
      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
      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1998 年以来,国家印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
      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
      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措施: 成立了高等学
      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53 所普通高等
      学校建立了32 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
      织编写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举行大量的
      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活动等等。人们
      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才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
      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深化高校素质教育,要具体落
      实到“三结合”上来: 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
      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
      合,人文( 精神) 教育与科学( 素养) 教育相结合。
      二、建构“淡化专业,拓宽口径”的
      人才培养实践思路
      通识教育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
      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
      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它强调了人的自主性,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力求协调教育过程中博与专的
      关系,如斯宾塞所言: “为完满生活做准备”[3]。这
      种意义的教育必然是一种启发心智,唤醒心灵的教
      育,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可以说通识教育是大学实现其宗旨的核心。
      专业教育主要通过分科教学来实施,为未来的
      职业做准备。专业教育在大学初创时就随之而来,
      并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高等教育
      可以界定为“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
      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的人才的社会活
      动。”[4]现代大学显然不能回避它的社会责任,这种
      社会责任要求高等教育要以职业为导向。这就要求
      在高等教育中,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更为良好、全面
      的教育,其中不仅是专业教育,同时还能享受到人文
      教育、通识教育。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对立,
      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良好的互补性和相
      融性,应该是共存的。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应该是通过专业
      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实现大学均衡教育的总体
      目标,旨在提倡“和谐教育”理念,以新经济、新教
      育、全球化的现代理念,构建有利于完善个人发展的
      人生设计,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堂、课外、网络等多种
      教学形式,有效提供大学生自主制订人生目标、自主
      选择人生发展方向、自主创新创业的良好教育环境。
      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始终以完整人格、高尚情操、坚
      强意志的人文教育理念,贯穿于通识教育各课程中,
      以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大学教育要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融
      合,就现实层面而言,尤其要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
      育的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丰富通识教育内容。
      三、完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补的
      人才培养实践途径
      所谓人文关怀,是在培养现代人文精神的大背
      景下进行的,指把人的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最高目
      的,关注人之为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理想的超
      越性追求,强调人对自身的精神关怀,对人类文明和
      社会进步的贡献。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切莫忘
      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
      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
      观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
      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
      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5]
      科学作为“知识与智慧”的有机统一体,智慧使
      知识成为有机的并且具有秩序。科学不仅仅是人类
      已获得的知识,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日渐广义的概念。
      在广义的科学框架下,科学研究与社会治理、人类命
      运更为全面地联系起来。因此,在自然科学主导的
      现代世界,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兼具人
      文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应该接受这种“通才
      教育”。所以说,要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路径之
      一就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
      但是,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
      学的分离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人类已到了一个时
      期,务须有一个人文和科学合一的文明。”[6]人文与
      科学的融合在于改变人类的教育,使得学习科技者
      不成为“机器人”,学习人文者了解“科技”的性质,
      以使人类拥有更高的智慧———兼具哲学与科学的智
      慧,人类精神将达致一个理想的境界。在我们身处
      的时代,“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可以说是“至大无
      外、至小无内”。“至大”在于科学技术几乎无边界
      地渗透于寰宇万物,人文关怀的视野关涉宏旨; 其
      “至小”在于科学技术日益化作百姓“日用而不知”
      的生活必需而须臾不可离分,人文关怀的触角探及
      寻常幽微。见微知著,透射微、著、小、大之间,可见
      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意蕴所及。同根同源的科学
      与人文,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经历了殊途与陌路,然而
      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存在,人类日益认识到科学人
      文分离造成的生存困境。以人文之情思导引科学技
      术富于人性、伦理与审美意蕴,以科学技术之精进充
      实广袤的人文智慧; 科学与人文由殊途走向圆融,将
      不断呈现健全成熟的人类智慧,使人类精神日渐达
      致澄明之境。
      1994 年,美国政府就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计
      划,更着力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许多名牌
      大学都进一步加强了人文课程的比重。如: 普林斯
      顿大学要求理工科学生至少修7 门人文学科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要求本科生至少修8 门人文学科课
      程,公共必修课中人文学科占到一半以上。哈佛大
      学是具有人文教育传统的著名大学,它的校训就是:
      “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
      友。”在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计划中,人文学
      科几乎占了一半,其中语言与文学课程占课程总数
      的四分之一。对攻读工程理学学士学位的学生,要
      求必须修习25% 的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有外国文
      学、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逻辑、社会分析、音
      乐与视觉艺术等。英国政府1987 年发布的《高等教
      育———应对新的挑战》白皮书,明确地把坚持基础
      科学研究,增进人文科学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
      标之一。苏塞克斯大学“文理渗透项目”主席麦克
      尔·布朗指出: “让理工学生选一些人文学科或社
      会学科的课程,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科学家能否负
      起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的重大问题。”新加
      坡则把学校德育当作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在
      实践科学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方面,国外高
      校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不无启示。
      现代大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当选择、
      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路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要务,
      建构符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的体系。现
      代大学只有在人才培养的实践目标、人才培养的实
      践思路和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之中贯穿这样的理
      念,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