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哲学 > 国学 > 正文

    郭店楚简与战国早期儒学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3:00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荀子·儒效》记:“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又,《周礼·地官·大司徒》谓:“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此处“教之中”的“中”指的就是“礼”。盖君王祭天,民众必自四方而至,久而久之,引申出中心的“中”,象征君位所在,所谓“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20)又引申出“正”义,所谓“允执厥中”(21)、“允执其中”(22)的“中”字,皆表“正”意。二程以“不偏之谓中”,有一定道理,但“偏”与“不偏”要有个标准,这标准就是“礼”。至于“庸”,有“常”的意思,《尔雅·释诂上》:“庸,常也。”具体指常行、常道。所以,“中庸”的本义应为“中道”和“常道”,亦即日用常行。那么,子思生活的时代什么可称作“日用常行”呢?显然只有礼了。可见,“中庸”一词确实由“礼”转化而来,是对“礼”的理性提升、深化,使之理论化和哲学化。《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庸说》二篇”,归入六艺略礼类,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了“中庸”与“礼”有密数关系。对此关系,自先秦而至秦汉,人们是有着普遍共识的。明乎此,便不难理解《中庸》上半部分主要讨论“中庸”的内容了。

    《中庸》第二章开宗明义即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以往人们解释此章,往往把它与第一章“天命之谓性”、“中和”等问题纠缠在一起,认为“中庸”乃天命所赋人之性,“顺着各人之性所发出来的,即是‘中庸’之道。”(23)又认为“中庸”即“中和”,“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24)这样一来,一个原本很简单的问题被搞复杂了。实际上,所谓“君子中庸”是说君子能够恪守中道,也就是恪守礼,而“小人反中庸”,不守中道、不恪守礼仪,故肆无忌惮。这与“天命之谓性”、“喜怒衷乐”之“中和”并无关系,正因为如此,从《中庸》第二章到第二十章上半部分没有一处谈到“性”,更无一处谈到“中和”;相反地,它谈“中庸”多从外部入手,把“中庸”看作外在的习俗和规范,表现出由外而内的致思方向: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择乎中庸”说明“中庸”的客观外在性,而“期月守也”则表明“中庸”的完成与实现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持守,将其由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自觉。颜回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而一般民众则“鲜能久矣”。在孔门群弟子中,颜回以“克己复礼”著称。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25),虽穷困如斯,却能够始终如一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6)这样的品格无疑是其能“择乎中庸”的根本原因。此例也说明“中庸”是和“礼”密切相关的概念,同“天命之谓性”意无关系。

    “中庸”来自“礼”,而“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君臣父子人伦关系,这在《中庸》上半部分亦有所反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这里的“君子之道”,即“中庸”之道。在作者看来,“道”非不可捉摸的神秘之物,而是内在于普遍的人伦关系及日用常行之中,并通过“事父”、“事君”、“事兄”及与朋友相处等礼仪规范而展现出来,故其平凡无奇,“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但要完全实现它,又很不易,连圣人都难以做到:“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可见,“道”既平凡而又超越,“极高明而道中庸”;而这种超越乃是立足于人伦的超越,是即日用而又超越日用,亦即在日用常行中寻找超越,它可以说是一种世俗化的超越。这与今本《中庸》后半部分所说的内在心性超越有所不同。不仅如此,由于“道”与人伦日用被统一了起来,既定的社会规范和伦理秩序被合理化和神圣化,一旦违反常规便有“素隐行怪”之嫌,人们只能做削足适履式的适应,而不能有任何发挥创造。因此,“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这成为今本《中庸》上半部分的主调。它所要求的不是突破既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而是回复到传统的轨道;不是积极进取有所作为,而是安于现状,听从命运的摆布:“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独,行乎夷狭;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入而不自得焉。”可见,“中庸”和“礼”一样,都是要求人们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我克制,所不同者,“礼”强调的是制度仪节,而“中庸”反映的则是制度仪节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此处的“道”,显然指“中庸”之道。人们之所以违背它,是因为“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就此而言,“中庸”又确有方法的含义,但这方法是在日用常行之“礼”的基础上推衍出来的。起初,它只是要求人们“不偏”、“不易”,避免“过犹不及”之误,逐渐形成发展出较为丰富的内容,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忠恕违道不远”等等。

    明了了“中庸”与“礼”的渊源关系,就不难理解今本《中庸》上半部分中第十七、十八、十九章何以会出现谈论鬼神祭祀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并非“错简”所致,因为祭祀乃是“礼”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礼”的核心。这三章虽没有谈到“中庸”,但多处言及“礼”:“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明乎郊社之礼、蹄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联!”这与“儒简”《缁衣》等篇情况一致,而与《中庸》下半部分有很大差别。

    《中庸》下半部分包括第一章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则立”以下部分,是一篇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的议论文。因其主要谈论“诚明”,故不妨将之称为《诚明》篇。它开首即提出了一组很富有哲学意味的命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天”所命于人的即是“性”。“率性之谓道”,郑玄、朱喜皆注“率,循也”,指循“性”而行即是“道”,但又有学者说:“‘率’应训为统率、率领。‘率性之谓道’是说统率性的是道。……楚简‘长性者,道也。’‘长’就是率。”(27)若依前说,则“道”是内在之道,“修道之谓教”是指以后天的修习发明此内在之道;若依后说,则“道”是外在之道,“修道之谓教”是指以此外在之道改造人先天的本性。可见,“率性”是“循性”还是“长性”,不仅关系到“修道之谓教”的理解,而且更关系纠整个《诚明》的思想。其实,《中庸》第二十一章对以上两句有明确的解释:“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谓之性”是说由内在的“诚”而达到对是非善恶的明觉,便可称作是发自本性的,这是以功能、作用言性,而不是给性下一个定义。“自明诚,谓之教”是说由明欲认知活动而发明内在的“诚”,它可称为“教”。“性”与“教”相对,前者乃先天本能,后皆乃后天教化,二者出发点虽有不同,但目的则是一样的,故又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据此,“自诚明,谓之性”显然即“率性之谓道”,因为稍后第二十五章接着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即“道”,和“率性之谓道”是一致的(28);而“自明诚,谓之教”亦即“修道之谓教”,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人们具有内在的“诚”,但并非每个人都能鸿其直接表现出来,故而还需经过后天的培养教化,这就是“自明诚”和“修道”作为“教”的意义所在。

    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先天的道德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这样一移少有些矛盾的观点构成了《中庸》后半部分即《诚明》篇的一个基本思想。《中庸》第二十章下半段有与此相关的一个论述: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以往学者由于受宋明理学的思想影响,往往从本体与工夫的角度看待“诚者”与“诚之者”的关系,把“诚者”看作是形而上的本体,而把“诚之者”看作发明本体的后天实践活动即工夫,结果造成理解上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