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的“斆”与性情的关系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26:00
“斆”,之所以能够由“觉”、“悟”抵达“明”、“著”、“大”的性情境界,在先秦儒家看来,是因为“斆”可以通过对传统文献的学习,习今、知古进而知天。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温故而知新”(《为政》)。《说文》曰:“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墨子·经上》曰:“故,所得而后成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有“交性者,故也”(第11简)与“有为也者之谓故”(第13简)两个命题。“交”,裘锡圭先生释为“实”;“故”,孙希旦《礼记集解》云:“故,谓有为为之也。”陈宁先生释简文中的“故”为“《诗》《书》《礼》《乐》”。[④] 《诗》《书》《礼》《乐》皆儒家教化的工具,当然是“有为为之”者。“有为为之”与《经上》之“所得而后成”实际上是相通的。但是,仔细捉摸,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却更富于哲理,更富于超拔的精神。《论衡·谢短篇》曰:“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沈。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孔氏《礼记叙》曰:“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识前言者”,君子博学多闻,以古为鉴,心胸豁达,眼界高远,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事关系,面对人生的各种喜怒哀乐、穷达贵贱、生老病死,就可以高瞻远瞩,视之如浮云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逸周书》曰:“天为古,地为久。”古则久,久则天,天长地久,雷霆震荡,风雨博施,负阴抱阳,成己成物。故“《春秋》之道,奉天法古”(《春秋繁露·楚庄王》),“主不稽古,无以承天”(《后汉书·范升传》),法古就是奉天,稽古就是承天。所以,孔子“信而好古”的学术道路,实际上是“下学上达”,向“天之大德”不断提升的道路。
先秦儒家的“性情”思想,意蕴是深厚的。它是人学,是哲学,而不是心理学。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先秦儒家的性情思想,不能没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这种关于性情的学说,也不可能完全与现代心理学脱节。先秦儒家的性情思想之所以还值得人们去学习与研究,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在于它是符合人性的一些最起码的规律的。“性情”一词,肯定不能简单地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性格”、“气质”、“情感”、“人格”、“情绪”、“意志”等相关的词语相比附,内涵与外延都是有区别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视为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概念,则又违背了历史发展之传承性的基本事实。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情感(affect)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⑤]
“情操(sentiment)是道德感(moral feeling)、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审美感(aesthetic feeling)的统一。” [⑥]
“认知评价是决定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⑦]
“复杂情绪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⑧]
“气质(temperament)是天赋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⑨]
“性格(character)的四个层面(态度特征attitudinal characteristics、认知特征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情感特征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意志特征volitional characteristics)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⑩]
“意志(will)产生的过程就是认知(cognition)的过程。”“离开了认知过程,意志就无从产生。”[11]
“无论是人格(personality)的整体结构,或是代表人格的某方面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都是在遗传(heredity)与环境(environment)两因素交互作用之下逐步发展形成的。”[12]
这一组现代心理学中与性情有关的判断,没有哪一条是可以脱离了知识的学习之后而能够成立的。郑玄以为,《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13] 程伊川亦曰:“《中庸》之书,是孔门传授,成于子思。”[14] 这是在说,《中庸》的思想是直接传承孔子而来。换言之,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也蕴藏着孔子的思想资源,其中的第一句,言其天赋性;第二句,言其稳定性;第三句,言其可变性,最终是三者的统一。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完全符合上述心理学家卢家楣、张春兴等先生的一系列界定。所以,孔子认为,“学(斆)”可以直接关涉到性情的修养和人格的提升: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仁、知、信、直、勇、刚都必须以“学”为基础、为前提。不学(斆),则不能得其正,不能得其纯。学(斆),是知识的积累,是修养性情的过程。没有这种积累的过程,就会愚、荡、贼、绞、乱、狂,在性情上枝叶旁出,斑驳陆离,没有起码的规范与修养。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学而》)如果不重,人格就不威;如果不重,学问就不固。何以做到既威且固呢?在“主忠信”。“主忠信”,完全是一个性情上的要求。“忠”指的是学者自己心中的内在之诚,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信”指的是内在之诚表现出来之后的状态,是“忠”的显发。孔子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学习都应该涵咏性情,笃敬以持己,忠信以立诚,居易以俟命。所以,《说苑·建本》曰:“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这是一个对先秦儒家“学”与“性情”之关系的精妙的概括。这里说得很直截,学习,就是用来“反情”、“治性”、“尽心”的。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学习知识”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而成了一种磨砺性情、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途径。《论语》载曰: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
这是一段借古讽今的话。孔子认为,古代的人之“狂而肆”、“矜而廉”、“愚而直”,本来就非性情之正,是之谓“三疾”。但是,有是“三疾”的古之人,虽无性情之正,却质直好德,能够做到“肆”、“廉”、“直”,在德性上没有问题,不像现在的人弄虚作假,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因而“狂也荡”、“矜也忿戾”、“愚也诈”,丧德败性。那么何以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当然是在社会上全面地施行儒家的德性教化,也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是之谓“斆”。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必须加强道德的学习,应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样,即便人们不能养性情之正,也不至于流于丧德败性,巧言令色,自欺欺人。
所以,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好恶之情的显明、牵发,萌生于道德的修养,激发于仁义的精神;只有在正确的道德原则轨范下,具备了仁的德性、德行的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好”、真正的“恶”。然而,在孔子,仁属于道德之目,又为仁义礼智诸德之首,上承于天,下形于地,充实于人之主体,乃是一种思想的体系。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历尽了人生之艰苦的磨难,最后在生活的哲理之中真正悟透并掌握了儒家价值观,既仁且智的人,才能做出“里仁为美”,知仁、择仁、处仁的正确选择。所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不知命、不知礼、不知言,人就将不成其为人,而人要成其为人,就必须努力地学习,去知命、知礼、知言,努力在温馨的伦理关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学会做人。《焦氏笔乘》引仲修云:“所谓学者,非记问诵说之谓,非絺章绘句之谓,所以学圣人也。”[15] 如果不努力地学习什么是“仁”,如果不把这种德性落实到现实的生活之中去,在道德的践履中,“志于道,据于德”(《述而》)来矫正各种性情之偏,人们就不可能真正地去“好”,去“恶”,更不可能克服掉“狂也荡”、“矜也忿戾”、“愚也诈”的毛病。
认真阅读、揣摩《论语》全书,笔者以为,孔子固然十分注重德性的实践,并且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的明训,他的“仁学”,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讲,完全就是身体力行的学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但是,从孔子的生平历史来看,从《论语》自始至终倡导的传承历史文化的精神来看,孔子也是十分注重书本学习的。“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如果不通过书本知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化如何去“从”呢?故孔子在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志于学”是放在首位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而且后面的各个阶段都是在“学
- 上一篇:《易传》性、情二字人学解读
- 下一篇:《尚书》的性情思想研究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