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 > 正文

    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产业组织分析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30 15:28:00

      摘要:行政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的二元结构是我国外贸体制转换时期的显著特征。现阶段的出口过度竞争是由出口企业经营战略失误、行业协调约束机制缺失、政府外贸竞争政策目标偏差和外贸行业产业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纠正出口过度竞争行为有赖于调整出口企业经营策略,强化行业协调约束机制和修正外贸竞争政策目标。

    竞争行为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行为之一,与非出口部门的企业相比,出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关系更为复杂,要同时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是同一行业的出口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的同行业企业进行市场份额的竞争。这是外向型竞争,其竞争结果取决于产业竞争力;二是国内该行业出口企业彼此之间的出口份额竞争,即出口竞争。这是内向型竞争,其竞争结果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决定着一国企业出口活动空间之大小,后者则对出口活动空间之大小产生重大影响,

    一、出口贸易过度竞争

    所谓过度竞争,是指由于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供给过度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产业内企业不得不将产品价格降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而处于只能获得低于社会平均回报而又不能顺利退出该产业的状况。近年来,出口过度竞争、低价竞销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垄断经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在该体制下,只有少数专业外贸公司才有资格从事外贸业务,且各专业外贸公司之间都有比较明确的业务分工。因而,就竞争关系而言,当时的外贸经营企业不存在彼此间的出口份额竞争,只存在与国外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竞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外贸体制也实行了相应的市场导向改革,对外贸易垄断经营的格局开始瓦解。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入世后三年内,我国将全面实现进出口依法登记制,彻底结束审批制。从理论上来说,届时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可能依法取得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由垄断走向竞争,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大大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近年来我国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与出口贸易巨大发展间的正相关关系就是最好的注解。

    出口贸易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的并存,是我国外贸经营由垄断走向竞争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对贸易垄断的弊端认识比较充分,因而比较注重破除传统体制下的贸易垄断,而对转换时期的过度竞争问题却重视不够或估计不足。事实上,后者对我国出口贸易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正日益显现。尤其是目前在我国出口产品数量大、品种少、附加值低、差异性小、出口渠道狭窄、出口市场集中、营销手段单一的情形下,国内企业间的出口过度竞争主要表现为竞相低价出口,这不仅会大幅度减少贸易所得,而且极易招致其他国家的倾销指控,导致我国产品在相关国家市场份额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国外市场。据统计,1992-2000年,对华反倾销案件达316件,至少影响我国出口额1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泛滥的最大受害国。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国企业间的过度竞争、竞相压价是重要原因之一。过度竞争已危及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出口过度竞争的矛盾势必会更加突出。因此,规范外贸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建立有序、高效的竞争格局,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成因分析

    造成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组织角度而言,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外贸行业进入壁垒低的特点决定了其市场结构具有较完全的竞争性,容易产生过度竞争行为。外贸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成本差异和行政法规。外贸行业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成本差异均不明显,构成进入壁垒的主要是行政法规。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进入壁垒也随之降低,竞争的加剧就成为一种必然。外贸行业具有进入壁垒低、竞争性强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该行业的市场结构必然是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和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国外贸业发展的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是中小企业出口额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尤其是许多大宗出口产品,如服装、手工艺品、五金工具、轻工业品、纺织品等,主要靠中小企业提供,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也是中小企业。二是近年来我国外贸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年降低,出口额最大的10家外贸经营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由1992年的22.7%猛降到1999年的5.49%。市场集中度的这一巨大变化折射出了我国外贸行业由垄断向竞争转换的巨大进展。但从市场竞争关系来考察,市场集中度过低不利于竞争秩序的有效建立和规范。外贸行业的产业组织比较复杂,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容易产生过度竞争。

    2.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但相应的约束协调机制相对滞后,使出口竞争处于几近自发竞争的状态。放开外贸经营权是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导致了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其具体表现为:(1)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由过去只有国有企业从事外贸经营转变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共同从事外贸经营,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外贸业的主导力量,私营企业则是迅速成长的生力军。据统计,2000年国有企业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6.7%,外商投资企业占47.9%。(2)经营主体形态多样化,由过去单一的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到生产型、研究开发型外贸经营企业等多种形态并存。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无疑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竞争关系来看,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也是竞争不断加剧的过程,有效的竞争需要有健全的约束协调机制作保障。在传统体制下,对市场、价格、数量的协调和出口商行为的约束主要靠政府,现在这一责任则应主要由企业自发组成、自愿参加的行业协会或者商会这样的中介组织来承担。而目前,我国这类中介组织存在组织不健全、定位不准确、功能残缺等问题,对市场和厂商行为的约束协调功能极其微弱,出口商之间几乎处于自发竞争状态。我国出口市场的过度竞争,折射出了我国外贸行业约束协调机制建设的严重滞后,这无疑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扩健康发展。

    3.出口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的单一化,使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加剧了出口商之间的过度竞争。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等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上述6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之和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80%以上。其中,位居我国出口市场前3位的一直是香港、美国和日本(虽然先后次序各年有所不同),我国对前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之和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55%以上,而同期三者的出口贸易额之和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不超过25%。相比较而言,我国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于这3个国家和地区。从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市场分布来看,市场集中的情况更为明显。服装、纺织品、鞋类、玩具、塑料等5种主要出口产品,2000年对上述6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之和占各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达60%以上。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使得出口企业只能在有限的目标市场内进行残酷的竞争。尤其是当主要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状况发生变化或经济不景气时,该产品的出口数量和价格就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波动,容易引起低价竞销,这不仅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经常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4.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经营策略的雷同化,使出口竞争演变为纯粹的价格竞争。近年来,随着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7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5%。但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为主导的同质产品的出口结构并未根本改变。这既反映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又反映了经营策略上的雷同化。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经营策略的雷同化,降低了产业的进入壁垒,致使大量仿冒产品充斥市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的过度竞争。

    以量取胜、以廉取胜是低成本竞争策略和无差异化经营策略的指导思想,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为主导的同质产品的出口结构是上述策略的结果。而低附加值是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本质特征。我国的出口加工贸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00年,加工贸易占我国当年出口商品总额的55.2%,尽管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呈上升趋势,且出口产品中国产料件有所增加,但加工贸易增值率仍然不高。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加工出口为例,企业利润率不到2%,出口服装的企业创汇不到4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就成为其主要的竞争手段,竞争的结果必然使出口企业处于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出口价格不断降低,利润趋于零。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出口,鞋类40.72亿双,出口额100.96亿美元,每双平均价格不到2.5美元,远低于意大利、韩国、巴西,甚至低于越南。2000年共出口手表8.9亿块,创汇9亿美元,平均每块手表约1美元。

    5.在制定和实施外贸行业竞争政策的过程中,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过度竞争行为及其负面结果估计不足。正统的经济学理论一直坚信,强化竞争可以增进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1。我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外贸行业竞争政策时,一方面考虑到垄断是传统外贸行业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不自觉地受正统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把反垄断作为外贸行业竞争政策的核心,对过度竞争行为及其负面结果预计不足。这种政策导向无疑放任了过度竞争行为。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造成我国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多方面原因,笔者建议应采取以下对策性措施:

    1.以外贸企业的组织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大力提高外贸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遏制出口贸易过度分散、过度竞争的倾向。外贸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以大型生产型外贸企业和流通型外贸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建立出口企业集团。集团化组织、规模化经营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方向。据统计,2001年全球6.3万多家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控制了全球产出的近50%、世界贸易的60%和技术转让的70%。我国外贸企业小而散的组织状况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需要对我国的外贸企业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以大型出口企业为核心,通过相互参股、资产重组和联合购并等方式,形成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复合型经营体系,向着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打造我国的出口企业集团。(2)中小型出口企业以产品和市场为基础,联合建立出口合作组织。出口合作组织可以是非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基本职能是为成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协调成员企业的定价、竞争行为,避免彼此间的恶性竞争。这样,既可以保持各成员企业组织上的独立性,又可以协调出口经营上的一致性,还可以克服中小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能力弱的缺陷。西方国家卡特尔组织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2.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协调约束机制,规范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商会等中介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自发性发展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自相残杀,其结果是不仅单个企业难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且使所有企业的整体利益受损。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以及政府对企业的间接管理,要求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必须建立一个协调约束机制,即:中介组织。这个组织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单个企业,而是属于企业群体,代表该群体的共同利益。从西方国家行业中介组织的发展来看,其主要职能是:(1)协调职能。协调会员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竞争关系。(2)服务职能。为成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3)信息职能。就我国目前的行业中介组织而言,首先要使这些中介组织真正成为外贸企业自己的组织,代表自己的利益,淡化行政色彩;其次,要健全和完善其职能,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中介组织应以服务为根本,以协调约束为重心,树立其权威性,增强其约束力,承担起维护经营秩序、保障会员企业合法权益的职责。

    3.调整出口企业的目标市场战略,积极推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削弱出口市场单一化引起的过度竞争。多元化战略就是在巩固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等六大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中东、俄罗斯、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经济大国,中俄两国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增长,我国产品在俄罗斯势必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中东和拉美市场在需求上与我国市场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只要出口企业重视对这些市场的开发,潜心研究其需求,恰当地运用市场拓展战略,就可以扩大在上述市场的份额。非洲市场具有较大的进出口贸易空间,从贸易结构上看,由于非洲的加工业能力很低,多数国家的制造业产品靠进口维持需求,高技术产品更严重依赖海外。因此,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相对于其国内贸易而言所占比例较大,进出口贸易有很大余地。虽然市场购买能力有限,但只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产品,仍然能取得不俗的出口业绩。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互相残杀,降低出口竞争的激烈程度。

    4.调整出口企业的经营策略,实现经营策略由雷同化向差异化的根本转变,避免出口企业之间的直接冲突。(1)摈弃以量取胜、以廉取胜的观念,进一步确立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的战略思想,增强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结构来看,绝大多数出口企业属于单一产品、单一市场的原子型结构,缺乏在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且具有技术开发优势的大型企业。因此,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而言,要增强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容忍一定程度的垄断,即提高市场集中度;(2)摈弃无差异化经营策略,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在对国际市场进行科学细分的基础上,为自己寻找与众不同的目标市场,根据特定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并实现占领市场、获取满意利润的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奉行的是无差异性经营策略,主要表现为产品的雷同性、竞争手段的单一性和市场定位的低档性。这无疑是给出口竞争火上浇油。而差异化战略将有助于缓解竞争强度。海尔公司在美国冰箱市场的成功经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98年,海尔公司按照冰箱和冰柜的大小对美国冰箱市场进行细分,抓住了美国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把被众多公司忽略的170升以下的冰箱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运用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成功地占领了该市场,当年的市场占有率即达25%。

    5.修正外贸行业的竞争政策目标,在注重反垄断的同时,充分重视反过度竞争。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垄断并不一定使社会福利受损,相反,过度竞争却会使社会福利受损。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的二元结构是目前我国外贸行业的基本特征,这种市场结构以及相应的企业行为,是造成我国外贸行业绩效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依照合理的市场竞争结构标准设计并实施产业组织政策,实现外贸行业的有效竞争,对于改变我国外贸行业目前的无序、低效率状况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外贸业竞争政策的目标应是:允许适度垄断的存在,实现产业的有效竞争。鉴于我国外贸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过度竞争现象,应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减少过多进入的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实现我国外贸行业有效竞争目标模式的正确途径。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