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贸易逆差与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30 15:27:00
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逆差,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和债务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由50年代的23%下降到90年代的15%左右(注:陈百明、陈安宁、陈念平、严茂超:《谁养活了美国?》,《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6月30日。)。就一般认识而言,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已相对下降。但美国真的在衰落吗?
一、从贸易逆差看美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一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不一定意味着其国际分工地位低下。在特定的条件下,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国家也有可能出现贸易逆差,美国就是如此。
在出口方面,美国所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通信设备、机电产品、飞机及零部件、科学仪器等。这类产品的生产者少,在国际市场上所遇到的竞争也少(即通常所说的非竞争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售价较高,利润也较为丰厚。美国由于经济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强,这类商品的供给竞争力和市场调节适应性很强,因而在这些商品项目基本上都是顺差。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利润最丰厚的计算机芯片的开发研制与生产销售几乎全部被美国公司所垄断。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美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注:杨光铮:《由贸易逆差看美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虽然美国也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但这并不能说明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低下,美国在农产品生产上拥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并且美国的农业早已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从进口来看,作为资源大国的美国非但不是主要资源出口国,相反,在金属原材料和矿物性燃料等方面却是世界上的主要进口国,一些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工业制品,如金属制品、木材制品、橡胶制品等,进口量很大。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赚取进口高技术产品所急需的外汇,也只能拼命地压价出口一些资源性产品。虽然美国对工业制成品也有较高的需求,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者众多,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售价低廉,属于所谓的竞争品之列。面对充足的供给,美国可以充分享受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实惠。
美国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国经济加速国际渗透,加深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为了占据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抢占信息时代的制高点,美国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90年代以来,美国发展最快的行业就是最有发展前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美国在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领域稳居世界第一(注:杨光铮:《由贸易逆差看美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而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则逐步让位于日本,在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也基本退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加速将资源、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低附加值的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水泥、塑料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今,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但在信息社会全面到来之前,钢铁、汽车、电器等传统制造业部门在国际贸易中仍处于主导地位,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美国在信息化道路上的步子迈得很大。为了弥补产业结构升级所造成的国内市场缺口,满足美国大众对基本消费品和国民经济对部分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时保护国内的资源和环境,美国必须大量进口自然资源、原材料、消费品和其它制造业产品,故而出现贸易逆差是很自然的现象。
二、从贸易逆差看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当今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越来越居于支配地位,目前已占据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全球4万多家跨国公司已控制世界生产的40 %和世界贸易的60%(注:王鹤:《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世界经济》1999年第3期。)。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 它们“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实现资本的增值。但是就本质而言,跨国公司是一国资本越出国家和民族疆界,驾驭别国资本,利用别国资源的现代组织形式,它的核心力量是母国资本,其重大决策都是由母国作出的。如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任命、资本投向、利润使用以及全球体系的研究、开发、经营和管理都是由总部决定的,它在各国和各地的投资并不以当地的发展为目的。波音将机头放在韩国做,垂尾放在台湾做,但绝对也可以在美国做,这不过是在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但韩国、台湾却制造不出波音,这就是技术和实力的问题。说到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别国资源、控制别国经济,而不是相反。跨国公司的利益是与母国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支持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经济活动。比如,相当多的政治出访是为本国公司的市场开拓而来,跨国公司的扩张实际上就是本国民族经济的扩张。当今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比较,已不能仅仅从一般性的经济总量上加以评判,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拥有多少家世界级大公司尤其是世界最大公司。《财富》500 强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别、不同行业乃至不同企业竞争实力的消长。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美国独占185家(注:俞永炳:《这世界变化快——〈财富〉杂志500强剖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8月26日。),傲视群雄。从行业分布来看,美国在收益率高、有发展前景的信息产业中的优势最为明显。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美国跨国垄断巨头已经渗透到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往往都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其资产额和销售额可以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而且它们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仍在不断地扩大”(注:陈百明、陈安宁、陈念平、严茂超:《谁养活了美国?》,《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6月30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都掌握在它们手中。
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战略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90年代,为了寻求生产的低成本、逃避贸易壁垒,美国跨国公司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IBM的计算机70 %以上的零部件在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美国轿车25%的部件由其海外子公司供应,半导体行业80%以上的组装工作在国外完成,波音飞机28%的零部件送到国外去加工生产(注:陈百明、陈安宁、陈念平、严茂超:《谁养活了美国?》,《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6月30日。)。美国贸易逆差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美国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出口。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美国跨国公司所属的海外子公司创造了1.5万亿美元的生产销售, 但并未包括在美国的出口统计数字中(注:杨光铮:《由贸易逆差看美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
为了实现全球扩张,美国公司尤其注重资本积累,贸易逆差一定程度上是美国企业对利润贪婪的结果。如在美国的贸易赤字中,40%~50%来自于美日贸易逆差(注:罗悠真:《冷战后世界经贸战日趋激烈》,《世界经济》1994年第2期。),然而美国企业的利润率却远远高于日本。1998年全球7家利润超过6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中,有6家是美国公司;在43家行业效益最高的公司中,有24家为美国公司所占有,而500强内20家亏损大户中,日本企业占了14家(注:俞永炳:《这世界变化快——〈财富〉杂志500强剖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8月26日。)。与注重市场份额、薄利多销的日本企业相比,美国企业更注重销售价格和利润的提高。美国的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从这里也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是在近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尤为迅速。不管是从入围500 强企业的数量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利润积累来看,美国已将日本、德国等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美、日、德跨国公司比较(注:转引自《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8月26日。)
进入全球500强数量 平均营业收入收益率(%)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5 1996 1997 1998
美国 153 162 175 185 6.10 6.19 6.04
日本 141 126 112 100 1.23 0.52 -0.36
德国 40 41 42 42 2.36 2.72 2.83
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
三、从贸易逆差看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巨额逆差,通常会导致其货币的国际信誉下降,其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削弱。然而,自80年代起,美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巨额逆差,却并未能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使美元成为各国最重要的外汇储备手段和国际清算与支付手段。虽然其间发生过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于1971年崩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比重下降,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美元的霸主地位。当前,美元总量达到23万亿,占世界金融资产的60%和各国外汇储备的70%(注:赵涛:《“美元利益”支撑美国经济高增长》,《理论前沿》2000年第5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以欧盟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欧元一度被认为会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然而欧元问世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风光。美国凭借自己超强的国际政治、军事实力,利用欧洲在政治上较弱的缺陷,间接地干预国际经济,时常在世界各地挑起一些事端,吸引投资者将投资转向“安全”的美利坚,造成美元坚挺、而欧元疲软的态势,使欧元始终无法真正向美元挑战。轰炸南联盟期间,欧元下跌,美元上升,美股狂飚,这便是一个明证。至于日元,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苦涩和美国经济的高增长,其将进一步失去竞争地位。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元的霸主地位不会出现丝毫的动摇。
一、从贸易逆差看美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一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不一定意味着其国际分工地位低下。在特定的条件下,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国家也有可能出现贸易逆差,美国就是如此。
在出口方面,美国所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通信设备、机电产品、飞机及零部件、科学仪器等。这类产品的生产者少,在国际市场上所遇到的竞争也少(即通常所说的非竞争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售价较高,利润也较为丰厚。美国由于经济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强,这类商品的供给竞争力和市场调节适应性很强,因而在这些商品项目基本上都是顺差。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利润最丰厚的计算机芯片的开发研制与生产销售几乎全部被美国公司所垄断。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美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注:杨光铮:《由贸易逆差看美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虽然美国也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但这并不能说明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低下,美国在农产品生产上拥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并且美国的农业早已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从进口来看,作为资源大国的美国非但不是主要资源出口国,相反,在金属原材料和矿物性燃料等方面却是世界上的主要进口国,一些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工业制品,如金属制品、木材制品、橡胶制品等,进口量很大。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赚取进口高技术产品所急需的外汇,也只能拼命地压价出口一些资源性产品。虽然美国对工业制成品也有较高的需求,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者众多,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售价低廉,属于所谓的竞争品之列。面对充足的供给,美国可以充分享受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实惠。
美国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国经济加速国际渗透,加深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为了占据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抢占信息时代的制高点,美国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90年代以来,美国发展最快的行业就是最有发展前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美国在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领域稳居世界第一(注:杨光铮:《由贸易逆差看美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而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则逐步让位于日本,在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也基本退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加速将资源、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低附加值的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水泥、塑料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今,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但在信息社会全面到来之前,钢铁、汽车、电器等传统制造业部门在国际贸易中仍处于主导地位,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美国在信息化道路上的步子迈得很大。为了弥补产业结构升级所造成的国内市场缺口,满足美国大众对基本消费品和国民经济对部分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时保护国内的资源和环境,美国必须大量进口自然资源、原材料、消费品和其它制造业产品,故而出现贸易逆差是很自然的现象。
二、从贸易逆差看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当今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越来越居于支配地位,目前已占据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全球4万多家跨国公司已控制世界生产的40 %和世界贸易的60%(注:王鹤:《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世界经济》1999年第3期。)。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 它们“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实现资本的增值。但是就本质而言,跨国公司是一国资本越出国家和民族疆界,驾驭别国资本,利用别国资源的现代组织形式,它的核心力量是母国资本,其重大决策都是由母国作出的。如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任命、资本投向、利润使用以及全球体系的研究、开发、经营和管理都是由总部决定的,它在各国和各地的投资并不以当地的发展为目的。波音将机头放在韩国做,垂尾放在台湾做,但绝对也可以在美国做,这不过是在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但韩国、台湾却制造不出波音,这就是技术和实力的问题。说到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别国资源、控制别国经济,而不是相反。跨国公司的利益是与母国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支持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经济活动。比如,相当多的政治出访是为本国公司的市场开拓而来,跨国公司的扩张实际上就是本国民族经济的扩张。当今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比较,已不能仅仅从一般性的经济总量上加以评判,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拥有多少家世界级大公司尤其是世界最大公司。《财富》500 强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别、不同行业乃至不同企业竞争实力的消长。在世界500 强企业中,美国独占185家(注:俞永炳:《这世界变化快——〈财富〉杂志500强剖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8月26日。),傲视群雄。从行业分布来看,美国在收益率高、有发展前景的信息产业中的优势最为明显。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美国跨国垄断巨头已经渗透到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往往都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其资产额和销售额可以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而且它们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仍在不断地扩大”(注:陈百明、陈安宁、陈念平、严茂超:《谁养活了美国?》,《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6月30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都掌握在它们手中。
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战略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90年代,为了寻求生产的低成本、逃避贸易壁垒,美国跨国公司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IBM的计算机70 %以上的零部件在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美国轿车25%的部件由其海外子公司供应,半导体行业80%以上的组装工作在国外完成,波音飞机28%的零部件送到国外去加工生产(注:陈百明、陈安宁、陈念平、严茂超:《谁养活了美国?》,《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6月30日。)。美国贸易逆差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美国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出口。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美国跨国公司所属的海外子公司创造了1.5万亿美元的生产销售, 但并未包括在美国的出口统计数字中(注:杨光铮:《由贸易逆差看美国国际竞争力》,《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
为了实现全球扩张,美国公司尤其注重资本积累,贸易逆差一定程度上是美国企业对利润贪婪的结果。如在美国的贸易赤字中,40%~50%来自于美日贸易逆差(注:罗悠真:《冷战后世界经贸战日趋激烈》,《世界经济》1994年第2期。),然而美国企业的利润率却远远高于日本。1998年全球7家利润超过6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中,有6家是美国公司;在43家行业效益最高的公司中,有24家为美国公司所占有,而500强内20家亏损大户中,日本企业占了14家(注:俞永炳:《这世界变化快——〈财富〉杂志500强剖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8月26日。)。与注重市场份额、薄利多销的日本企业相比,美国企业更注重销售价格和利润的提高。美国的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从这里也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是在近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尤为迅速。不管是从入围500 强企业的数量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利润积累来看,美国已将日本、德国等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美、日、德跨国公司比较(注:转引自《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8月26日。)
进入全球500强数量 平均营业收入收益率(%)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5 1996 1997 1998
美国 153 162 175 185 6.10 6.19 6.04
日本 141 126 112 100 1.23 0.52 -0.36
德国 40 41 42 42 2.36 2.72 2.83
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
三、从贸易逆差看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巨额逆差,通常会导致其货币的国际信誉下降,其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削弱。然而,自80年代起,美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巨额逆差,却并未能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使美元成为各国最重要的外汇储备手段和国际清算与支付手段。虽然其间发生过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于1971年崩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比重下降,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美元的霸主地位。当前,美元总量达到23万亿,占世界金融资产的60%和各国外汇储备的70%(注:赵涛:《“美元利益”支撑美国经济高增长》,《理论前沿》2000年第5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以欧盟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欧元一度被认为会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然而欧元问世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风光。美国凭借自己超强的国际政治、军事实力,利用欧洲在政治上较弱的缺陷,间接地干预国际经济,时常在世界各地挑起一些事端,吸引投资者将投资转向“安全”的美利坚,造成美元坚挺、而欧元疲软的态势,使欧元始终无法真正向美元挑战。轰炸南联盟期间,欧元下跌,美元上升,美股狂飚,这便是一个明证。至于日元,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苦涩和美国经济的高增长,其将进一步失去竞争地位。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元的霸主地位不会出现丝毫的动摇。
-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企业的本土优势
-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