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初探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30 22:11:00
论文代写网:
摘要:在资本市场中,首先通过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为数不多的“分拆上市”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国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原因和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剖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企业加强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国家建立一个网络监督平台,从客观上由银监会来实施监控,然后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控股局面。通过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开展和监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拆上市;融资;关联交易;银监会
一、引言
2000年7月27日,青鸟天桥分拆青鸟环宇在香港挂牌,成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自此拉开“分拆上市”的序幕。时隔九年后,搜狐、中华网、盛大、新浪均纷纷在纳斯达克登场,与2000年前后首次上市时的“流血惨淡”相比,这次“分拆上市”的大多为互联网企业。目前我国有15家公司已(拟)“分拆上市”,其中在2000年有11家,这些公司大多为以科技技术为主行的企业(见表1)。
“分拆上市”是属于资产收缩的范畴,它有广义和狭义的说法。广义上“分拆上市”是指尚未上市的集团公司或已上市的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单独上市;而狭义上的分拆是指已上市的公司或集团将其内部部分业务或者是部分区域经营活动或是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按照同样相关法律法文,另行公开招股上市。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分拆上市”。
二、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机分析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股权体制的问题,“同股不同权”的现象让法人股东为获得股东利益最大化,采取了“分拆上市”这条捷径。加之证劵市场制度并不完善,大多数国有企业分拆后将大量不良资产留在母公司中,使得分拆出来的新公司盈利能力甚高,以获得稀有的上市额度。其次税费是企业的一大费用支出,企业可以通过分拆,把新公司设立在特区等有优惠政策的区域,在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企业间相关的关联交易也可以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减免,由此,分拆也成了“一举多得”的效应。2009年金融风暴过后,全球股市低迷,大多投资者对股市持观望态度,股市资金大多转入了房地产市场炒作,股市融资状况不佳,而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一系列1+1>2的“数字模型”的诱惑和企业融资寻求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不得不运用这一资本运作方式来解决一时燃眉之急,这样就导致股价和房价之间出现了一种隐形的关系。
从内部因素来看,一方面是既能实现母公司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又能让子公司规模实现专业化需求,企业“分拆上市”的方式成为企业家的热衷。如华润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华润在2006-2009年短短3年间所投资或并购的企业达45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港币。这种扩张思维就是一种做大做强的思维,也就是因为这种思维而造成华润近年来的业绩下滑,因此,多元化经营的华润开展了专业化经营的理念模式,这个模式的内容是将处于不同行业的子公司群组由一间公司带领,然后各自按行业“分拆上市”,从而产生新的效益与经济增长值。另一方面,从规避风险来看,郎咸平教授也坦言,在今后激烈竞争中,行业风险会越来越大,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管理必然会复杂,经营风险也会增高,子公司通过“分拆上市”后独立生存,母子公司的经营结构可以相互清晰化。另外是资金和人才的需求,企业“分拆上市”也是“一种资产,两次利用”。在企业的发展中,资金是血液,但人才是动力。就像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CFO余楚媛和畅游公司的CFO何捷看来,他们并不强调是融资,而是“融人”,对于畅游的长远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从人性心理角度来看,Stoughton、Wong and Zechner(1999)曾提出,如果公司的经营者发现在一个股票交易所有相当多的本国公司上市,那么公司经营者会得出结论,模仿这些企业将会获得好处。如果这些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又和公司处以同一行业,那么他们更有理由进行模仿。从企业管理模式来分析,王冉(2009)也曾表达出“不得不”的观点,揭示当今我国企业家族式的发展现象,人为观念的意识化引发“分拆上市”的颠簸浪潮。
三、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存在的问题
第一,母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独立性不强,特别是国家企业,如国有银行业等,有时行政的干预远远大于资本市场那“无形的手”。而在境外分拆上市的更是“扑朔迷离”,由于“分拆上市”后企业部分资本运作和管理活动处于海外,易于发生海外资产操纵报表、虚增利润等行为,这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据统计,2001年与2002年关联交易情况如表2所示。
第二,企业财务杠杆过大,上市公司固然可以通过分拆以股权为纽带达到以少量资产控制大量资产的目的,但这一方式对债务同样具有放大效应,即使母公司的名义负债很低,如果分拆子公司负债较高,母公司的实际债务也可能放大到惊人的地步。
第三,股东利益的摊薄,无论是站在控股股东角度上看,还是处在其他投资者立场上想,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原有控股股东担心股权被稀释,而站在投资者角度担忧利益的摊薄、股价的行情。2003年盈利能力仅次于彩电的手机业务TCL通讯“分拆上市”的消息引起香港上市的TCL国际和深圳上市的TCL集团股价大跌。
四、我国上市公司在境内“分拆上市”的困难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宏观经济调控是为主导的,证券体制也不完善,分拆方面的法规还不够规范。其次,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中旬才推出,发展很不成熟,管理体制也不够健全。据了解,2000年清华同方就拟分拆威视股份,待国内创业板推出后,就会申请分拆上市,然而,这一等就几乎是十年,可见从企业发展和融资角度都错过了一些时机。再次,在创业板上市也将面临着被恶意收购和摘牌的风险。最后,相对于国企而言,民营企业在境内“分拆上市”审批程序进度会缓慢,上市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大,而融资量少,那么境外上市又成了众多企业的一条热选之道。这样也让大量国内投资者失去了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给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损失。 转贴于 五、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相关建议
首先,企业拓展优良资产,拥有新技术新项目的产业军,拥有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拥有丰富、廉价的资源来源渠道,融通的现金流来支持企业运作。企业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人、财、物等潜力,统筹运作,以最低消耗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国家经济的三大驾马车,企业应学会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如2009年政府鼓励国内企业打造国内品牌汽车,这就对如比亚迪和奇瑞等民企公司而言是一个好的发展机会,从2009年年末比亚迪推出的几款新车来看,2010年初销售量是很客观的。其次,对于“分拆上市”后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完善证券监管体系。《证券法》的条规中可对公司“分拆上市“进行规定,需要出示银监会的一类肯定报告,而这类报告的形成是这样的:企业的交易都会通过银行这个平台,而每个企业都只有一个基本银行账户,那么可以由银监会借用银联把所有的银行建立起一个监控网络平台,设立一个软件,类似于股市股民炒股可以查看成交量一样的软件,企业的各类经过银行转账和存取的交易都会在这上面体现,然而这只是一个表面数据图形现象,又需要注协等相关高级财务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现象则可向银监会提出报告,而这个报告就能得出上市公司间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违规现象。并且银监会和注协得为这份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银监会在为企业保密同时可部分授权,让广大投资者通过这个软件和网络平台进行自我考虑这些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国企的经营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受亚当斯密“无形的手”的影响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已经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监管。有时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利益,把优良资产分拆出来重组上市后,不得不凭借“一股独大”而让存续业粘附于子公司,融取资金是子公司的利益,但劣势资产的经营和风险往往是母公司在背后承担,因此,最终受害者是国家。所以政府有时适当放权,使企业去感受竞争的激励,母子公司的关系就必会明朗化。
1、王冉.分拆上市的苦衷[J].商界(评论),2009(10).
2、周烨彬.盛大分拆游戏上市[J].商务周刊,2009(20).
3、张爱军.从分拆上市到整体上市[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4、李黎.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分析与探讨[J].经济纵横,2007(3).
5、王忠明,卢永真,李怡群.如何革除央企分拆上市之弊[J].上海国资,2006(9).
6、季爱华.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深层次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88).
7、段亚林,段亚林.从威视股份困境看境内分拆上市的制度缺陷[J].深交所,2005(5).
8、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
9、秦耀林,胡开春.上市公司缘何频频分拆上市[J].新财经,2005(1).
10、张晓刚.“境外分拆上市新政策”疑形同虚设[J].证券导刊·周刊,2004(31).
11、李峰.TCL分拆上市混乱与风险并存的前途[J].IT时代周刊,2004(9).
12、章和杰.国有商业银行分拆上市的悖论[J].经济学家,2004(1).
13、李瑛.联想分拆上市图什么[J].中外管理,2001(6).
关键词:分拆上市;融资;关联交易;银监会
一、引言
2000年7月27日,青鸟天桥分拆青鸟环宇在香港挂牌,成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自此拉开“分拆上市”的序幕。时隔九年后,搜狐、中华网、盛大、新浪均纷纷在纳斯达克登场,与2000年前后首次上市时的“流血惨淡”相比,这次“分拆上市”的大多为互联网企业。目前我国有15家公司已(拟)“分拆上市”,其中在2000年有11家,这些公司大多为以科技技术为主行的企业(见表1)。
“分拆上市”是属于资产收缩的范畴,它有广义和狭义的说法。广义上“分拆上市”是指尚未上市的集团公司或已上市的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单独上市;而狭义上的分拆是指已上市的公司或集团将其内部部分业务或者是部分区域经营活动或是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按照同样相关法律法文,另行公开招股上市。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分拆上市”。
二、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机分析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股权体制的问题,“同股不同权”的现象让法人股东为获得股东利益最大化,采取了“分拆上市”这条捷径。加之证劵市场制度并不完善,大多数国有企业分拆后将大量不良资产留在母公司中,使得分拆出来的新公司盈利能力甚高,以获得稀有的上市额度。其次税费是企业的一大费用支出,企业可以通过分拆,把新公司设立在特区等有优惠政策的区域,在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企业间相关的关联交易也可以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减免,由此,分拆也成了“一举多得”的效应。2009年金融风暴过后,全球股市低迷,大多投资者对股市持观望态度,股市资金大多转入了房地产市场炒作,股市融资状况不佳,而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一系列1+1>2的“数字模型”的诱惑和企业融资寻求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不得不运用这一资本运作方式来解决一时燃眉之急,这样就导致股价和房价之间出现了一种隐形的关系。
从内部因素来看,一方面是既能实现母公司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又能让子公司规模实现专业化需求,企业“分拆上市”的方式成为企业家的热衷。如华润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华润在2006-2009年短短3年间所投资或并购的企业达45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港币。这种扩张思维就是一种做大做强的思维,也就是因为这种思维而造成华润近年来的业绩下滑,因此,多元化经营的华润开展了专业化经营的理念模式,这个模式的内容是将处于不同行业的子公司群组由一间公司带领,然后各自按行业“分拆上市”,从而产生新的效益与经济增长值。另一方面,从规避风险来看,郎咸平教授也坦言,在今后激烈竞争中,行业风险会越来越大,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管理必然会复杂,经营风险也会增高,子公司通过“分拆上市”后独立生存,母子公司的经营结构可以相互清晰化。另外是资金和人才的需求,企业“分拆上市”也是“一种资产,两次利用”。在企业的发展中,资金是血液,但人才是动力。就像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CFO余楚媛和畅游公司的CFO何捷看来,他们并不强调是融资,而是“融人”,对于畅游的长远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从人性心理角度来看,Stoughton、Wong and Zechner(1999)曾提出,如果公司的经营者发现在一个股票交易所有相当多的本国公司上市,那么公司经营者会得出结论,模仿这些企业将会获得好处。如果这些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又和公司处以同一行业,那么他们更有理由进行模仿。从企业管理模式来分析,王冉(2009)也曾表达出“不得不”的观点,揭示当今我国企业家族式的发展现象,人为观念的意识化引发“分拆上市”的颠簸浪潮。
三、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存在的问题
第一,母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独立性不强,特别是国家企业,如国有银行业等,有时行政的干预远远大于资本市场那“无形的手”。而在境外分拆上市的更是“扑朔迷离”,由于“分拆上市”后企业部分资本运作和管理活动处于海外,易于发生海外资产操纵报表、虚增利润等行为,这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据统计,2001年与2002年关联交易情况如表2所示。
第二,企业财务杠杆过大,上市公司固然可以通过分拆以股权为纽带达到以少量资产控制大量资产的目的,但这一方式对债务同样具有放大效应,即使母公司的名义负债很低,如果分拆子公司负债较高,母公司的实际债务也可能放大到惊人的地步。
第三,股东利益的摊薄,无论是站在控股股东角度上看,还是处在其他投资者立场上想,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原有控股股东担心股权被稀释,而站在投资者角度担忧利益的摊薄、股价的行情。2003年盈利能力仅次于彩电的手机业务TCL通讯“分拆上市”的消息引起香港上市的TCL国际和深圳上市的TCL集团股价大跌。
四、我国上市公司在境内“分拆上市”的困难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宏观经济调控是为主导的,证券体制也不完善,分拆方面的法规还不够规范。其次,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中旬才推出,发展很不成熟,管理体制也不够健全。据了解,2000年清华同方就拟分拆威视股份,待国内创业板推出后,就会申请分拆上市,然而,这一等就几乎是十年,可见从企业发展和融资角度都错过了一些时机。再次,在创业板上市也将面临着被恶意收购和摘牌的风险。最后,相对于国企而言,民营企业在境内“分拆上市”审批程序进度会缓慢,上市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大,而融资量少,那么境外上市又成了众多企业的一条热选之道。这样也让大量国内投资者失去了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给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损失。 转贴于 五、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相关建议
首先,企业拓展优良资产,拥有新技术新项目的产业军,拥有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拥有丰富、廉价的资源来源渠道,融通的现金流来支持企业运作。企业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人、财、物等潜力,统筹运作,以最低消耗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国家经济的三大驾马车,企业应学会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如2009年政府鼓励国内企业打造国内品牌汽车,这就对如比亚迪和奇瑞等民企公司而言是一个好的发展机会,从2009年年末比亚迪推出的几款新车来看,2010年初销售量是很客观的。其次,对于“分拆上市”后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完善证券监管体系。《证券法》的条规中可对公司“分拆上市“进行规定,需要出示银监会的一类肯定报告,而这类报告的形成是这样的:企业的交易都会通过银行这个平台,而每个企业都只有一个基本银行账户,那么可以由银监会借用银联把所有的银行建立起一个监控网络平台,设立一个软件,类似于股市股民炒股可以查看成交量一样的软件,企业的各类经过银行转账和存取的交易都会在这上面体现,然而这只是一个表面数据图形现象,又需要注协等相关高级财务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现象则可向银监会提出报告,而这个报告就能得出上市公司间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违规现象。并且银监会和注协得为这份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银监会在为企业保密同时可部分授权,让广大投资者通过这个软件和网络平台进行自我考虑这些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国企的经营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受亚当斯密“无形的手”的影响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已经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监管。有时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利益,把优良资产分拆出来重组上市后,不得不凭借“一股独大”而让存续业粘附于子公司,融取资金是子公司的利益,但劣势资产的经营和风险往往是母公司在背后承担,因此,最终受害者是国家。所以政府有时适当放权,使企业去感受竞争的激励,母子公司的关系就必会明朗化。
参考文献
1、王冉.分拆上市的苦衷[J].商界(评论),2009(10).
2、周烨彬.盛大分拆游戏上市[J].商务周刊,2009(20).
3、张爱军.从分拆上市到整体上市[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4、李黎.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分析与探讨[J].经济纵横,2007(3).
5、王忠明,卢永真,李怡群.如何革除央企分拆上市之弊[J].上海国资,2006(9).
6、季爱华.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深层次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88).
7、段亚林,段亚林.从威视股份困境看境内分拆上市的制度缺陷[J].深交所,2005(5).
8、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
9、秦耀林,胡开春.上市公司缘何频频分拆上市[J].新财经,2005(1).
10、张晓刚.“境外分拆上市新政策”疑形同虚设[J].证券导刊·周刊,2004(31).
11、李峰.TCL分拆上市混乱与风险并存的前途[J].IT时代周刊,2004(9).
12、章和杰.国有商业银行分拆上市的悖论[J].经济学家,2004(1).
13、李瑛.联想分拆上市图什么[J].中外管理,2001(6).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