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探索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4:00
论文摘要:目前“90后”大学生存在着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为了应付学校考试,父母倾向于让孩子少担当社会任务和少有社会交往;到了大学,学生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方面没形成主流意识;并且现在一些学校的老师也开始由社会化程度低的80后来担当,在此背景下,未来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将变得更为严重。文章就大学生社会化的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社会化;社会融入;志愿服务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社会化是指通过大学教育、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使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并形成独特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融入社会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另一方面,吸纳大学生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方面没形成主流意识,封闭式的校园学习还是主要的方式,太多的学生对未来感到茫然。在社会中,大学生是受重视群体,也是受控制群体,他们渴望参与社会,被要求参与社会,却由于大学教育的退化而不能真正实现参与。校园式的低社会知识的大学生人群或者以校园学习为单纯背景的年轻人直到面临工作的时候,才感到自己离社会很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期待的人才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封闭式的校园教育让学生在社会知识与职业技能两个方面离社会需要更远
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只是一味提供书面知识,没有在具体场景中的给予尝试的机会和点拨,以至于学生只是拥书不化、徒有概念,并不会使用这些知识,而且有的时候正因为有了点这些死知识反而更成为行为的障碍。学校对学生在适当的课程教育之外的活动表现上重视,却不愿意拿钱资助,十几个学生社团一年也只有千把块钱的活动经费,而一些所谓的创业与就业大赛,基本上就沦为考试的变种。
其次,低社会化的辅导员群体有可能进一步拉低大学生社会化意愿与水平。现在年轻的辅导员老师,也不见得一定有多少社会化的阅历,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定的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知识的了解也比较匮乏,甚至有一些正是因为对于社会迷茫而留校做辅导员的。
(二)社交缺失和社交恐惧减少了他们在社交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机会
现在的大学生们习惯于用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交流,却缺乏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情商和经验。部分大学生二十出头了还缺少社交经验,特别是还缺少社交的勇气。这就增加了大学生在社交中遇到问题与挫折的可能性,而这样的例子与担心又会加强社交厌恶,从而形成明显的恶性循环。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指出,大学生社交问题“分布在几乎所有的个人心理与行为环节:社交的基本意识与管理技能、社交中的人际知识学习与反思、社交与职业路径的发展、社交礼仪与人情世故、社交与生活品质改善……”。大学生们在交往中征询意见、体谅感受、分享知识,因此社交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失去一部分得到其他人认同和积极性维持交往、支持与帮助的可能性,也失去了分享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机会。
二、阻碍大学生社会化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挤占了大学生社会化的空间
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从小到大都习惯性围着书本考试打转,考的是标准答案式的应试能力,而非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大学相对于中学,是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也是大学生塑造自己的社会意识与行为习惯的时候。到了大学还只注重学生考试,是教育无知与无能的典型表现,不但大大损害了年轻人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与社会职业理想,同时也损伤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竞争力。
(二)家长和老师的过度保护延迟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心理,父母对于孩子社交意识培养的普遍缺乏。即使已经长大成人,某些大学生依然脱不开父母的照顾,难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由本我、自我到超我的自然跨越,“主动啃老”、恐惧挫折、责任缺失也就成为必然结果。
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害怕学生在校期间过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会出现意外,不敢放开学生走出校门,也就抹杀了他们去挖掘自己本来有的适应与驾驭社会的潜力。学生必须以自己亲身的经验教训与社会知识,来形成自己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向家长、老师、学校领域与社会上掌握资源的人去辩证自己、说服他人,形成自己的目标,从而走向成熟人生的道路。
(三)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公益组织等社会活动的参与还远远不够
学校能够开展的社会活动相对单一,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现在太多的学生,功利性强,目光短浅,若没有师长很好的引导,就慢慢蜕化变成了大事情做不了,小事情不屑做的人。
同时,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专业性指导不够。具体表现在参与活动前没有大量搜集相关领域的信息、掌握一定的相关经验教训;在活动过程中没有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意志要求,遇到困难与情绪低落的时候就轻易退出,容易养成自己怯弱的习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懂得使用团队的力量;不会积极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等等。
三、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对策
(一)注重培养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转移能力
不管学生所学是什么专业,大学教育都应该引导他们不断从行动与社会场景中来应用和反思从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学校可以组织联谊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并使之日常交友和扩展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其次,大学生应当通过活动学习来锻炼和培养更高的情商。单纯的书本学习往往不设背景与情况,而活动学习则有很大的情况差异,其中参与者与合作者的背景都会导致活动样式与成效的区别。活动学习要求更好的见识水平与动态掌控水平。
(二)学校教辅人员应该与大学生一起社会化
高校要针对青年教师与青年辅导员,开展必要的社会化辅导与培训活动,这类活动应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不要又弄成现在的课堂教育模式,或者教育系统自己培训的方式,争取让青年老师成为带动与支持大学生们社会化转变的积极力量。
教辅人员需要及时掌握与了解社会化的规则与路径,通过自身的实践,加深对事理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把道理说得更透,总结得更精确,在推广的时候能够沟通得更明白,而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时候可能领会得更深,琢磨得更细,培养与高社会化大学生的共同语言。
此外,学生工作部门应该积极去整合包括商业单位实习资源、校友企业家资源、公益圈、媒体圈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从而成为大学生社会化活动的资源提供者与选择点拨者。
(三)动员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新的社会服务中去
高校要设立学生与学生组织可以申领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志愿服务奖学金,并建立吸引年轻人来参与的各类青年公益组织。要跳出学校与共青团系统,积极表彰与激励社会力量中乐意参与推动与接纳青少年社会化活动的力量,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做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工作。
大学生只有变成更为积极的服务角色,才能体会到服务作为一种社交途径的意义。他们从自己的社交经验与教训中成长出来的做法往往会令他们觉得自然与舒服,尽管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会经历紧张、不舒服与尴尬,如同任何一种社会学习一样。本质上来说,服务者必须社交,优秀的服务者必定会是自然强大的社交者,那么擅长社交的大学生们固然可以来从事服务业,而服务与从事服务业也能很好地锻炼社交技能。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