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热气对火山、地下溶洞和大地震的形成的作用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0:28:00
第三,有的已经冲开了一条或几条通道准备爆发火山的大气泡,后来没有力量冲破地表层形成火山的,地表层冷却成岩石层后,这个大气泡和它冲开的通道就成了大溶洞和延绵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地下溶洞通道。正在岩石化的岩浆中热气泡多的地方,有的挤在一起,有的合成较大的热气泡,冷却后这些热气泡所在的地方就变成了地下溶洞群。
以上就是地下溶洞和山洞形成的原因。现代玻璃器皿工业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过程的正确性,玻璃器皿的主要原料是岩石,即某些岩石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经过烧煮成热岩浆,然后用金属管往一定量的岩浆球里吹气,就能制成各种各样的空心玻璃器皿,地下溶洞与山洞的形成与玻璃器皿的空心的形成原因是同一个道理。
4 地下热气与大地震的形成
4.1 大地震的源头
大地震的源头是地层深处含有各种热气体的大热气泡,没有形成火山转而引发大地震。
4.2 大地震的形成
大地震的形成主要有两种,一是地下大热气泡在膨胀扩大中发生爆炸而产生大地震;二是地下大热气泡在降温收缩的过程中,大热气泡上面的岩石层拱顶坍塌发生爆炸而产生大地震。
4.2.1大热气泡的膨胀爆炸
地壳下面高热岩浆流体层不断向其外面散发热量,并与周围的气体物质进行各种热反应生成高热气体,在强大热力的推动下,高热气体向上推动正在岩石化的软岩石层而在其中形成热气泡,或在因岩石层运动形成拱洞的地方聚集形成热气泡,下面活跃的高热岩浆流体生成的各种高热气体不断充实这些已形成的热气泡,并继续加热,使其不断地向周围膨胀,扩大空间,经过长期的积累,或多个热气泡合并,最终形成具有巨大能量的大热气泡,大热气泡里的气体很多是易燃易爆的各种气体化合物,并处于高热高压状态,使得大热气泡就像一个大火药库,准备向地面继续扩张喷发火山。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影响,没有爆发火山之前就发生爆炸,造成地面大面积山体坍塌,形成大地震。
在大热气泡膨胀时期发生爆炸引起大地震的这种情况并不多,主要发生在地壳的深层部位,这种情况不是大地震的主要形式。
4.2.2大热气泡的岩石层拱顶的坍塌爆炸
准备喷发火山的地下大热气泡,由于地热的消耗,即高热流体物质不断向外散热而使地层温度逐渐降低,原来的高热岩浆流体层随着温度的逐步降低而相应地岩石化,大热气泡的洞壁也因岩石化而逐渐固定下来,泡里的高热气体也因周围温度的逐渐降低而相应地降低,其受到来自下面的热量和热气的补充也在逐渐减少,使大热气泡里的热气膨胀力大大减小,从而使本来要发生火山的大热气泡逐渐转变成引发大地震的大热气洞。
当大热气泡的拱顶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加上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等于其上面的地层的压力时,地壳处于平衡状态之中,相反,当大热气泡的拱顶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加上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小于其上面的地层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大热气泡的拱顶上的岩石层就会断裂,坍塌入泡中,引起热气爆炸,造成地震。
具体来说,大热气泡拱顶的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气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和气泡上面地层的压力,这三个力中,气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是最大的变量,它的变化是大热气泡拱顶岩石层是否发生坍塌的关键因素。例如,当大热气泡为爆发火山而准备的时候,气泡里的气体温度高达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化,地热的消退,大热气泡周围的地层与泡中气体的温度降到300----500摄氏度时,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就大大减少了。当大热气泡的拱顶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加上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小于其上面的地层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地壳地质运动等一些诱发因素影响,使大热气泡拱顶上的岩石层发生断裂,坍塌入泡中,泡内处于高压的大热气团突然受到上面厚厚地层坍塌的强大压力的冲击,引发大热气团的强烈大爆炸,造成大地震(大热气泡里处于高压的由各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易燃易爆的大热气团,虽然温度已降到几百摄氏度,仍然像个巨大的火药库,具有相当巨大的能量)。
这种大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的中部或中上部位,是大地震的主要形式。
4.3 余震的产生
处于地层深处的大热气泡,其中大热气团的爆炸也没能冲开上面厚厚的地层,只造成地层更大面积的坍塌,爆炸的热气团有一部分气体因爆炸而从坍陷的岩层断裂带的缝隙间喷出,或被分散到被炸松的泥土层中。但大部分的热气体被因爆炸而陷落的更大量的坍塌物盖压住,缩成高压热气团,高压热气团在强大的压力冲击下,又发生爆炸,几经反复,从而形成多次较大的余震;有的引起大地震的大热气泡周围也有较大的热气泡,大地震的爆发的强大冲击力使其周围的较大的热气泡也受影响而发生爆炸,引发新地震,形成所谓的余震;有的余震是被炸断的岩石层进行重新调整位置而形成的。
4.4 大地震的分布
大地震是由孕育火山的大热气泡转变过来的,火山的理论分布区也就是大地震的分布区。
具体来说,地面上凡是有大高原或大山脉的地区,都是大地震的分布区。
4.4 天坑或“陨石坑”的产生
某个地面向下坍塌而出现的大井坑,谓称天坑,也可称之微型地震。天坑产生的原因是,地热因不断散耗而向地心退去,使地热气向上的推动力减弱,对液体层的液体物质的推动力也减弱,造成地下水位、石油和天然气储藏位的下降,最直接的反应是,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原储存地下水的充满孔隙的疏松的土层因缺水而出现空洞和能游动的软泥土,引起上面土块下陷弥补地下空间而出现天坑。
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的“陨石坑”并不是真正的陨石坑,即不是陨石撞击而形成的坑,实际上,就像地球上的天坑,是月球地面的地块向下坍塌而成。其原理与地球上的天坑的发生一样,都是由地热向地心退缩,地热气向上的推动力减弱而引起。在月球上,不仅只是地下水位、石油和天然气储藏位下降,并且,地上的湖、河、海的水全部退缩到月球的地壳里面,造成地面无水。月球的今天就是地球的明天。
5 结语
纷繁多变的地质活动和现象,都是地下热气发生作用的结果,地下热气的消长是地球地质运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地球地质的运动,如地壳的地质构造、火山、地下溶洞和山洞、大地震等地质运动,地下热气都直接参与其中,没有地热气的作用,就没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地热气的耗散是地球与其外宇宙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结果,地热气耗散的过程也是地球从生产、发展到消亡的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当今,石油、天然气和深矿石的大量开采,加快了地热能的消耗,增速了地热气消耗的自然过程,地热气力量减弱增速,地壳的地层增厚的速度就变快,地球加快进入了一个火山减少而地震多发的时期。
参考文献:
[1] 林学钰等编著.现代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 宋春青等编著.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3] 沈春康主编.大气热力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4] 贾月梅主编.流体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 马宗晋等.1966 -1977 年中国九大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44.
[6] 耿庆国.旱震关系与大地震中期预报[J].中国科学,1984,7. 免费
以上就是地下溶洞和山洞形成的原因。现代玻璃器皿工业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过程的正确性,玻璃器皿的主要原料是岩石,即某些岩石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经过烧煮成热岩浆,然后用金属管往一定量的岩浆球里吹气,就能制成各种各样的空心玻璃器皿,地下溶洞与山洞的形成与玻璃器皿的空心的形成原因是同一个道理。
4 地下热气与大地震的形成
4.1 大地震的源头
大地震的源头是地层深处含有各种热气体的大热气泡,没有形成火山转而引发大地震。
4.2 大地震的形成
大地震的形成主要有两种,一是地下大热气泡在膨胀扩大中发生爆炸而产生大地震;二是地下大热气泡在降温收缩的过程中,大热气泡上面的岩石层拱顶坍塌发生爆炸而产生大地震。
4.2.1大热气泡的膨胀爆炸
地壳下面高热岩浆流体层不断向其外面散发热量,并与周围的气体物质进行各种热反应生成高热气体,在强大热力的推动下,高热气体向上推动正在岩石化的软岩石层而在其中形成热气泡,或在因岩石层运动形成拱洞的地方聚集形成热气泡,下面活跃的高热岩浆流体生成的各种高热气体不断充实这些已形成的热气泡,并继续加热,使其不断地向周围膨胀,扩大空间,经过长期的积累,或多个热气泡合并,最终形成具有巨大能量的大热气泡,大热气泡里的气体很多是易燃易爆的各种气体化合物,并处于高热高压状态,使得大热气泡就像一个大火药库,准备向地面继续扩张喷发火山。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影响,没有爆发火山之前就发生爆炸,造成地面大面积山体坍塌,形成大地震。
在大热气泡膨胀时期发生爆炸引起大地震的这种情况并不多,主要发生在地壳的深层部位,这种情况不是大地震的主要形式。
4.2.2大热气泡的岩石层拱顶的坍塌爆炸
准备喷发火山的地下大热气泡,由于地热的消耗,即高热流体物质不断向外散热而使地层温度逐渐降低,原来的高热岩浆流体层随着温度的逐步降低而相应地岩石化,大热气泡的洞壁也因岩石化而逐渐固定下来,泡里的高热气体也因周围温度的逐渐降低而相应地降低,其受到来自下面的热量和热气的补充也在逐渐减少,使大热气泡里的热气膨胀力大大减小,从而使本来要发生火山的大热气泡逐渐转变成引发大地震的大热气洞。
当大热气泡的拱顶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加上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等于其上面的地层的压力时,地壳处于平衡状态之中,相反,当大热气泡的拱顶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加上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小于其上面的地层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大热气泡的拱顶上的岩石层就会断裂,坍塌入泡中,引起热气爆炸,造成地震。
具体来说,大热气泡拱顶的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气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和气泡上面地层的压力,这三个力中,气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是最大的变量,它的变化是大热气泡拱顶岩石层是否发生坍塌的关键因素。例如,当大热气泡为爆发火山而准备的时候,气泡里的气体温度高达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化,地热的消退,大热气泡周围的地层与泡中气体的温度降到300----500摄氏度时,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就大大减少了。当大热气泡的拱顶岩石层对压力的承受力加上泡里热气体的膨胀力小于其上面的地层的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地壳地质运动等一些诱发因素影响,使大热气泡拱顶上的岩石层发生断裂,坍塌入泡中,泡内处于高压的大热气团突然受到上面厚厚地层坍塌的强大压力的冲击,引发大热气团的强烈大爆炸,造成大地震(大热气泡里处于高压的由各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易燃易爆的大热气团,虽然温度已降到几百摄氏度,仍然像个巨大的火药库,具有相当巨大的能量)。
这种大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的中部或中上部位,是大地震的主要形式。
4.3 余震的产生
处于地层深处的大热气泡,其中大热气团的爆炸也没能冲开上面厚厚的地层,只造成地层更大面积的坍塌,爆炸的热气团有一部分气体因爆炸而从坍陷的岩层断裂带的缝隙间喷出,或被分散到被炸松的泥土层中。但大部分的热气体被因爆炸而陷落的更大量的坍塌物盖压住,缩成高压热气团,高压热气团在强大的压力冲击下,又发生爆炸,几经反复,从而形成多次较大的余震;有的引起大地震的大热气泡周围也有较大的热气泡,大地震的爆发的强大冲击力使其周围的较大的热气泡也受影响而发生爆炸,引发新地震,形成所谓的余震;有的余震是被炸断的岩石层进行重新调整位置而形成的。
4.4 大地震的分布
大地震是由孕育火山的大热气泡转变过来的,火山的理论分布区也就是大地震的分布区。
具体来说,地面上凡是有大高原或大山脉的地区,都是大地震的分布区。
4.4 天坑或“陨石坑”的产生
某个地面向下坍塌而出现的大井坑,谓称天坑,也可称之微型地震。天坑产生的原因是,地热因不断散耗而向地心退去,使地热气向上的推动力减弱,对液体层的液体物质的推动力也减弱,造成地下水位、石油和天然气储藏位的下降,最直接的反应是,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原储存地下水的充满孔隙的疏松的土层因缺水而出现空洞和能游动的软泥土,引起上面土块下陷弥补地下空间而出现天坑。
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的“陨石坑”并不是真正的陨石坑,即不是陨石撞击而形成的坑,实际上,就像地球上的天坑,是月球地面的地块向下坍塌而成。其原理与地球上的天坑的发生一样,都是由地热向地心退缩,地热气向上的推动力减弱而引起。在月球上,不仅只是地下水位、石油和天然气储藏位下降,并且,地上的湖、河、海的水全部退缩到月球的地壳里面,造成地面无水。月球的今天就是地球的明天。
5 结语
纷繁多变的地质活动和现象,都是地下热气发生作用的结果,地下热气的消长是地球地质运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地球地质的运动,如地壳的地质构造、火山、地下溶洞和山洞、大地震等地质运动,地下热气都直接参与其中,没有地热气的作用,就没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地热气的耗散是地球与其外宇宙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结果,地热气耗散的过程也是地球从生产、发展到消亡的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当今,石油、天然气和深矿石的大量开采,加快了地热能的消耗,增速了地热气消耗的自然过程,地热气力量减弱增速,地壳的地层增厚的速度就变快,地球加快进入了一个火山减少而地震多发的时期。
参考文献:
[1] 林学钰等编著.现代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 宋春青等编著.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3] 沈春康主编.大气热力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4] 贾月梅主编.流体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 马宗晋等.1966 -1977 年中国九大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44.
[6] 耿庆国.旱震关系与大地震中期预报[J].中国科学,1984,7. 免费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