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核算角度谈医院财务风险控制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0:41:00
【摘要】 目前,医院在面向市场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类财务风险,医院财务管理应当围绕医院管理的总目标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和风险管控体制,以便在经营活动中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这需要医院强化成本核算观念,定期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实行预算控制,并加强成本核算、审计核查,同时要建立量化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关键词】 医院;会计核算;风险控制;财务
一、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客观必然性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偿债能力降低。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中,出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医院内部之间经济关系的复杂化、筹资渠道的市场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等等,必然对医院的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医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目标对财会工作的客观要求。医院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二、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环境的不断改变,医院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用性、会计核算的谨慎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与重要性要求不断加强。但事实上,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还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当前医院的财务风险,可以发现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核算方面
1. 固定资产核算未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无法对资产的新旧程度进行准确把握,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净资产。2.没有及时对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如,部分医疗器械公司为进行促销,往往让医院先使用其设备,再签订合同,约定在设备使用期内分期付款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再付款。因此,从开始使用设备到最终付款期间,由于合同不能及时报财务转作固定资产而计提折旧,因而增加了受益科室的收入,却未增加相应的成本,造成受益科室盈利虚高,不能反映真实情况。3.医院会计制度未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也不能按重置价值调整账面价值,这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重置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特别是医疗电子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跌而产生无形损耗或因未来经济效益创造能力降低而发生固定资产减值的可能。如果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认,必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二)接受投资核算方面
1.内部投资。目前,不少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导致盲目购置、更新固定资产或投资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慢、投资效果差,造成资金浪费。2.外部筹资。目前医疗机构的筹资渠道已趋向多元化,但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下未设置接受投资的会计核算科目,也未对该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相应规定,以致医院在收到投资时所作的会计处理不一致;在按协议分派投资所得时,不是作收入冲减,就是作支出增加。这样的会计处理混淆了投资与债权的不同性质,混淆了医院资本金与投资人权益的数量界限,人为调节了营业收支,违反了分派红利不得税前列支的规定,不但可能使医院的会计信息丧失可比性,还将直接导致医院会计信息失真。
(三)成本核算不准确
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管理费用所包括的范围较广,除医院管理部门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费用及借款利息费用等。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和制剂产品成本,最终将影响到收支节余和净资产。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地将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中进行分摊,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
(四)信息系统内控不到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医院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项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些辅助性操作。而许多医院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这为犯罪分子盗窃经济情报,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失实,从而达到侵吞医院钱财的目的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通过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实行预算控制
实行成本控制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要正确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提高医院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要揭示医疗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既要重视事中、事后分析,也要重视事前预测分析。同时,分析应注意有效性,而且要及时、有效地落实分析结果。
应当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以此保障资金支出有预算可依,避免盲目投资。但也要避免过繁、过细。如果医院预算对极琐碎的支出也做细微的规定,就会使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自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因此,一方面要使预算更好地体现医院的整体目标规划;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的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对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并计提折旧
医院会计核算是否准确将影响到医院的固定资产、负债及收支节余。因此,在购入设备时,医院采购部门应及时将合同及相关手续通报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及时入账并对相关设备计提折旧,以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同时,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也应及时加以确认。
(三)加强成本控制,审计医院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运营成本。成本控制可通过制定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以及成本权重,对材料消耗、水电消耗、公务费消耗等实现事前控制,对服务质量、单位成本费用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医院的管理费用要按制度规定合理摊入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严禁乱摊费用、扩大成本。实行成本控制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
同时,应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审计核查,主要审查医院成本核算是否坚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核算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审查医院成本是否为医院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消耗,只有建立在实际发生基础上的费用,才能保证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比性原则要求医院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一致性原则要求医院进行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能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费用的确认应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标准;分别核算原则要求审查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是否分别设置了相关账户,是否进行了分别核算。只有严格区分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支出的界限,才能正确计算医院当期损益,正确反映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过程中的实际耗费水平。 (四)健全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建立量化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财务危机由产生到恶化,并非瞬间所致,通常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因此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可以对医院的财务危机发挥监测、预警作用。目前主要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金安全边际率、速动比率、应收款周转率等7项指标来进行检测。其中前三项指标属于财产效益状况,而后四项属于资金运营指标。
其他指标如业务自给率、债务基金比率、存货周转率等,都是建立医院财务预警制度可以选用的指标。不仅要对医院总体的财务状况建立指标分析,各个科室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指标系数,由此配套而形成财务指标体系。这样,无论哪个指标出了问题而报警,就可以立刻判断财务风险出现的源泉,及时进行财务治理。应逐步将这些财务指标纳入绩效管理计划,作为考核标准,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此类财务管理并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医院每个工作人员都可能对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负有责任,从而把财务管理变成综合考量、防范风险于未然的手段。
(五)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建立量化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同时,要辅以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来说,1.要成立财务处风险防范小组。风险防范小组成员一般由财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和门急诊、出入院处组长等各个岗位的人员组成。2.风险防范小组要引入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对目前习以为常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医院来说,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病人欠款管理、住院医药费减免等环节,据此需要制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如《业务收入解缴制度》、《财务收费退费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住院病人费用核改操作规范》等。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立与之配套的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实践中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总之,现代医院的财务核算管理应当从过去仅有收入、支出管理转变为资本运用的管理;从被动的风险处理到主动的财务风险防范;定期评估全院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始终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重要位置,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此,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文元.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及措施[J].四川会计,2005,(7).
[2] 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
[3] 伍大春.谈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2.
[4] 王晓琴. 浅议医院财务风险与预防[J].当代医学,2007,(12).
[5]雒敏. 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
[6] 孔伟.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商业,2008,(14).
【关键词】 医院;会计核算;风险控制;财务
一、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客观必然性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偿债能力降低。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中,出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医院内部之间经济关系的复杂化、筹资渠道的市场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等等,必然对医院的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医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目标对财会工作的客观要求。医院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二、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环境的不断改变,医院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用性、会计核算的谨慎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与重要性要求不断加强。但事实上,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还存在问题。 笔者认为,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当前医院的财务风险,可以发现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核算方面
1. 固定资产核算未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无法对资产的新旧程度进行准确把握,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净资产。2.没有及时对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如,部分医疗器械公司为进行促销,往往让医院先使用其设备,再签订合同,约定在设备使用期内分期付款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再付款。因此,从开始使用设备到最终付款期间,由于合同不能及时报财务转作固定资产而计提折旧,因而增加了受益科室的收入,却未增加相应的成本,造成受益科室盈利虚高,不能反映真实情况。3.医院会计制度未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也不能按重置价值调整账面价值,这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重置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特别是医疗电子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跌而产生无形损耗或因未来经济效益创造能力降低而发生固定资产减值的可能。如果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认,必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二)接受投资核算方面
1.内部投资。目前,不少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导致盲目购置、更新固定资产或投资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慢、投资效果差,造成资金浪费。2.外部筹资。目前医疗机构的筹资渠道已趋向多元化,但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下未设置接受投资的会计核算科目,也未对该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相应规定,以致医院在收到投资时所作的会计处理不一致;在按协议分派投资所得时,不是作收入冲减,就是作支出增加。这样的会计处理混淆了投资与债权的不同性质,混淆了医院资本金与投资人权益的数量界限,人为调节了营业收支,违反了分派红利不得税前列支的规定,不但可能使医院的会计信息丧失可比性,还将直接导致医院会计信息失真。
(三)成本核算不准确
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管理费用所包括的范围较广,除医院管理部门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费用及借款利息费用等。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和制剂产品成本,最终将影响到收支节余和净资产。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地将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中进行分摊,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
(四)信息系统内控不到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医院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项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些辅助性操作。而许多医院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这为犯罪分子盗窃经济情报,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失实,从而达到侵吞医院钱财的目的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通过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实行预算控制
实行成本控制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要正确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提高医院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要揭示医疗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既要重视事中、事后分析,也要重视事前预测分析。同时,分析应注意有效性,而且要及时、有效地落实分析结果。
应当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以此保障资金支出有预算可依,避免盲目投资。但也要避免过繁、过细。如果医院预算对极琐碎的支出也做细微的规定,就会使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自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因此,一方面要使预算更好地体现医院的整体目标规划;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的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对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并计提折旧
医院会计核算是否准确将影响到医院的固定资产、负债及收支节余。因此,在购入设备时,医院采购部门应及时将合同及相关手续通报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及时入账并对相关设备计提折旧,以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同时,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也应及时加以确认。
(三)加强成本控制,审计医院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运营成本。成本控制可通过制定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以及成本权重,对材料消耗、水电消耗、公务费消耗等实现事前控制,对服务质量、单位成本费用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医院的管理费用要按制度规定合理摊入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严禁乱摊费用、扩大成本。实行成本控制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
同时,应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审计核查,主要审查医院成本核算是否坚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核算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审查医院成本是否为医院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消耗,只有建立在实际发生基础上的费用,才能保证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可比性原则要求医院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一致性原则要求医院进行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能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费用的确认应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标准;分别核算原则要求审查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是否分别设置了相关账户,是否进行了分别核算。只有严格区分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支出的界限,才能正确计算医院当期损益,正确反映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过程中的实际耗费水平。 (四)健全会计核算管理机制,建立量化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财务危机由产生到恶化,并非瞬间所致,通常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因此通过观察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可以对医院的财务危机发挥监测、预警作用。目前主要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金安全边际率、速动比率、应收款周转率等7项指标来进行检测。其中前三项指标属于财产效益状况,而后四项属于资金运营指标。
其他指标如业务自给率、债务基金比率、存货周转率等,都是建立医院财务预警制度可以选用的指标。不仅要对医院总体的财务状况建立指标分析,各个科室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指标系数,由此配套而形成财务指标体系。这样,无论哪个指标出了问题而报警,就可以立刻判断财务风险出现的源泉,及时进行财务治理。应逐步将这些财务指标纳入绩效管理计划,作为考核标准,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此类财务管理并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医院每个工作人员都可能对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负有责任,从而把财务管理变成综合考量、防范风险于未然的手段。
(五)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建立量化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同时,要辅以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来说,1.要成立财务处风险防范小组。风险防范小组成员一般由财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和门急诊、出入院处组长等各个岗位的人员组成。2.风险防范小组要引入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对目前习以为常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医院来说,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病人欠款管理、住院医药费减免等环节,据此需要制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如《业务收入解缴制度》、《财务收费退费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住院病人费用核改操作规范》等。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立与之配套的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实践中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总之,现代医院的财务核算管理应当从过去仅有收入、支出管理转变为资本运用的管理;从被动的风险处理到主动的财务风险防范;定期评估全院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始终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重要位置,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此,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文元.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及措施[J].四川会计,2005,(7).
[2] 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
[3] 伍大春.谈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2.
[4] 王晓琴. 浅议医院财务风险与预防[J].当代医学,2007,(12).
[5]雒敏. 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
[6] 孔伟.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商业,2008,(14).
- 上一篇:高校结算中心资金运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下一篇:实物保护控制与预算控制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