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限制高职院校发展的财务现状改革分析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1:06:00
【摘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财务管理却没有作为战略工作来重视。文章通过对近年来高职院校突出的财务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应主动服务地方、拓宽培养口径,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拓展财务职能等多项支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改革建议,以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财务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职; 财务管理; 可持续发展; 对策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的基本结束和2010年起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培养水平也随着多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多为1999年以后升格或组建而成,近年来教学软硬件虽然得到了大幅改善,但财务管理却没有作为战略工作来重视,如果继续延续以前的重核算轻管财的理财观将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行高职院校财务特征分析
(一)规模迅速扩张,预算内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生及教职工人数较1999年数倍增加,但高等职业院校均属地方投资管理,如表1所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低于本科教育,而且大大低于培养成本,在最近几年且未有较大增加,财政供给相对不足。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这一准公共产品,由于其主要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教学设备购置和更新成本较高,材料消耗费用较大,而其在经营过程中除学费收入外基本没有产生其他收入,且学费标准出于多方面考虑,多年来未增加(如陕西省内高职院校至今仍然执行1999年文件标准,导致院校对财政拨款依赖性较强),而政府又无力增加投入,致使教育资金日趋紧缺,长此以往,教育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二)生源危机逐渐显现,预算外收入压力较大
在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47%~48%,随后几年,在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发展略胜一筹。2007年,这两部分学生人数达到了1:1;2008年,高职学生比占到了51%,第一次超过了本科院校。然而在2009年,虽然国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高职的学生人数比重却下降为49%。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高职教育开始出现拐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渐显现。如陕西省公布的招生信息表明,2010年普通高校共录取新生227 817名。其中本科各批次共录取新生129 584名,比原计划超录了11 718名,高职(专科)层次招生则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不足,达到高职(专科)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有近8万人不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导致集中录取时该批次计划未能完成,实际录取新生98 233名,仅完成计划的84.76%。除陕西省外,四川、北京、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区也出现类似情况。
二是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客观上减少。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连年扩招,而普通高中连续4年招生规模呈直线下降的态势。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首次超过了普通高中,达到了51.3%。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招初中毕业生,普高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招农民工、复转军人,在中职学生中,非初中毕业的大概占了整个生源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普高毕业生将会减少,并且将受到来自中职招生的冲击,此种招生压力将在最近几年逐渐显现。
三是高职院校的报到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调查,我国多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第一次录取(即非补录)新生的报到率多在80%左右,而部分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报到率在75%以下,有些升格较晚、专业优势较差的院校报到率甚至在68%以下。
以西部某职业院校为例,其目前在校生为12 000余名,每年计划招生4 000人,如果按照84.76%的实际录取率和80%报到率计算,在不允许补录的情况下实际报道人数约为2 712人,三年后在校生人数为8 136人,仅为现在的67.8%。如按现行收费标准计算,三年后每年学费收入相比现在将减少2 300余万元。由此可见,生源减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财务压力将逐渐凸显,如果在发展中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行业优势,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而高职教育也将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三)重核算轻监督,财务职能单一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为国家财政统筹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参与决策程度较低。在日常的运行中,其以教学为中心,主要对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反映和处理。在财务部门的职能设计上,过分强调财务工作的服务性,导致监督和决策职能日渐淡化,管理部门主要关心资金是否到位、是否按时支付,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并未有效地评价和跟踪,财务工作一直维持在核算型财务阶段,难以向管理型财务转变。
高职院校要可持续发展,财务工作应由粗放管理向分类、精细管理转变,须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的审批和使用过程加强管理,严防铺张浪费。
(四)支出结构不甚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在资金的运用上,支出结构不甚合理,并未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重硬件轻软件。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实训条件要求较高,各院校对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教学条件的改进上投入较多,但在教师的技能再培训与提高、科研能力的建设方面投入相对偏少,限制了对学生培养的与时俱进,限制了高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第二,硬件建设方面,可行性分析和前期设计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追责制度,存在建而不用或先建再改等不良现象,对国家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安排。
第三,在实验室和其他教学硬件投入方面,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独立性较强,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限制了对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四,部分院校管理费用支出较大,严重压缩了教学方面的资金。个别院校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在招待费和差旅费方面管理不严,存在一定管理漏洞。
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改革对策研究
(一)充分重视财务工作,将财务管理纳入主体战略管理
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财务保障,各院校应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财务部门既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应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监督和筹划;既需按照主体建设要求从资金成本方面分析并进行筹措资金,也应做好管财理财工作。
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应规划时,应将财务规划纳入其中,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资金需求和内外环境影响,分析各种利弊,制定详细的财务战略规划,包括资金的筹措渠道和方式、预算指标的设计、成本的控制、效果的评价等,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
(二)从接受领导到主动服务地方,并多方面争取财政支持
高职院校多归省(市)、自治区政府领导,由相应财政厅级提供经费配套。各院校可充分发挥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省财政和所在市等多方面的财政支持。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另“双师型”教师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院校可与地方经济单位广泛合作,相互促进。如此,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也可享受部分经济成果,获得更多的地方支持,不再是单纯的“等靠要”,而转变为主动服务、主动融合,实现多方共赢。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键词】 高职; 财务管理; 可持续发展; 对策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的基本结束和2010年起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培养水平也随着多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多为1999年以后升格或组建而成,近年来教学软硬件虽然得到了大幅改善,但财务管理却没有作为战略工作来重视,如果继续延续以前的重核算轻管财的理财观将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行高职院校财务特征分析
(一)规模迅速扩张,预算内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生及教职工人数较1999年数倍增加,但高等职业院校均属地方投资管理,如表1所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低于本科教育,而且大大低于培养成本,在最近几年且未有较大增加,财政供给相对不足。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这一准公共产品,由于其主要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教学设备购置和更新成本较高,材料消耗费用较大,而其在经营过程中除学费收入外基本没有产生其他收入,且学费标准出于多方面考虑,多年来未增加(如陕西省内高职院校至今仍然执行1999年文件标准,导致院校对财政拨款依赖性较强),而政府又无力增加投入,致使教育资金日趋紧缺,长此以往,教育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二)生源危机逐渐显现,预算外收入压力较大
在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47%~48%,随后几年,在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发展略胜一筹。2007年,这两部分学生人数达到了1:1;2008年,高职学生比占到了51%,第一次超过了本科院校。然而在2009年,虽然国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高职的学生人数比重却下降为49%。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高职教育开始出现拐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渐显现。如陕西省公布的招生信息表明,2010年普通高校共录取新生227 817名。其中本科各批次共录取新生129 584名,比原计划超录了11 718名,高职(专科)层次招生则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不足,达到高职(专科)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有近8万人不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导致集中录取时该批次计划未能完成,实际录取新生98 233名,仅完成计划的84.76%。除陕西省外,四川、北京、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区也出现类似情况。
二是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客观上减少。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连年扩招,而普通高中连续4年招生规模呈直线下降的态势。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首次超过了普通高中,达到了51.3%。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招初中毕业生,普高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招农民工、复转军人,在中职学生中,非初中毕业的大概占了整个生源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普高毕业生将会减少,并且将受到来自中职招生的冲击,此种招生压力将在最近几年逐渐显现。
三是高职院校的报到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调查,我国多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第一次录取(即非补录)新生的报到率多在80%左右,而部分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报到率在75%以下,有些升格较晚、专业优势较差的院校报到率甚至在68%以下。
以西部某职业院校为例,其目前在校生为12 000余名,每年计划招生4 000人,如果按照84.76%的实际录取率和80%报到率计算,在不允许补录的情况下实际报道人数约为2 712人,三年后在校生人数为8 136人,仅为现在的67.8%。如按现行收费标准计算,三年后每年学费收入相比现在将减少2 300余万元。由此可见,生源减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财务压力将逐渐凸显,如果在发展中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行业优势,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而高职教育也将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三)重核算轻监督,财务职能单一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为国家财政统筹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参与决策程度较低。在日常的运行中,其以教学为中心,主要对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反映和处理。在财务部门的职能设计上,过分强调财务工作的服务性,导致监督和决策职能日渐淡化,管理部门主要关心资金是否到位、是否按时支付,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并未有效地评价和跟踪,财务工作一直维持在核算型财务阶段,难以向管理型财务转变。
高职院校要可持续发展,财务工作应由粗放管理向分类、精细管理转变,须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的审批和使用过程加强管理,严防铺张浪费。
(四)支出结构不甚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在资金的运用上,支出结构不甚合理,并未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重硬件轻软件。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实训条件要求较高,各院校对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教学条件的改进上投入较多,但在教师的技能再培训与提高、科研能力的建设方面投入相对偏少,限制了对学生培养的与时俱进,限制了高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第二,硬件建设方面,可行性分析和前期设计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追责制度,存在建而不用或先建再改等不良现象,对国家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安排。
第三,在实验室和其他教学硬件投入方面,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独立性较强,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限制了对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四,部分院校管理费用支出较大,严重压缩了教学方面的资金。个别院校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在招待费和差旅费方面管理不严,存在一定管理漏洞。
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改革对策研究
(一)充分重视财务工作,将财务管理纳入主体战略管理
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财务保障,各院校应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财务部门既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应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监督和筹划;既需按照主体建设要求从资金成本方面分析并进行筹措资金,也应做好管财理财工作。
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应规划时,应将财务规划纳入其中,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资金需求和内外环境影响,分析各种利弊,制定详细的财务战略规划,包括资金的筹措渠道和方式、预算指标的设计、成本的控制、效果的评价等,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
(二)从接受领导到主动服务地方,并多方面争取财政支持
高职院校多归省(市)、自治区政府领导,由相应财政厅级提供经费配套。各院校可充分发挥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省财政和所在市等多方面的财政支持。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另“双师型”教师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院校可与地方经济单位广泛合作,相互促进。如此,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也可享受部分经济成果,获得更多的地方支持,不再是单纯的“等靠要”,而转变为主动服务、主动融合,实现多方共赢。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 [中等教育] 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 [中国哲学] 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 [财务控制]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 [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 [职业教育] 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 [市场营销] 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 [国际贸易] “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